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新生[大連理工大學教授]

徐新生[大連理工大學教授]
徐新生[大連理工大學教授]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徐新生,男,出生於1957年2月,副所長,教授。1995年9月從大連理工大學力學博士後流動站出站,現工作單位大連理工大學工程力學系。1998年獲中國“國氏”博士後獎勵基金(中國優秀博士後)。入選遼寧省百人計畫。2001年獲得香港Croucher Foundation,以及其它多個獎項。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徐新生,1978年至1993年間續在北京大學學習,獲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1993年帶著基礎理論與工程技術和課題相結合的想法到大連理工大學做博士後研究工作。在兩年的博士後研究工作中首先學習和研究計算方法和軟體以及套用技術,主動參加了“三峽升船機”工程項目和“浮法微晶玻璃技術和製備。從中學到了許多東西,掌握了關鍵技術,並鍛鍊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勤奮和好學是他的一貫學風,以“笨鳥先飛”時刻提醒自己奮發進取。每天超過10個小時在實驗室工作,甚至吃飯也在辦公室。為了一個實驗的成功數日不睡覺,直至得到滿意的結果為止。在鍾萬勰院士和程耿東院士的指導和幫助下,學習和領會了鍾院士將哈密頓體系引入到彈性力學中的思想和本質。將這種思想和方法套用到其它研究方向。經過這兩年的努力,得到了一些成績和研究成果。完成和發表十餘篇高水平的學術論文。並在1995年8月出站前夕破格從講師直接晉升為教授。

徐新生教授出站後更加努力工作,開拓了幾個研究方向。在蠕變粘彈性問題的辛系統、力學中的對偶體系、壓電材料力學行為與辛本徵解系統、力學中的Birkhoff體系、非線性淺水波理論及辛數值方法和應力波傳播過程中的結構動態前屈曲和後屈曲等領域和方向取得了可喜進展和成果。得到了國內外學術界的認可,並多次被邀外出訪問,學術報告及其他學術交流。已公開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並數十次被SCI收錄和引用。培養博士研究生十餘人。1998年獲中國“國氏”博士後獎勵基金(中國優秀博士後),以及其它多個獎項。入選遼寧省百人計畫。2001年教育部科技獎評審專家組成員,2002年“211” 立項評審專家組成員和2002年至2004年教育部博士點基金評審專家組成員。任《力學與實踐》編委會委員、《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編委會委員。2001年至2002年獲得香港Croucher Foundation,並在香港多次做訪問教授。2000年至2005年連續獲得國家自然科學面上和重點基金資助項目。目前他又給自己定下新的目標,為科學事業努力奮進。

1975年高中畢業並回響號召“上山下鄉”。恢復高考後1978年以地區第一名考入北京大學。1978年至1993年間續在北京大學力學系學習並獲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1993至1995年在大連理工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並在1995年8月出站前夕破格直接晉升為教授。曾任大連理工大學研究生院培養處副處長,現任大連理工大學工程力學研究所副所長、兼任《力學與實踐》編委和《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編委、省力學學會理事等職。共完成學術論文90餘篇,已公開發表80餘篇,其中在《中國科學》上發表論文3篇,並有數十篇被SCI和EI檢索。主持和參加國家及省級研究項目二十餘項。曾獲省及校級獎十五項,其中1997年獲省發明二等獎和1999年獲得國家人事部和博士後管理委員會頒發的中國優秀博士後獎(“國氏”中國博士後獎勵基金,共十人)。

基本經歷

1978.9-1982.7 北京大學力學系學習,獲北京大學理學學士學位

1982.7-1987.9 河南大學數學系工作,教學

1987.9-1990.7 北京大學力學系學習,獲北京大學理學碩士學位

1990.9-1993.7 北京大學力學系學習,獲北京大學理學博士學位

1993.9-1995.9 大連理工大學工程力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工作,破格直接晉升為教授。

1995.9- 現 大連理工大學工程力學研究所(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副所長。

研究方向

彈性力學和流體力學一般解

材料和結構的彈塑性動態穩定性

應力波傳播規律及套用

流固耦合動力學

粘彈性力學

新型材料微觀特性

材料的力學性能和製作

力學中的Hamilton體系

力學中的Birkhoff體系

非線性淺水波理論及辛數值方法

2001年主要研究方向簡介

蠕變粘彈性問題的辛系統研究

本系統研究的創新之處在於以原變數及其對偶變數 (混合變數) 為問題的基本變數,代替傳統的單一變數方法;將辛系統引入到粘彈性力學中,在辛幾何空間中研究正則問題;而在時域利用展開等化粘彈性力學諸問題為系列具有初應力或初應變的彈性力學問題。這樣在時域空間兩個方面力求創新,開闊粘彈性力學問題的求解思路。使求解體系上從傳統的歐幾里德幾何形態進入到辛幾何的形態。而計算方法上採用了滿足守恆律的辛結構數值方法。使粘彈性力學問題解題方法和思路出現一個新的面貌。

力學中的Hamilton體系研究

哈密頓(Hamilton)體系是在拉格朗日體系的基礎上引進對偶變數,利用哈密頓函式和拉格朗日函式的特殊關係導向哈密頓體系連續介質力學中的正則方程。由於哈密頓體系採用了混合變數並且系統具有守恆性,因而在某種程度上具有一些優勢。引入了哈密頓體系後,力學問題可以在一個新的平台上進行研究,如彈性力學、結構的振動與波動以及結構的穩定性、流體力學、水波問題、複合材料力學、斷裂力學等。從拉格朗日體系向哈密頓體系的換代,其意義在於從傳統的歐幾里德型的幾何形態進入到了辛幾何的形態之中,突破了傳統觀念,從而可使混合變數方法進入到套用力學的廣大領域。

力學中的Birkhoff體系研究

力學中的Birkhoff 體系所研究的問題,包括保守系統問題和非保守系統問題。Birkhoff體系下仍保留了辛的性質。由於在Birkhoff體系下也可將研究的問題在辛幾何空間加以討論,因而許多辛正交,歸一及展開等數學工具就可以充分利用。用全狀態空間變數概念討論振動諸問題是一個新的構想,更適合由於計算機的發展對其理論和計算方法的需要。構造諸問題的Birkhoff基本方程,然後建立辛幾何空間進行求解方法,進一步藉助於辛幾何理論的數學工具,與辛矩陣所伴隨的守恆性,形成一套計算方法。將其套用到工程問題中。

非線性淺水波理論及辛數值方法研究

在理想流體非線性淺水波理論中,波高與速度勢恰好為一對對偶函式,因而哈密頓體系可以引入到非線性淺水波問題中。這樣一類變數的範圍內以高階偏微分方程為標誌的拉格朗日體系方法可以由全狀態空間變數表示且具有守恆律的正則性控制方程辛方法代替。建立一種一般性的理論方法、實驗方法和辛數值方法。進一步解決流固耦合問題,並套用到工程實際中。如三峽工程升船機船廂的穩定性,中國文物力學的“龍洗”機理研究等。向流體力學其他問題滲透並建立求解基本體系和數值方法。

應力波傳播過程中的前屈曲和後屈曲研究

結構的動態屈曲是系統運動失穩的主要形式。人們通常在處理這類問題時是以結構整體振動觀點採用相應的方法。而課題組認為 1) 當結構受到衝擊載荷時發生屈曲現象應該是從一個局部開始的,而不是整體的屈曲,因而以有局部效應的應力波傳播過程中發生局部屈曲的觀點更能揭示發生屈曲的關鍵所在;2)用分叉觀點可確定臨界載荷及屈曲模態是理想的方法;3)結構動態的前屈曲是零本徵值問題,而後屈曲是非零本徵值問題。基於上述出發點可以研究彈性和彈塑性梁、板、圓柱殼等端部軸向受到衝擊時發生局部屈曲的一系列問題和對稱彈塑性桁架結構稱衝擊載荷作用下出現非對稱失穩等問題。這些研究結果可以直接套用與工程實際問題。

出版著作和論文

[1] Xu XS, Ma JQ, Lim CW. Dynamic torsional buckling of cylindrical shells,Computers and Structures, 88 (2010) 322–330

[2] Leung AYT, Xu XS, Zhou ZH, Hamiltonian approach to analytical thermal stress intensity factors -- Part 1: thermal intensity factor. Journal of Thermal Stresses, 2010, 33(3): 262 – 278

[3] Leung AYT, Xu XS, Zhou ZH, Hamiltonian approach to analytical thermal stress intensity factors -- Part 2: thermal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Journal of Thermal Stresses, 2010, 33(3): 279 – 301

[4] Xu XS, Chu HJ, Lim CW. A symplecyic Hamiltonian appoach for thermal buckling of cylindrical shel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uctural Stability and Dynamics, 10(2) (2010) 273-286

[5] Xu XS, Zhou ZH, Leung AYT. Analytical stress intensity factors for edge-cracked cylind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s 52 (2010) 892–903

[6] Xu XS, Ma JQ, Lim CW, Zhang G. Dynamic torsional buckling of cylindrical shells. Computers and Structures 88 (2010) 322–330

[7] Zhou ZH, Xu XS, Leung AYT. Mode III edge-crack in magneto-electro-elastic media by symplectic expansion. 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 77 (2010) 3157–3173

[8] Zhang WX, Xu XS, Yuan F. The symplectic system method in the stress analysis of 2D elasto-viscoelastic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s. Arch Appl Mech (2010) 80: 829-841

[9] Zhou ZH, Wong KW, Xu XS, Leung AYT. Natural vibration of circular and annular thin plates by Hamiltonian approach. 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 330 (2011) 1005–1017

[10]Zhou ZH, Xu XS and Leung AYT. Analytical Mode III electromagnetic permeable cracks in magnetoelectroelastic materials. Computers & Structures, 2011, 89: 631-645.

[11] Xu XS, Zhang G, Zeng QC, Chu HJ, Bamboo Node-Type Local Buckling of Cylindrical Shells Under Axial Impact. Advances in Vibration Engineering, 2011, 10(1): 41-52

[12]Zhou ZH, Xu XS, Leung AYT, Guan ZQ. Transient thermal stress intensity factors for Mode I edge-cracks. Nuclear Engineering and Design, 2011, 241 : 3613-3623

[13]Wu YF, Xu XS, Sun JB, Jiang C, Analytical solution for the bond strength of externally bonded reinforcement. Composite Structures. 2012, 94: 3232–3239

[14]Sun JB, Xu XS, Lim CW, Dynamic Buckling of Cylindrical Shells under Axial Impact in Hamiltonian System. Int. J. Nonlinear Sci. Numer. Simul., 2012, 13: 93–97

[15]Zhang WX, Xu XS, The symplectic approach for two-dimensional thermo-viscoelastic analy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Science. 2012,50: 56–69

[16]Dong JZ, Xu XS, Zhang Y. Nonlinear Waves Driven by Motional Plates in Shallow Two-Layer Fluid. Advnces in Vibration Engineering, 2012, 11(4): 389-402

[17]Xu XS, Sun JB, Lim CW, Dynamic torsional buckling of cylindrical shells in Hamiltonian system, Thin-Walled Structures 64 (2013) 23-30

[18]Xu XS, Sun JB, Lim CW. An analytical symplecticity method for axial compression plastic buckling of cylindrical shells. Journal of Pressure Vessel Technology-ASME, 2013, 135(5): 051204-1–8.

[19]Sun JB, Xu XS, Lim CW, Tan VBC. An energy conservative symplectic methodology for buckling of cylindrical shells under axial compression, Acta Mech, 224 (2013), 1579–1592

[20]Sun JB, Xu XS, Lim CW. Localization of dynamic buckling patterns of cylindrical shells under axial impac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s 66 (2013) 101–108

[21]Zhou ZH, Xu XS, Leung AYT, Huang Y. Stress intensity factors and T-stress for an edge interface crack by symplectic expansion. 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 102 (2013) 334-347

[22]Sun JB, Xu XS, Lim CW. Accurate symplectic space solutions for thermal buckling of functionally graded cylindrical shells. Composites: Part B 55 (2013) 208–214

[23]Sun JB, Xu XS, Lim CW. Symplectic method for dynamic buckling of cylindrical shells under combined loading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 (2013) 5(4): 1350042-1-18.

[24]Sun JB, Xu XS, Lim CW. Torsional buckling of functionally graded cylindrical shells with temperature-dependent propert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uctural Stability and Dynamics, 2014, 14(1): 1350048-1–23.

[25]Zhou ZH, Leung AYT, Xu XS. The finite element discretized symplectic method for interface cracks, Composites Part B, 2014, 58: 335–342.

[26]Sun JB, Xu XS, Lim CW. Buckling of functionally graded cylindrical shells under combined thermal and compressive loads. Journal of Thermal Stresses, 2014, 37: 340-362

[27]Leung AYT, Zhou ZH, Xu XS, Determination of stress intensity factors by the finite element discretized symplectic metho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 2014, 51, 1115-1122

[28]Zhou ZH, AYT Leung, Xu XS, Luo XW, Mixed-mode thermal stress intensity factors from the finite element discretized symplectic metho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 2014, 51(21), 3798-3806

[29]Sun JB, Xu XS, Lim CW. Buckling of cylindrical shells under external pressure in a Hamiltonian system. Journal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2014, 52(3): 641-653

[30]Xu CH, Zhou ZH, Xu XS, Leung AYT, Fracture analysis of mode III crack problems for the piezoelectric bimorph, Archive of Applied Mechanics, 2014, 84(7), 1057-1079

[31]Sun JB, Xu XS, Lim CW, Qiao WY. Accurate buckling analysis for shear deformable FGM cylindrical shells under axial compression and thermal loads. Composite Structures, 2015,123: 246-256

[32]Xu XS, Cheng XH, Zhou ZH, Xu CH, An analytical approach for the mixed-mode crack in linear viscoelastic media, European Journal of Mechanics A/Solids, 2015, 52: 12-25

工作成果(獎勵、專利等)

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
1999年獲得中國優秀博士後獎(“國氏”中國博士後獎勵基金)。
2001年至2002年獲得香港Croucher Foundation。
2005年獲“全國優秀博士後”稱號。

在讀學生人數

博士生11人,碩士生7人。

畢業學生人數

已培養出13名博士(其中4名為與香港高校聯合培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