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股票市場的格局
1.股票種類
和其他國家的股票市場一樣,德國股票市場上的股票也可以分為普通股和優先股,普通股是股票最普遍的形式。根據股票的票面是否記載股東的姓名可以分為記名股和無記名股。無記名股票的轉讓和流通自由,而記名股票的轉讓和流通一般需要經過董事會或股東大會的批准。在德國股票市場上流通的大部分股票都是無記名股票。在德國股票市場上還流通著一些特殊的股票:
①大眾股票。這是在二戰以後,在德國政府授意下為政策性股份公司籌集資金而發行的股票,現在已經不再發行。
②全球性股票。為適應經濟全球化的需要,大型的股份制公司發行的這種股票不僅可以在德國國內各交易所上市交易,而且可以在國外主要的金融中心發行與買賣。
③過渡性股權憑證。這是股份公司在募股初期發行的一種非正式的股權憑證,可以買賣和轉讓,也稱為“暫時募股憑證”。
④公司內部職工股股票。這是股份制公司對其員工發行的有一定程度價格優惠的股票,通常在5年內不能轉讓。
2.德國股票的發行市場
德國股票發行的種類與其他國家略有不同。除了普通股和優先股以外,還存在其他一些特殊的股票,如大眾股票(在德國政府授意下為政策性股份公司籌集資金而發行的股票,現在已經不再發行);全球性股票(大型的股份制公司發行的這種股票不僅可以在德國國內各交易所上市交易,而且可以在國外主要的金融中心發行與買賣);過渡性股權憑證(股份公司在募股初期發行的一種非正式的股權憑證,可以買賣和轉讓,也稱為“暫時募股憑證,,)等。
其發行程式一般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擬發行股票的公司向證券交易所提交發行申請書,隨申請書附上公司的註冊商標、公司章程、財務報表、經審計的近三年經營業績、發行股票的有關法律檔案、國家有關部門的批准檔案以及擬發行股票的樣本等。發行申請需在有關證券報刊上公布。交易所要在發行申清發表的三天內對遞交的所有檔案進行審核,並做出是否同意該公司股票上市的決定。第二階段,如果股票被批准上市,公司在原刊登發行申請的報刊上發表招股說明書,招股說明書發表三天,該公司的股票就可以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3.德國股票流通市場
(1)證券交易所
所有被各證券交易所上市委員會批准上市的股票的市場可以進一步分為兩個市場:單一時價(非連續交易)市場和連續時價市場。
單一時價是針對每個交易期的每一個上市證券設立的。該價格由市場製造者通過比較買賣指令加以確定,以保證交易能在最大程度上獲得成交——故被稱“最大交易量原則”。
在每一個交易所,交易所條例同意規模很大的上市公司提出的同時在單一時價市場和連續時價市場交易的要求。在連續時價市場上,執行價格在1l:30—13:30期間的交易期確定,最小交易規定為50股普通股。
一般在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①公司需要具有三年以上的營業歷史;
②股票發行的最低限額為250萬馬克;
③大眾投資者持有的股份不低於總股本的l/4。
(2)德國新市場
為了給眾多的創新公司提供融資場所,1997年3月德國在證券交易所主機板市場之外設立了新市場(Neuer)。與證券交易所市場相比,它降低了公司的上市標準和信息披露程度。同時,在交易制度方面,德國新市場未設定漲跌幅限制。
德國新市場的上市標準:持續時間不低於1年;首次發行招股的公司所發行的股份必須是普通股;發行額不低於1000萬德國馬克;發行數量不少於10萬股。
這些標準的放寬使得新市場的股價波動很大,上市公司良莠不齊。2000年隨著美國新經濟泡沫的破滅,德國的新市場全部股票指數從8559點狂跌到400點,跌幅高達95%,兩年來再也沒有新公司上市,市場上充斥了毫無投資價值的垃圾股,投資者信心低落,罵聲不斷,經苦苦支撐仍無效後,只得宣布於2003年底關閉。
德國股票市場發展的歷史及現狀
17世紀初,在英、法等國的影響下,德國開始出現了股份公司。在以後的一個多世紀,德國的股票市場從分散、不規則慢慢發展,形成了集中的交易並有了一定的規則,並出現了法蘭克福等比較有名的證券交易所。但是直到18世紀“產業革命”之後,伴隨著德國工業的長足發展,股份制經濟才真正壯大起來。
值得注意的是,德國政府為了實施趕超英、法的戰略,採取一系列經濟政策推廣股份公司制度,對證券市場的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尤具“普魯士特色”的是,當時眾多股份制公司的資本來源並不是向社會公眾募集,而是通過銀行認購股票,這就奠定了德國證券市場與銀行特殊關係的基礎。19世紀後期,銀行統一了證券買賣業務和金融信貸業務。此後,德國證券市場的發展則完全隨著銀行體系的擴張和銀行業務的發展而同步進行。
到一戰前,德國的證券市場已相當發達,法蘭克福證交所發展成為國際性的證券市場。然而兩次世界大戰沉重打擊了德國壟斷金融資本的發展,證券市場也一蹶不振。直到1957年以後,德國經濟開始飛速發展,民間儲蓄能力不斷增強,股票投資才開始活躍。儘管如此,在戰後相當長的時期內,聯邦德國證券市場的發展與其經濟水平極不相稱。
1980年代以來,為順應世界金融自由化潮流,德國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放鬆管制的措施,有力地促進了德國證券市場的發展,尤其在兩德統一前後,世界各國投資者紛紛看好德國特別是原聯邦德國公司。1990年代初,以德國電信改組上市為契機,德國的證券市場、股民人數快速擴展,目前市值占GDP·的69%,各類股票投資者占人口總數的l/5。
現在,德國的證券交易分別在柏林、布萊梅、斯圖加特、法蘭克福、杜塞道夫、漢堡、漢諾瓦和慕尼黑8個交易所進行。其中,法蘭克福交易市場的規模遙遙領先,它在世界上一般僅遜於紐約和東京,與倫敦爭奪第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