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德平大鞅歌起源於元朝,這種“鞅歌”不是老百姓在農田勞作時所唱的“秧歌”,鞅與秧音同字不同,“鞅”是套在馬脖子上的皮繩,是一種鉗制馬的工具。元朝統治者十分殘暴,實行保甲制度,五戶為鄰,鄰有連坐法,十戶為甲,四甲為一保。統治者在各個村莊裡設甲長一名以監督管理全村的軍政。若有宴會或歡樂場合時,首領便強迫甲長找年輕的婦女陪其唱歌作樂。當時一些崇尚氣節的文化人不忍心見到同胞姐妹遭此蹂躪,於是想出變通的辦法,編寫出通俗俚詞,用男扮女裝去應付差事。演唱內容咋聽起來庸俗不堪,實則是有怨而生,迫不得已。如有雨雪天氣或炎炎烈日,甲長們各自張傘帶領一夥演唱者等候,這便是大鞅歌的雛形。德平大鞅歌的發展,明清兩代為發展成熟期,除了扭、唱之外,又添加了打傘的、持花燈的、演練陣式等內容,清末至民國期間習武之風日盛,鞅歌中又添加了前場(即武場),達到了鼎盛。隨著時代的發展,德平大鞅歌逐漸發展成為本地百姓定型、定期的娛樂活動。每年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大鬧花燈,歡慶元宵 。
組成形式
德平大鞅歌是以村為單位組織活動。根據參演人數,鞅歌隊可大可小,少則幾十人、多則上百人。人員分為四大部分:一是行政。包括鞅歌頭、領燈的。鞅歌頭,是鞅歌的組織者;領燈的負責鞅歌的外出事務,由村中德高望眾有豐富社會經驗的人擔任。二是演員。包括打傘的、蹦鼓子的、扭鞅歌的、演唱的。打傘的有四人組成(其中一人為傘頭)是鞅歌跑場子的核心;蹦鼓子(也叫旋風鼓子)的也有四人組成;扭鞅歌的(又稱角色)由本村婦女組成,人數可多可少,一般是手持蓮花燈、腰系彩綢打扮。另外還有丑角(又稱為老座)多是男性扮演,或男扮女裝,或扮相誇張,以醜為美;演唱的可唱小段及整本的鞅歌調,根據不同內容,人數分一人、兩人、多人不等。三是後台。即敲鑼打鼓的等。後台,大鼓、鑔、鐃、鑼等樂器各一,鑔、鐃、鑼也有雙套的。大鼓為指揮,擊鼓者熟知場陣變化,以鼓點的快慢頻率及不同節奏配合傘頭完成跑場陣式的變換。四是後勤。包括布燈的、備蠟燭的以及其他勤雜人員。後勤,布燈的由兩人組成,負責鞅歌出村的聯絡工作,背蠟燭的一人,負責鞅歌進村及跑場前給持花燈的角色分蠟燭。另有六至七人負責照明,看管道具、衣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