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隆內幕

德隆內幕

《德隆內幕》是2004年當代中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德林。本書以中國資本市場上赫赫有名又爭議的集團為研究藍本,追蹤它從成功到失敗的全過程,在大量第一手內幕資料的基礎上,企業在資本運營方面的均衡挑戰和極限風險,是20多年來中國企業資本運作的典型案例。本書共分四個部分:72小時目擊、帝國是這樣建成的、神話解剖、生死進行時,講述唐萬新四兄弟締造出德隆帝國的歷程,勾勒出德隆18年間快速擴張的全景圖,梳理出德隆下屬間錯綜複雜的金融關係以及德隆金融圈的形成過程,剖析德隆帝國的財務機密,挖掘德隆系崩潰的真實原因,聚焦德隆當家人唐萬新與唐萬里的個人世界,揭開德隆“私生”公司面貌,展示全面真實的德隆。

百科名片

作/譯者:李德林出版社:當代中國出版社出版日期:2004年08月

ISBN:9787801703323 [十位:7801703324]

頁數:296 重約:0.523KG

定價:¥30.00

內容提要

企業運營的最類端形態——資本運營,是國內企業界最熟悉也最陌生的課題。本書以中國資本市場上赫赫有名又爭議的集團為研究藍本,追蹤它從成功到失敗的全過程,在大量第一手內幕資料的基礎上,企業在資本運營方面的均衡挑戰和極限風險,是20多年來中國企業資本運作的典型案例。

本書共分四個部分:72小時目擊、帝國是這樣建成的、神話解剖、生死進行時,講述唐萬新四兄弟締造出德隆帝國的歷程,勾勒出德隆18年間快速擴張的全景圖,梳理出德隆下屬間錯綜複雜的金融關係以及德隆金融圈的形成過程,剖析德隆帝國的財務機密,挖掘德隆系崩潰的真實原因,聚焦德隆當家人唐萬新與唐萬里的個人世界,揭開德隆“私生”公司面貌,展示全面真實的德隆。

一直被媒體高度關注的德隆集團也引起了出版界的關注。近日,一本由當代中國出版社出版的新書《德隆內幕—挑戰金融和實業的均衡極限》面世。作者李德林為《證券市場周刊》資深記者。該書定價30元,紅色封面別具一格,德隆“老三股”股線圖洞穿標題。

該書以國外企業近百年的發展軌跡和中國二十多年間的企業發展狀態為巨觀背景,將中國資本市場上赫赫有名又頗受爭議的德隆集團置於其中,作為一個微觀案例進行

圖書目錄

序言

企業家們何去何從/王巍

少做道德判斷 多做價值判斷/方泉

第一部分 72小時目擊

清晨驚夢

上海調查

神秘國資

走近“據點”

“華夏”秘聞

套牢國資

人事檔案

揭秘陝西恆業

愛情“噩耗”

對話二號金融人物

李學勤京城討債

外資迷霧

唐萬里淚灑申江

絕食秘聞

委託理財幕後

第二部分

夢想從“朋友”開始

英雄不問出身

轉戰北京

農業、股票齊頭並進

“金盆洗手”尋覓新路

下潛“屯河”一石雙鳥

“達園會議”確定兩條線路

屯河的“水泥試驗”

競標合金 睥睨群雄

與戰略無關的“太空梭”

“點燃”湘火炬 完成戰略框架

第二梯隊產業

“三駕馬車”各奔前程

“新疆大營”和“大海大營”

屯河“變色”

合金“換心”

火炬“烈焰”

德隆國際遭遇“黃燈”

新疆德隆闖入金融

屯河困境

合金的自我否定

德隆的“私生公司”

第三部分 神話解剖

德隆“神話”

“善莊”“惡莊”之爭

歷史驚人的相似

“一個人的戰爭”

摩根時代的悖論

從企業層面看五次併購浪潮

弄潮國內產業結構調整

“中策”風暴

民營之困

抓住體制弱點 衝破資金困境

舉起金融的槓鈴

“兩棲”的歷史決定戰略的兩翼

“唐大路線”VS“唐四路線”

性格決定命運

夾縫中的追夢人

發現價值與創造價值

無主業 戰略先行

夾縫中的追夢人

發現價值與創造價值

無主業 戰略先行

“三大戰區”作戰圖

更換上市公司主業

配備“洋渠道”

魔鬼速度:15天擴大1倍的規模

紅色產業價值幾何

“雞肋”星特浩

“恐龍”湘火炬

德隆何以不分紅

配股資金半數用於併購

銀行成為“血庫”

羅蘭·貝格和唐萬平的管理

非專業經理人

總經理不領報酬

潘亞平:與大鱷共舞

王煒:破滅的CEO夢

勁敵朱新禮

11年董事長何貴品

曇花一現的火炬之光

“企業家俱樂部”還是“投資人俱樂部”

第四部分 生死進行時

……

附錄

後記

文章節選

書摘

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我還在一家經濟類報紙做記者的時候,開始接觸到了“資本運作”這個詞。此後很久的時間裡,我並不能真正理解它的準確含義。後來耳邊又冒出“資本運作高手”的概念,我的心靈很快陷入到無知和敬畏之中。?

通常來說,企業產生的利潤或者說企業創造的價值,來自產品和服務的生產者、提供者與購買者進行交易的過程。這個過程隱含著一個樸素的道理,即這些產品和服務滿足了人們的物質和精神需求。其他任何不生產終端產品的中游廠商,其存在的價值和獲得的利潤,最終也是由被滿足需求的消費者來確認和支付的。?

“資本運作”是一個寬泛的概念,但是我知道,它的核心不是買賣產品和服務,而是買賣資產和企業。那么,購買的一方是為了滿足自己的什麼需求呢?這種購買需求和消費者的購買需求之間的關係是什麼呢?如果一個企業把購買過來的資產和企業,再轉賣給另一家企業,這個過程所產生的交易差價(或者說利潤),是否說明被買賣的資產和企業被賦予了新的價值呢?如果回答是肯定的,新的價值從哪裡產生?過程又是怎樣的呢?這就是我多年來的困惑。?

由於職業的關係,我接觸過不少企業家特別是民營企業家,他們資產不等,從幾千萬到十幾億、幾十億,但總體來說屬於中小企業。他們很關注“資本運作”,有人在幾年前已經

開始嘗試。我非常理解他們這么做的原因。他們是創業時期的成功商人,企業達到一定規模,但是當迅猛的成長期過後,就必然進入緩慢的增長階段,或勉強的維持階段。他們必須尋找新的增長點。這表面上是企業發展的周期性規律,本質上是大的經濟循環和行業內供給大於需求的必然結果。?

在和這些企業家交流的時候,我發現,他們憑藉商業經驗和商業敏感對“資本運作”持有一種非常肯定的態度。不過,這無助於我解釋心中的困惑。?

德隆的歷史已經有18年,我直到2000年才注意到它。這和我的視野有限以及它的低調有關。可是,當我的目光在它身上稍作停留,立刻就被它深深地“鎖”住了:德隆正是讓我倍感困惑的典型的“資本運作型企業”。?

去年5月,正值“非典”引起極度恐慌的時期,在一次郊外的朋友聚會上,一位民營企業家跟我談起了剛看過的一本書《戰略德隆》。他言談中流露出對德隆經營模式的強烈好感,其中多少還有些崇拜的意味。他留給我一句印象很深的話:德隆不留戀產業,不停地進行兼併和收購。我自然用我的困惑問他:那么,它(德

…… [看更多書摘]

編輯推薦與評論

書評

德隆是最大的民營企業之一。德隆在輝煌時刻,其運作模式曾吸引了許多企業家探討;而德隆的突然崩塌,同樣應該引起人們警醒。目前德隆危機漸趨平緩,但德隆對中國企業的啟示卻有長久的意義。

本書追蹤了德隆從崛起到危機的全過程,資料豐富詳實。不僅首次披露了德隆國際戰略投資有限公司的37個股東的隱秘身份,還全面展示了德隆自救行動的“A計畫”。是目前了解德隆最全面、最深入的讀本。

作者介紹

李德林,《證券市場周刊》主任記者,和訊網《德林觀潮》專欄作家。

作者憑藉其對“德隆神話”長時間的研究和對中國資本市場情況深刻的洞察,對中國企業產融結合命題進行理性探討,厚積薄發,為中國廣大企業界人士獻上本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