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齊諾斯在漢堡一家帶旅館的電影院邊上開了一家小飯館,他的顧客都是在附近上班的工人,他們最喜歡就著啤酒吃上一堆煎透的肉餅和漢堡。這一天,齊諾斯在打完一桿檯球後,便急急忙忙地去參加前女友娜丁的告別晚會,她剛在上海找好了一份工作。齊諾斯的弟弟伊里亞斯已經老大不小了,卻還是以小偷小摸為生,他從監獄假釋出來後,要求齊諾斯假裝給他一份工作,這樣以後他假釋起來就更方便了。一頭到頭忙得頭昏腦脹的齊諾斯不得不雇了個大廚給自己幫手,可是新大廚個性很倔的,那些新菜式讓老顧客們不太習慣,但慢慢地,這卻成為這家小飯館的王牌。齊諾斯的飯館不幸被稅務稽查員和衛生檢查員盯上,他的日子變得很難過。與此同時,不忘舊情的娜丁鼓動他到上海投奔自己,房地產大鱷也步步緊逼,要奇諾把地皮賣給他。奇諾於是痛下決心,在給麻煩不斷的弟弟找了一個強勢的律師後,他準備好了去中國。但到了機場,他卻不能讓自己再往前邁哪怕一步。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齊諾斯 | 亞當·布斯多柯斯 |
伊里亞斯 | 莫里茲·布雷多 |
韋斯 | 波熱爾·尤內爾 |
Thomas Neumann | 沃坦·威爾克·莫林 |
Restaurantbesitzer 'Le Papillon' | 彼得·羅美爾 |
Herr Meyer vom Gesundheitsamt | Jan Fedder |
Anna Mondstein | 朵卡·格萊拉斯 |
Frau Schuster vom Finanzamt | Catrin Striebeck |
Milli | Cem Akin |
Lutz | Lukas Gregorowicz |
Kommissarin | Maria Ketikidou |
Nörgelgast im 'Le Papillon' | Gustav-Peter Wöhler |
Ziege | 馬可·豪斯曼 |
Sokrates | Demir Gökgöl |
Nadine Krüger | 菲琳·羅根 |
Herr Jung | 烏多·奇爾 |
Nadines Großmutter | 莫妮卡·布雷多 |
Lucia Faust | Anna Bederke |
Kellnerin im 'Le Papillon' | Zarah Jane McKenzie |
Assistent von Frau Schuster | Hendrik von Bültzingslöwen |
Restaurantbesucher | Jan Karpinski |
Dancer | Thomas Schunke |
Tanja, Neumanns Verlobte | Julia Wachsmann |
Tschako | Simon Goerts |
Han | Maverick Queck |
Nadines Vater | Markus Imboden |
Nadines Mutter | Gudrun Egner |
Notar | Peter Jordan |
Arzt | Wolfgang Schumacher |
Knochenbrecher-Kemal | Ugur Yücel |
Elektro-DJ | Philipp Baltus |
職員表
製作人 | Klaus Maeck、Flaminio Zadra、法提赫·阿金 |
導演 | 法提赫·阿金 |
副導演(助理) | Cecile Heisler |
編劇 | 法提赫·阿金、亞當·布斯多柯斯 |
攝影 | Rainer Klausmann |
剪輯 | Andrew Bird |
選角導演 | Monique Akin |
藝術指導 | Tamo Kunz |
美術設計 | Seth Turner |
服裝設計 | Katrin Aschendorf |
以上資料來源
角色介紹
| |
| |
|
幕後花絮
•在該片中莫里茲·布雷多一直用一種類似於卓別林的腳步走路。
•該片本來是坎城電影節的參賽片,導演為了保證影片的品質不願趕工,因此錯過了坎城電影節。
獲獎記錄
時間 | 名稱 | 獎項 | 獲獎/提名 |
2009年 | 第66屆威尼斯電影節 | 評審團特別獎 | 獲獎 |
2009年 | 第66屆威尼斯電影節 | 青年電影獎-最佳電影 | 獲獎 |
2009年 | 第66屆威尼斯電影節 | 金獅獎 | 提名 |
以上資料來源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Corazón International |
Dorje Film |
Norddeutscher Rundfunk (NDR) |
Pyramide Productions |
發行公司
公司 | 國家/地區 |
Pandora Filmproduktion GmbH | 德國 |
IFC Films | 美國 |
Mongrel Media | 加拿大 |
Monopole-Pathé | 瑞士 |
Pyramide | |
Atalanta Filmes | 葡萄牙 |
BIM Distribuzione | 義大利 |
Cinéart | 比利時 |
Imovision | 巴西 |
Odeon | 希臘 |
Cinéart | |
Twin Pics |
上映信息
時間 | 國家/地區 |
2009年9月10日 | 義大利 |
2009年9月14日 | 加拿大 |
2009年10月15日 | 日本 |
2009年10月16日 | 比利時 |
2009年10月23日 | 巴西 |
2009年11月13日 | 希臘 |
2009年12月9日 | 法國 |
2009年12月23日 | 瑞士 |
2009年12月25日 | 奧地利 |
2010年1月1日 | 土耳其 |
2010年1月21日 | 俄羅斯 |
2010年1月22日 | 法國 |
2010年1月 | 瑞典 |
2010年3月5日 | 哈薩克斯坦 |
以上資料來源
影片評價
該片不是一部望文生義的勵志電影,而是一部輕喜劇。同是人之大欲,跟圍繞家庭兜圈的《飲食男女》不同,電影最後還是扳回到了男歡女愛上,缺憾當中現圓滿,歡快洋溢。(外灘畫報評)
該片雖然投資預算不大,不過依然有其清晰的個人風格。(南方網評)
雖然在該片中不乏烹飪的場景,但《心靈廚房》並不是《美味關係》那樣的美食電影,起碼,音樂在影片中的重要程度就不下於那些食物。正是這兩樣東西,幫忙觀眾了解這些生活在漢堡城市邊緣的人們的心靈。而從總體上說,該片是寫給這些人的一封情書。(搜狐娛樂評)
《心靈廚房》成了徹底的輕喜劇溫馨小品。(時光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