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德國在高校之外共有四個國家級的大科研機構,其中由17家國家科研中心和國家實驗室組成的亥姆霍茲聯合會德國最大也是最官方的科研實體。聯合會的主體經費是政府的直接撥款,其中90%由德國聯邦政府提供,10%則由所在州政府承擔。另外通過競爭渠道也另外申請各種政府及資助機構的項目,比例在20%左右。截止2010年年底,亥姆霍茲聯合會17個科研中心的員工人數已經達到31,000,年度科研經費超過33億歐元。
亥姆霍茲聯合會的研究定位是側重於人類社會發展、科學技術進步和經濟可持續競爭力等國家性的任務,在能源、環境、健康衛生、關鍵技術、實驗物理學、航天與交通等六大領域從事前瞻性的、著眼於未來套用的基礎研究,其著眼點是致力於解決複雜系統的關鍵問題。
亥姆霍茲聯合會代表著德國的國家科技研究形象,主要特徵是圍繞大型科研設備展開國際一流的大科學研究,在德國境內以及國際科技界擁有很多協作夥伴,充分體現著科技進步、創新套用相結合併進而直接影響社會發展遠景的鮮明特色。亥姆霍茲聯合會主要圍繞大型科研設備而展開國際一流的大科學研究,為此不論是在德國境內以及國際科技界都擁有很多的協作夥伴,並且仍然在擴大與加強這種合作,充分體現著科技進步、創新套用相結合併進而直接影響社會發展遠景的鮮明特色。
聯合會之所以以"亥姆霍茲" 而命名,是因為這位十九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名字本身就充分體現著跨領域、跨學科,跨國界、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相結合等特點。目前,聯合會之下的250個研究所所長及學術帶頭人都在就近的大學做兼職教授,聯合培養4000多位博士生以及諸多博士後科研人員;每年還額外接受4000-5000客座人員來到所屬研究機構所開展科研實驗活動。
跟亥姆霍茲聯合會並列的其他三家德國大科研機構分別是馬克斯.普朗克學會、弗勞恩霍夫協會以及萊布尼茲聯合會。自2010年起,這四家機構全都享受每年5%的科研經費增長。但亥姆霍茲不論是人員規模以及經費規模都至少比另外三家中的每家高出一倍以上。
研究工作特色:
亥姆霍茲聯合會對揭開深刻影響人類生存與環境的複雜系統的奧秘做出了自己的貢獻。聯合會希望能夠對人類現在與未來所面臨的具有決定意義的問題給出答案:安全可靠的能源供應、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未來社會的正常運轉或以前無法治癒疾病的治療。當然,聯合會也關注一些更加基礎性的課題的研究,例如宇宙起源。
為了使工作的角度、目標和戰略更加明確,不同亥姆霍茲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對科研資源進行跨研究中心的集中整合,這是因為合作研究更高效,更靈活,也可以更迅速地使研究目標得以實現。這也是為什麼亥姆霍茲聯合會將其科研活動集中在六個主要研究領域:能源、地球與環境、生命科學、關鍵技術、物質結構和交通與航天。 以項目為核心的觀點與戰略可以在研究項目層次、領域層次乃至更高層次產生真正的跨學科的研究方法。來自科技界和醫學生物學界的科學家可以與來自藝術界和人文科學界的學者互相參考借鑑,這樣,在諸如環境研究領域所得到的科研成果,可以保護人類長期賴以生存的生物基礎和文化基礎。
科研任務定位:
協助社會各界面對其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重大挑戰。通過開展頂級的科學戰略研究,為協助社會各界、科學界和工商界面對各自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重大挑戰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複雜系統研究。通過與德國國內及國際合作夥伴的緊密協作,利用自身的大型設備和科學儀器對複雜系統進行研究。
影響未來社會的發展。通過將科技進步、創新套用和社會發展遠景規劃相結合,希望能夠為未來社會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亥姆霍茲在中國:
自七十年代中德恢復外關關係和科技交往以來,亥姆霍茲的各下屬中心已經陸續接受並培養了一大批中國科技界的精英,並且以各中心為基礎與中方的夥伴自發地建立了各種形式的合作方式、甚至象德國分子醫學研究中心與阜外醫院合建了中德分子醫學實驗室,環境與健康研究中心與中科院武漢水生所建立了青年科學家小組等等。雖然這十五大中心的名字在國內學術專業領域已為眾多人士所熟知,但國人對亥姆霍茲作為上一層大機構的名字卻相對比較陌生。內中原因在於,本機構於1994年為紀念亥姆霍茲逝世一百周年而改名,尤其是自2001年實施新的項目優先的科研經費及項目管理方式,才因此註冊新的機構法人並一改過去各中心直接獲取政府科技及事業經費的模式為聯合會總部負責。亥姆霍茲總部自此才獲得授權成為真正的具備科技管理許可權的實體,並全面負責聯合會的科技戰略及科研主要方向,負責項目的評審和管理,並在此基礎上調配和落實科研經費。為以整體形象對政府及對民眾,鼓勵發展新的協作關係、培養青年優秀科學家,以及加強與高校之間以及與國際科技界的合作,亥姆霍茲聯合會還設立了由總部支配的專門基金。
因為從人才資源及科技資源方面認準中國是具有戰略意義的科技夥伴國家,亥姆霍茲在初步完成機構調整和經費改革之後的一個重要舉措,便是於今年年初在北京設立代表處。這是該機構除了協助德國科學家申請歐盟經費而在布魯塞爾所設代表處之外的第一家歐洲之外的代表處。其目的是增進信息交流與溝通,進一步協調並加強與中方科研機構的聯絡,與更多的單位建成並保持長期穩定的戰略夥伴關係,在資源優勢互補、雙邊受益的原則下,促進雙邊科研院所之間的合作,共同推進優秀人才培養、聯合實驗室建設,實現共同節省時間與經費,早出多出世界一流科技成果的雙贏目的。 擬議中的合作方式包括:交流優秀科學家、培養博士、博士後、聯合組織學術研討會、聯合申請經費、合建青年科學家小組、合建實驗室乃至研究所,等等。
如何尋找獎學金:
一般而言,德方提供的博士、博士後位置都有含有獎學金的,但有時,教授也會承認自己沒有研究經費,只有申請人能申請到其他經費,才願意接收到自己的組裡來工作。有時德方教授會建議申請人與我們北京代表處聯繫。但其實我們代表處並不支配獎學金。
在這種情況下,就必須一邊與教授保持聯繫,一邊尋找其他的申請渠道。最主要的有:
a.亥姆霍茲-CSC獎學金項目。雙邊每年聯合選拔50名優秀學生及學者,並以中方國家公派的形式,赴德國亥姆霍茲聯合會所屬的研究機構攻讀博士學位或進修深造。全國各高校和科研院所即將畢業的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在讀的博士研究生以及近六年內新畢業的博士均有資格申請。本實驗室或單位與德方已經有合作基礎的人員,將獲得特別關注。詳細信息,請參見:
http://www.helmholtz.cn/Helmholtz_China/positions/Helmholtz_CSC2006.htm
b. DKFZ、HZI、MDC等幾個專業相對較窄的中心所設定的國際 研究生班項目。這種機會MDC一年25個(分子醫學、細胞學、生物技術、基礎醫學等)、GBF十二個(生物、微生物、病毒、傳染病學),DKFZ大致兩個班(癌症、免疫、醫療設備等方向),共三十六人左右。這種研究生班項目是由各箇中心以留學基金的形式統招,待學生錄取之後,再確認導師 。
c.德國一些基金會,如洪堡獎學金、大眾汽車基金會等機構提供的獎學金項目。
http://www.humboldt-foundation.de/en/index.htm
http://www.volkswagenstiftung.de
http://www.stifterverband.org/site/php/foerderung.php?seite=Programme
d.國家留學基金委的國家公派或自費公派項目 。國家留學基金委有5000+1000的博士生或博士交換生培養計畫。前5000是985高校每校每年100個的名額,下放到各個高校,由高校方面分配到系或學院,再由他們推薦或選拔,然後報送國家留學基金委。具體的情況可諮詢本單位外辦。學生如果獲得國外邀請,或者導師力薦,並通過橫向的競爭也可能獲得名額。後1000指標,是基金委與國外單位聯合簽訂的雙邊協定,現在的程式是,由學生聯繫國外教授,點明項目(即如果他同意到其實驗室做博士學位,你將通過競爭的方式獲得獎學金資助),請教授為你出具接受出國留學的邀請信。然後,以此為據,向中方的留學基金委(或者包括教授所在的高校)投遞申請材料。(在投遞材料之前,本人必須在第二年的2月25日至3月20日之間,在留學基金委的網頁上電子報名,自2009年以後,免除申請報名費。)詳細信息,請參見:
http://www.csc.edu.cn/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