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驢背吟詩圖軸
《驢背吟詩圖》軸,明,徐渭作,紙本,水墨,縱112.2cm,橫30cm。作為明代花鳥畫壇獨領風騷、以大寫意畫法見稱的徐渭,留下的人物畫跡並不多見。他所畫的人物有詩人,有隱士,有觀音,有兒童,雖然筆墨簡練,但形象生動,神韻自存。
《驢背吟詩圖》中並無徐渭自題或鈐印,畫幅上僅有清初書畫鑑賞家笪重光、張孝思的兩段鑑定文字,左上為“徐田水月驢背吟詩圖,笪重光鑑定”,右下為“以書法作畫,古人中多見之。此畫雖無款識,為徐文長先生筆意靡疑。懶逸張孝思鑒。”自此,此圖被公認為徐氏真跡。
圖上樹枝間所盤青藤紛披垂落,樹下一老翁乘驢緩緩而過,仿佛正在吟喔詩句,悠然雅適。宋代孫光憲的《北夢瑣言》(卷七)中記載,唐時有人詢問詩人鄭棨近來是否寫有新詩,鄭棨回答:“詩思在灞橋風雪中的驢子上,此處何以得之?”此後,表現詩人騎驢游山涉水尋詩覓句的題材逐漸為畫家們所青睞。徐渭的這幅畫當屬此類繪畫中以筆墨意趣取勝的佳作。他畫人物多用“減筆”法繪出,且構圖簡略,往往只畫前景,遠景常幾筆帶過,有時甚至完全省略。《驢背吟詩圖》上老翁和驢僅用寥寥數筆便形神俱備,尤其是對驢子的描繪,用解剖學的眼光看驢的造型並不準確,而它那踏著輕快步伐的神氣卻躍然紙上。背景樹枝、藤蔓則筆點零亂,使人頓有秋色蕭索之感。運用恰到好處的省略手法,徐渭營造了一個空而不虛、意境深遠的藝術空間。以書法筆意入畫是《驢背吟詩圖》的又一特色。圖中人、驢、樹、藤的畫法隱有真、行、草、隸之筆意,令人感覺其間有一股勃勃不息的活力,這正是徐渭之畫能脫俗免塵、卓爾不群之處。明末清初的張岱對徐渭的書畫藝術創作有過中肯的評價:“昔人謂摩詰之詩,詩中有畫;摩詰之畫,畫中有詩。余亦謂青藤之書,書中有畫;青藤之畫,畫中有書。”(《琅嬛文集·跋徐青藤小品畫》)
撰稿人:汪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