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機原理:結構、編程與接口

微機原理:結構、編程與接口

《微機原理:結構、編程與接口》全面、系統地介紹了現代微型計算機的基本組成結構、工作原理和典型接口技術。主要內容包括:計算機、微型計算機的組成與結構,微處理器結構,指令系統與彙編語言程式設計,存儲器及其接口,輸入/輸出及DMA技術,中斷系統,串並行通信及其接口電路,模擬接口,匯流排技術,80x86/Pentium保護模式的軟體體系結構,高性能微處理器及其相關技術等。

內容簡介

《微機原理:結構、編程與接口》內容精練,層次清楚,實用性強;在注重講解基本概念的同時,也十分注意反映微型計算機發展中的新知識、新技術。《微機原理:結構、編程與接口》可作普通高校理工科各專業計算機基礎課程教材,也可作為自學考試和成人教育以及各類職業學校的教材。

圖書信息

ISBN: 9787811234831, 7811234831

條形碼: 9787811234831

尺寸: 25.6 x 18.2 x 2.4 cm

重量: 839 g

作者簡介

王克義,1970年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畢業後留校任教至今,現為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計算機專業的教學與科研工作。曾於1992-1993年在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計算機科學與電子工程系進修(訪問學者);參加多項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榮獲北京大學科學研究成果獎、國家教育部科技進步獎等獎項。作者熱愛並長期擔任第一線教學工作,“敬業、認真”是同學和老師們對他教學工作的基本評價。認真、嚴謹的教學態度和良好的教學效果深受學生的歡迎和好評,先後被授予“北京市優秀教師”、“北京大學優秀教師”、“北京大學十佳教師”等榮譽稱號。作者負責完成的主幹基礎課建設項目獲北京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承擔的《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教程》教材建設項目為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項項目,所編著的教材《微型計算機基本原理與套用》獲國家教育部科技進步三等獎。目前正在進行兩項“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建設項目。作者曾任中國計算機學會體系結構專委會委員,現擔任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委員會委員職務。除教學和研究生指導工作外,作者致力於計算機體系結構及網路協定的研究工作,尤其關注高性能微處理器結構的研究。主要著作有:《數字邏輯》、《個人電腦的接口技術與外圍設備》、《電子技術與數字電路》、《微型計算機基本原理與套用》、《80x86/Pentium處理器硬體、軟體及接口技術教程》、《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教程》等。

目錄

第1章 數制和編碼

1.1 進位計數制

1.1.1 進位計數制及其基數和權

1.1.2 計算機中常用的幾種進位計數制

1.2 不同進位制數之間的轉換

1.2.1 二進制數轉換為十進制數

1.2.2 十進制數轉換為二進制數

1.2.3 任意兩種進位制數之間的轉換

1.3 二進制數的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

1.3.1 二進制數的算術運算

1.3.2 二進制數的邏輯運算

1.4 數在計算機中的表示方法

1.4.1 機器數與真值

1.4.2 三種常見的機器數形式

1.4.3 數的定點表示與浮點表示

1.4.4 二一十進制編碼

1.4.5 二進制信息的計量單位

1.5 字元編碼

習題1

第2章 計算機的基本結構與工作過程

2.1 計算機的基本結構

2.1.1 馮·諾伊曼計算機基本結構

2.1.2 計算機的基本組成框圖及功能部件簡介

2.2 計算機的工作流程

2.2.1 指令與程式

2.2.2 計算機的基本工作流程

2.3 計算機系統的組成

2.3.1 硬體與軟體

2.3.2 計算機系統的基本組成

2.4 微型計算機的產生和發展

2.4.1 世界上第一個微處理器和微型計算機的誕生

2.4.2 微型計算機的發展階段

2.5 微型計算機的分類及主要技術指標

2.5.1 微型計算機的分類

2.5.2 微型計算機的主要技術指標

2.6 微型計算機的基本結構及系統組成

2.6.1 微型計算機基本結構

2.6.2 微型計算機的系統組成

2.7 PC機作業系統

習題2

第3章 微處理器的編程結構

3.1 微處理器的工作模式

3.1.1 實模式

3.1.2 保護模式

3.1.3 虛擬8086模式

3.1.4 三種工作模式的轉換

3.2 微處理器的編程結構

3.2.1 程式可見暫存器

3.2.2 80x86/Pentium處理器的暫存器模型

3.3 實模式下的存儲器定址

3.3.1 實模式下的存儲器地址空間

3.3.2 存儲器分段技術

3.3.3 實模式下的存儲器定址

3.3.4 堆疊

3.4 實模式I/O地址空間

習題3

第4章 定址方式與指令系統

4.1 定址方式

4.1.1 數據定址方式

4.1.2 轉移地址定址方式

4.2 指令編碼

4.2.1 指令編碼格式

4.2.2 指令編碼舉例

4.3 8086指令系統

4.3.1 數據傳送指令

4.3.2 算術運算指令

4.3.3 邏輯運算與移位指令

4.3.4 串操作指令

4.3.5 轉移指令

4.3.6 處理器控制指令

4.4 80286-Pentium指令系統

4.4.1 80286增強和擴充的指令

4.4.2 80386增強和擴充的指令

4.4.3 80486增強和擴充的指令

4.4.4 Pentium增強和擴充的指令

4.4.5 PentiumPro增強和擴充的指令

4.4.6 PentiumⅡ增強和擴充的指令

習題4

第5章 彙編語言的基本語法

5.1 彙編語言的特點

5.2 彙編語言程式結構和基本語法

5.2.1 示例程式

5.2.2 基本概念

5.2.3 指令語句

5.2.4 偽指令語句

5.2.5 結構與記錄

5.2.6 宏指令

5.2.7 簡化段定義

5.3 ROMBIOS中斷調用和DOS系統功能調用

5.3.1 ROMBIOS中斷調用

5.3.2 DOS系統功能調用

5.4 彙編語言程式的上機過程

5.4.1 exe檔案的上機過程

5.4.2 com檔案及其上機過程

習題5

第6章 彙編語言程式設計及套用

6.1 彙編語言程式設計的基本方法

6.1.1 程式設計的基本步驟

6.1.2 程式的基本結構形式

6.1.3 子程式設計

6.2 彙編語言的編程套用

6.2.1 I/O與通信

6.2.2 聲音與時鐘

6.2.3 鍵盤I/O

6.2.4 滑鼠器編程

6.2.5 圖形顯示

6.2.6 檔案操作

6.3 windOWS彙編語言程式設計簡介

6.3.1 WindowsAPI函式

6.3.2 動態程式庫

6.3.3 指令集選擇

6.3.4 工作模式選擇

6.3.5 函式的原型定義

6.3.6 Windows應用程式的基本結構框架

6.3.7 Win32彙編語言應用程式實例

6.3.8 MASM32彙編與連線命令

6.4 高級彙編語言技術

6.4.1 條件彙編

6.4.2 庫的使用

6.4.3 彙編語言與高級語言的混合編程

習題6

第7章 微處理器的內部組成及外部功能特性

7.1 微處理器的內部組成

7.1.1 匯流排接口單元BIU

7.1.2 指令Cache與數據Cache

7.1.3 超標量流水線結構

7.1.4 動態轉移預測及轉移目標緩衝器BTB

7.1.5 指令預取器和預取緩衝器

7.1.6 指令解碼器

7.1.7 執行單元EU

7.1.8 浮點處理單元FPU

7.1.9 控制單元CU

7.2 微處理器的外部功能特性

7.2.1 微處理器的外部引腳信號

7.2.2 微處理器的匯流排時序

習題7

第8章 I/O接口

8.1 I/O接口的基本概念.

8.1.1 I/0接口的基本功能

8.1.2 I/O接口的基本結構

8.1.3 I/O連線埠的編址方式

8.1.4 I/O接口的地址分配

8.1.5 I/O接口的地址解碼及片選信號的產生

8.1.6 I/O指令

8.2 I/O控制方式.

8.2.1 程式控制方式

8.2.2 中斷控制方式

8.2.3 DMA方式

第9章 中斷系統

第10章 並行通信及其接口電路

第11章 串列通信及其接口電路

第12章 計數/定時技術

第13章 存儲器及其接口

第14章 模擬接口

第15章 匯流排技術

第16章 80x86/Pentium保護模式的軟體體系結構

第17章 高性能微處理器的先進技術及典型結構

附錄

部分習題參考答案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