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活動的內在協調性原則

心理活動的內在協調性原則

心理活動的內在協調性原則,是心理學範疇內區分正常心理與異常心理的三個原則之一;這三個原則還包括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的統一性原則,人格的相對穩定性原則,亦稱“病與非病三原則”。這三條原則的提出是根據心理學對心理活動的定義,即“心理是腦對客觀事物的主觀反映”。

釋義

心理活動的內在協調性原則,是心理學範疇內區分正常心理與異常心理的三個原則之一;這三個原則還包括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的統一性原則,人格的相對穩定性原則,亦稱“病與非病三原則”。這三條原則的提出是根據心理學對心理活動的定義,即“心理是腦對客觀事物的主觀反映”。

特徵

雖然人的精神活動可以被分為知、情、意等部分,但它自身是一個完整的統一體。各種心理過程之間具有協調一致的關係,這種協調一致性,保證人在反映客觀世界過程中的高度準確和有效。

一個人遇到一件愉快的事情,會產生愉快的情緒,手舞足蹈,換快遞向別人訴說自己內心的體驗。這樣,我們就可以說他有正常的精神與行為。如果不是這樣,而是用低沉悲傷的語調向別人述說令人愉快的事,或者對痛苦的事情做出快樂的反應,我們就可以說他的心理過程失去了協調一致性,成為異常狀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