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誠則靈[成語]

心誠則靈[成語]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心誠則靈,指用心專一,恭敬於事,則能獲得靈驗。其如《禮記》中所講的正心、誠意、格物致知一樣,只要虔心誠意,就能產生靈驗;只要有堅定的信念,正確的心態,願望就會實現,這就是心誠則靈。到目前為止,佛教中的禮佛者更是以“心誠則靈”來形容拜佛求籤者的心意。 近義詞:天道酬勤;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破釜沉舟,三千越甲可吞吳。

基本信息

出處

班固《漢書》卷六十五東方朔傳第三十五 “雖然,安可以不務修身乎哉!詩云:‘鼓鍾於宮,聲聞於外。’‘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苟能修身,何患不榮!太公體行仁義,七十有二乃設用於文、武,得信厥說,封於齊,七百歲而不絕。此士所以日夜孳孳,敏行而不敢怠也。辟若鶺鴒,飛且鳴矣。傳曰:‘天不為人之惡寒而輟其冬,地不為人之惡險而輟其廣,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天有常度,地有常形,君子有常雲;君子道其常,小人計其功。’

客觀因素

理解

其實,“心誠則靈”中也蘊含著許多客觀因素,就看如何理解“誠”和“靈”了。如果將“誠”解作虔誠,將“靈”解作顯靈,這顯然是它原本的意思。但如果把“誠”作廣義理解為真誠、忠誠、坦誠、誠心誠意、以誠相待......把“靈”看作是一個值得期待,值得嚮往的美好結果、理想狀態呢?是不是就成為“大眾哲學”了呢?事實上這個出自佛教的詞語同其它說法一樣,並且影響著中國千年以來的文化,它們已經遠遠超出了宗教的範疇而上升為文化內涵的一部分了。

但是,站在哲學的角度,他是主觀唯心的。誇大了人的主觀能動性。

精神

懷著一顆永不放棄、至死不渝的真誠的心,就會給人帶來永不言敗、鍥而不捨的精神意念,好的結果自然水到渠成,容易出現——“靈驗”。“靈不靈”其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個人的內心。劉翔對於世界田徑錦標賽金牌的真誠,使他在收穫了銅牌、銀牌之後,終於在今天凌晨的大阪世錦賽110米欄決賽中嘗到了金牌的滋味,實現了自己“大滿貫”的願望!我從小對於奧運會“更快、更高、更強”的精神以及“重在參與”的理念的真誠,使我在沒能如願進入北京奧組委親身工作之後,卻抽到了我嚮往已久的,也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北京奧運會男子110米欄決賽的門票。真的是“天道酬勤”、“天道酬誠”啊......可見,事成不成在很大程度上的確取決於心誠不誠。

理想

結果的好與壞也存在著許多不確定因素,但總有一些因素是由心而定的。相信:忠誠地對待自己的理想、真誠地對待自己的學業和事業、坦誠地對待自己的親朋好友......好的結果就會出現,忠誠度、真誠度、坦誠度越高,好的結果就會越早出現。

意念

心誠則靈,關鍵是要做到“心”、“誠”兩點。“心”要求求測者的思想、意念、姿態、心態要調整好,可以說是“硬體”方面的要求。而“誠”則是“軟體”方面的要求了。“誠”要求求測者為人的品質良好,預測的出發點是良好的。比如,一個小偷,心裡想著去偷錢,但在預測時“問財運如何?”,這樣的問題,肯定是測不準的,因為他的出發點錯了。《易》乃宇宙之大道、自然之真諦、君子之法寶。“誠”簡單來說,要求做到“君子坦蕩蕩”。

虔誠

再者,古代人們問卦之前,先要“齋戒、淨身、沐浴、上香”等步驟。可見,古人是多么的虔誠。《周易》里《蒙》卦,卦辭有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意思是說,不要把周易預測當成兒戲。如果那樣,將褻瀆神靈,也就說不上準確了。我們經常看見這樣的情況,聽說某某預測很準確,本身沒有什麼事,抱著極其懷疑的態度來“試探”預測師,或者,把自己當成一位高高在上的、對周易不屑一顧的“考官”,來考預測師。這些都是心不誠的常見表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