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北村

御北村

御北村位於興平市東北塬南位鎮北近一公里處,東南距茂陵兩公里多。該村原為御阡村和北位坊村兩個自然村,1956年合建為一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名為御北社,公社化時稱為御北大隊,後隨農村行政體制之變化而改稱御北村。

歷史沿革

御阡村得名緣由不可詳考。由其附近的一些村名與茂陵有關可知,此名與茂陵之御道有關。本村西城門樓上原鑲有大磚刻匾額一塊,上刻“金流堡”三字。北位坊得名於唐開元年間(公元714—741年)的興鹹寺,寺南之村名南位坊,寺北之村名北位坊。御阡村原來全為南姓,北位坊原為韓、張二性,後皆漸次加入其他姓氏。

全村現有居民605戶,2400多人。總耕地面積3306畝,人均耕地1.35畝。從村北經過渭高抽興二支渠帶來了灌溉之利。糧食、蔬菜種植面積1500畝,果林1806畝,村集體所有試驗田38畝。村辦國小一所,占地14畝,校辦公樓5間2層,教學樓教學設施齊全。村辦衛生室一所,民眾就醫十分方便。

在傳統農耕社會,先民世代居家務農,僅有個別人出外經商或從軍、求學。這種狀況從1949年起有了變化,除成為國家幹部、職工和參軍以外,從1957年起,先後有多人考入各類大中專院校。尤其是1977年恢復高考後考學之風日見其盛,每年都有十幾人考入各類各層次專業院校,為國家持續輸送各種建設人才。今年雖受社會轉型影響,但好學上進已成傳統,新人仍然層出不窮。

人文特色

歷史名人見於民國十二年《興平縣誌》的有:

“南宗績、南永助、郭春、皆御阡村人。(同治)元年(1862)八月率團丁御賊村外,力竭死。”

“韓孝義,北位坊人。賊至,曉之以大義,並剖析禍福。賊縛之,叱跪。孝義曰:‘男兒雙膝,豈為逆豎屈耶!’賊亂刀齊下,屍分數段死。”

“張熹,北位坊人,童生。聞賊攻留位村,急將團勇赴援,半途眾潰。熹執於賊,(賊)令解衣負蠹。熹曰‘頭可割,衣不可解也!’賊怒,刺殺之。”

“鄉飲賓介:南萬升 南萬慶(御阡村)”

“南永貴妻楊氏,御阡村人,……韓忠奇妻張氏、韓文妻陳氏,均為北位坊人,苦節不渝,光緒中 門。”

“南宋善妻高氏,御阡村人。賊亂被執,賊欲污之。氏憤唾其面曰:‘何物逆賊,欲妻乃母耶!’賊剖其腹以死。同村南通娃祖母張氏,亦以罵賊遇害焉。”

近現代名人

南伯奎。抗戰勝利後,1949年赴台,之後旅居美國。1991年春回鄉探親,參加當年陝西省清明節黃陵公祭。

南伯信。1951年參加抗美援朝戰爭,榮立三等功。

南大鵬。1961年從御阡國中畢業,1964年考入興平農業技術學校,1966年“文革”開始後為一學生組織領導。1967年8月12日晚遇襲身亡,成為轟動全省的大事件。

南生傑。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陝西理工學院文學教授。曾任該校前身之一的漢中師範學院教務處長。

南生橋。畢業於陝西教育學院,鹹陽師範學院中文系副教授。

南洪。畢業於鹹陽師專,任鹹陽市廣播電視局副局長等職。

韓許恆。畢業於西北大學,供職於陝西省地震局,現為鴻儒公司經理。

韓興旭。畢業於蘭州鐵道學院,現為鐵道部第二工程局新運處負責人之一。

韓小雷。畢業於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留校任教,現為土木工程系教授。

韓志橋。畢業於西安機械學院(西安理工大學前身),現為四川德陽市東方電機有限公司董事長。

韓禮興。畢業於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現為XXXX高級農藝師。

南縱線。畢業於寶雞師範學院(寶雞文理學院前身),現為陝西省行政管理學院副教授。

南小莉。畢業於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現任寶雞市金台區人大副主任。

南萍。200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2008年獲英國愛丁堡大學碩士學位。現供職於深圳某大型國企。

民俗風情

御阡村有一個傳說:二組南懷金家祖上富甲一方,田連阡陌,騾馬成群。其長工出工犁地時,出了村東門進地插上犁,向北一直犁到三里外的半個城村都不用將犁提起,因為這些地都是他家的。其長工所穿衣服的顏色與拉犁馬牛的毛色相一致,即吆趕紅色騾馬的人穿紅衣服,吆趕黑色騾馬的人穿黑色衣服,吆趕黃色騾馬的人穿黃色衣服。這樣一個人有精神騾馬歡的勞動隊伍在旭日的照耀下,浩浩蕩蕩,一路犁去,煞是好看壯觀。

他家之福的原因很神奇。原來他家有一位福大命大的老太太,每年夏收碾麥子時,只要團老人家給麥場邊一坐,那碾麥碌碡的臍窩裡就源源不斷地往外淌麥子,所以他家打的麥子總比別家多得多。

文物古蹟:兩村原來各有古廟數座,以御阡村東門外普濟寺(大廟)規模最大。南向大門內東西廂房中,供奉各路神仙。向內一次為關帝殿(老爺殿)、大殿、後殿等建築。老人云此廟建於明代萬曆年間。解放初,大殿房頂椽上所鋪設的方形薄磚(“磚贊”)上用白灰寫的“大清光緒八年重修”字跡十分清晰。

初創於1920年代的御阡國小即以大廟為校舍。解放戰爭期間,地下黨員尹子秋在此校以教書為掩護,接應興平地下黨領導陳雲樵等人從事革命活動,從而使御阡國小成為興平地下黨的一個秘密聯絡點。

1956年秋,御阡國小由四年制小升為六年制完小。本村和幾個鄰村拆除神廟,齊集材料重建校舍。1958年秋戴國中帽子,翌年正式成立興平縣御阡中學。1972年升為高中。1976年校址遷於南位坊。1958年—1976年的18年間,御阡中學為祖國培養了大量優秀人才,其中多位如今正活躍在各條戰線上,或做處突出貢獻嗎,或擔任重要領導。

御阡村是遠近聞名的十三村“老王會”成員之一。每隔十三年輪值一次。該會盛況民國《興平縣誌》已有記載,現代也有多人形諸筆端,此不贅述。

御阡村過去過年時跑竹馬、走高蹺,聲勢陣容頗為壯觀,是是鄰村男女老少也多來觀看助興。在1950年代,還與定周村合組一個自樂班,不時奏藝娛樂鄉親。村裡的念經班也持續多年,經常出外念經布道。這些民間文藝宗教活動,隨著老一代人的相繼謝世而趨於中斷,最末一次的跑馬竹也在40年之前了。

至今仍活躍的是跑馬竹時助威的御阡村鑼鼓。此套鑼鼓名曰“十樣景”,實有十一段。套路多變而有序,技巧高超而優美,與其他鑼鼓相比,個性特色尤為突出。表演時常贏得觀者的嘖嘖稱讚。

產業特點

農作物1500畝,果林1806畝,其中試驗田38畝為村辦集體所有,位於村東北方向,於史村西門外,興三支斗渠東邊。御北村曾以木工技術在附近知名。除個體木工之外,生產隊的木工組也曾興辦多年,致富帶頭人有南毓創,南懷軍,南小社等。

發展新貌

村辦國小一所,地址在兩個自然村中間,南邊有五間兩層辦公樓,正北有教學設施齊全的教學樓13間兩層,占地14畝。

村辦衛生室一所,設在私人家中,醫生韓喜絨一人,主要方便於民眾,服務於合療。行政組織設立,在鎮黨委和鎮政府的領導下,黨支部由三人組成,書記一名,副書記一名,支委一名。村委村由5人組成,村主任正職一名,副職二名,婦委會主任一人,村文市一名。又設監督委員會由三人組成,主任一名,委員兩名,主要是在村支部領導下監督村民委員會的工作,貫徹執行黨的政策方針,為民辦實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