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岐王過楊氏別業應教

從岐王過楊氏別業應教

《從岐王過楊氏別業應教》是唐代詩人王維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這是一首紀游詩,起筆用典點題,筆調略帶詼諧調侃。詩中運用了側面烘托的寫作方法,表達了作者對景色的喜愛之情。

作品原文

從岐王過楊氏別業應教

楊子 談經所,淮王 載酒過。

興闌 啼鳥換,坐久落花多。

徑轉 回銀燭 ,林開 散玉珂 。

嚴 城時未啟,前路擁 笙歌 。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楊子:指西漢揚雄(一作楊雄)。此處以楊子比楊氏。

②淮王:指漢淮南王劉安,這裡借指岐王。

③興闌(xīng lán):興盡。

④逕轉:山路曲折迴環。

⑤銀燭:白亮如銀的燭光。此處也可能是火炬(晉代以前稱為燭)而非蠟燭。

⑥開:舒展,開豁。

⑦散玉珂(kē):指騎馬從游者各自分散而游。玉珂(kē):馬勒上的玉飾。

⑧嚴:戒夜。

⑨擁:謂群聚而行。指歸來時,奏樂者走在隊伍之前。唐時親王出行,鹵簿中有鼓吹樂,故云。

⑩笙(shēng)歌:合笙之歌。也可指吹笙唱歌或奏樂唱歌。

白話譯文

西漢的揚雄讀書寫字的貧窮住所,淮南王劉安帶著酒過去一起狂飲。

興盡才發現鳴叫的鳥兒已經換了種類,坐的時間太長,以至丁地上的落花也多了起來。

穿行在曲折的林徑,燭光閃閃,等走出去後眼前豁然開朗。

一直遊玩到凌晨回城,城門還未開啟,一路餘興未盡,照樣笙歌相伴。

創作背景

開元八年(720年),岐王李范帶領王維等人同游楊氏別業並要求他們寫詩,王維接受了岐王李范的命令作了這首詩。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是一首紀游詩,主要寫所游之地的美景以及興盡歸去的過程。

首聯即點出題意。“楊子談經所,淮王載酒過”,"楊”子便是西漢的儒者揚雄,而淮王便是淮南王劉安。這兩人,一個喜好學術,一個擅長學術,可惜未曾謀面。王維寫淮南王過楊子談經之所,並非有意讓他們“關公戰秦瓊”,而是借漢喻唐,將岐王比作好客的淮南王。“載酒”二字乃詼諧之筆,表面看,是說淮王重視賢才,載酒光顧貧寒的楊子宅,實則交代岐王帶領詩友賓朋遊覽楊氏別業,歡宴遊樂。

第二聯“興闌啼鳥換,坐久落花多。寫出了作者遊覽的無窮興味,情致獨到,別有會心。“興闌啼鳥換,坐久落花多”,“興闌”,即興盡,與“坐久”為互文,這兩句以極富於詩意的筆法,寫出了在鳥鳴聲中、繁花影里度過的身心俱適的一夜。這一聯以景傳情,寫景入神,體驗獨特,感情細膩。

第三聯“徑轉回銀燭,林開散玉珂”,這兩句寫詩人走過曲徑,穿過樹林,那原本閃爍的燭光,一下子通明起來,眼前豁然開朗,看到了岐王及其扈從的車馬。這一聯交代了將要回去時的情景。

尾聯寫抵達城門時的情況:“嚴城時未啟,前路擁笙歌。”意謂縱情賞玩,深夜始歸,其時城門尚未開啟,即使在這樣的時候,依然一路笙歌,餘興未盡。寫出了詩人對遊玩仍有興趣的情感。

這首詩善於寫景,且多不直接寫景。如頷聯不直接寫楊氏別業的景色如何美好,而是說自己玩賞的時間很長,以至於樹上的鳥換了種類,地上的落花越積越多。這樣寫使詩歌更富有啟發性,餘味不盡。

名家點評

宋朝曾季狸云:“前人詩言落花,有思致者三:王維‘興闌啼鳥換,坐久落花多’,李嘉萜(應為劉長卿)‘細雨濕衣看不見,閒花落地聽無聲’;荊公‘細數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識’。(《艇齋詩話》)

明朝胡應麟云:“審言‘風光新柳報,宴賞落花催’,摩詰‘興闌啼鳥換,坐久落花多’,皆佳旬也。然‘報’與‘催’字極精工,而意盡語中’‘換’與‘多’字覺散緩,而韻在言外。觀此可以知初、盛次第也。”(《詩藪》內編卷四)

清朝王士稹云:“晚唐人詩:‘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量’,‘曉來山鳥鬧,雨過杏花稀’;元人詩‘布穀叫殘雨,杏花開半郵’,皆隹句也。然總不如右丞‘興闌啼鳥緩,坐久落花多’,自然入妙。盛唐高不可及如此。”(《帶經堂詩話》卷二)

作者簡介

王維 王維

王維,唐代詩人。字摩詰。唐朝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開元(唐玄宗年號,公元713—741年)進士。累官至給事中。安祿山叛軍陷長安時曾受職,亂平後,降為太子中允。後官至尚書右丞,故亦稱王右丞。晚年居藍田輞川,過著亦官亦隱的優遊生活。詩與孟浩然齊名,並稱“王孟”。前期寫過一些以邊塞題材的詩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則為山水詩,通過田園山水的描繪,宣揚隱士生活和佛教禪理;體物精細,狀寫傳神,有獨特成就。兼通音樂,工書畫。有《王右丞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