釋義
忍氣:受了氣不發作;吞聲:不敢出聲。指受了氣勉強忍耐,有話不敢說出來。
出處
元·楊顯之《瀟湘雨》第四折:“從今後忍氣吞聲,再不敢嚎啕痛哭。”
示例
李瓶兒這邊分明聽見指罵的是他,把兩隻手氣的冰冷,~,敢怒而不敢言。★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四十二回。你五尺五的漢子,就這樣忍氣吞聲善罷干休嗎?不!★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第七章
用法
用 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指不敢出聲抗爭。
近義詞委曲求全、忍辱負重
反義詞忍無可忍
歇後語:打掉門牙咽肚裡
忍氣吞聲是一個成語,指受了氣勉強忍耐,有話不敢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