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邊緣走向中心:深圳文化產業發展研究

兩類文化企業的發展 文化產業的新特點 文化產業發展中的主要問題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07年1月1日)
叢書名: 深圳社會科學文庫
平裝: 325頁
開本: 32開
ISBN: 9787010060514
條形碼: 9787010060514
尺寸: 21 x 14.6 x 1.6 cm
重量: 381 g

作者簡介

王為理,生於安徽省岳西縣。先後獲得復旦大學哲學博士、香港中文大學歷史學課程哲學博士學位。現為深圳市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所研究員,主要從事當代西方哲學和城市文化研究。著有《人之問——思與禪的一種詮釋與對話》,合著有《走向現代化》、《文化立市論》等,並在《復旦學報》、《香港中文大學人文學刊》、《學術月刊》、《社會科學戰線》、《江海學刊》、《學術研究》、《哲學動態》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三十餘篇,其中十餘篇被《新華文摘》、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中國社會科學文摘》等刊物轉載。

內容簡介

本書以深圳這一當代中國文化產業發展最為鮮活的標本為典型案例,在詳盡占有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深入分析深圳文化產業發展的歷史、現在和未來。通過彰顯深圳文化產業發展的軌跡,梳理其中所反映出的經濟、文化和政治之間的複雜關係,最為直接地把握深圳城市文化的律動,從一個新的角度描述深圳文化的成長曆程;通過考量深圳文化產業在各個不同階段的表現,檢討其得失,為急速擴張中的城市文化產業提供新鮮的經驗和教訓;通過借鑑已開發國家和地區的文化產業發展理念,拓寬深圳文化產業的研究視域,為當代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研究注入新元素。本書始終保持對國際文化產業發展大勢和中國文化產業總體發展狀況的關注,注意引入問題分析意識,注重用材料說話,儘量避免過於空疏的理論演繹、不著邊際的空泛議論和“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框架建構,還特別關注香港文化及創意產業的發展狀況和深港文化產業的合作前景,並對深圳文化產業的未來發展提出概念性思路和具體策略。

目錄

序一 從全球化與本土化看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
序二 推動深圳文化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序三 深圳經驗:立足本土的原創性闡發
導言
第一章 文化起步與文化市場的發育
特區成立初的文化尷尬
文化建設規劃與早期文化建設的超常規投入
以文補文與文化產品、文化服務商品屬性的初步顯露
博雅畫廊與文化生意
社會辦文化
西麗湖歌舞廳與文化娛樂業的勃興
歌舞廳興盛的背景和政府的矛盾態度
文化市場的出現
對文化與經濟關係的早期理解
第二章 “精神文明建設”語境與文化企業的發展
社會主義文化藝術“視窗”的定位及其對文化工作的要求
經濟效益還是社會效益
兩類文化企業的發展
印刷業的逐年增長及其領先地位的確立
音像出版業的起步
文化旅遊思路的確立與華僑城主題公園的成功開發
動漫來的發端
部分行業引領發展潮流的緣由
歌舞娛樂業與文化市場的進一步形成
文化市場的特點與問題
文化市場、第三產業及其與文化產業之間的距離
第三章 政府的早期關注與文化產業的出場
政府對文化產業的早期關注與認識
模糊的早期文化產業圖像
文化娛樂業走向巔峰
“三陪”現象及其效應
靜態景觀建設模式的突破與文化旅遊業的新探索
萬科集團經營文化產業的嘗試
印刷業的快速發展與提高
平面設計的發源與設計業的興起
“深圳動漫”贏得模糊認同
新聞出版事業的產業化特徵初現
第四章 “現代文化名城”與文化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現代文化名城”目標的確立及其緣由
“現代文化名城”語境與“精神文明建設”語境的
“互文性”
對文化的重新理解與對文化產業的有限認識提升
“文化市場”中的文化產業殘缺鏡像
文化產業的新特點
印刷業的調整和鞏固與三大印刷基地地位的確立
主題公園的成功與失敗
動漫業的優勢弱化與“深圳設計”品牌的進一步
形成
文化產業發展中的主要問題
第五章 “文化立市”與文化產業作為“支柱產業”的
新定位
“文化立市”發展戰略走向前台
文化產業升格為支柱產業
社會支持不足與文化產業工作會議的召開
文化產業發展的總體狀況
印刷業是否為文化產業之爭與文化產業的行業分類
印刷業與京滬“三足鼎立”
傳媒業整體實力全國領先與文化產業集團面臨的
主要問題
社會文化娛樂服務業
文化旅遊業的核心競爭力及其面臨的新挑戰
動漫遊戲產業的特點和問題
廣告業的驕人成績及其在文化產業中名實不符的
定位
被忽視的工藝美術產業
“設計之都”的提出與設計業的現狀
“文博會”成為文化產業發展重要平台
“大芬現象”及其引起的爭論
第六章 深圳與香港文化產業的互動
深港文化產業的理念差異
香港文化及創意產業的進展
香港文化及創意產業的優勢領域
香港文化及創意產業的目標和策略
最可行的合作模式
最具潛力的合作領域
結語
對深圳文化產業發展歷史和現狀的若干判斷
深圳文化產業未來發展的概念性思路與策略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