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徐復觀全集:儒家思想與現代社會》為新儒學代表人物徐復觀先生全集之一種,系作者思考傳統儒家對於當代社會之意義的文章合集。主要以孔子、王陽明、朱熹以及《中庸》、性善說等傳統儒家思想、著作及學說為基點,對儒家傳統進行深入分析,並致力於運用傳統儒家精神啟示現代社會。
作者簡介
徐復觀教授,始名秉常,字佛觀,於一九〇三年元月卅一日出生於湖北省浠水縣徐家坳鳳形塆。八歲從父執中公啟蒙,續在武昌高等師範及國學館接受中國傳統經典訓練。一九二八年赴日,大量接觸社會主義思潮,後入日本士官學校,因九一八事件返國。授身軍職,參與娘子關戰役及武漢保衛戰。一九四三年任軍令部派駐延安聯絡參謀,與共產黨高層多次直接接觸。返重慶後,參與決策內層,同時拜入熊十力先生門下。在熊先生的開導下,重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信心,並從自身的實際經驗中,體會出結合中國儒家思想及民主政治以救中國的理念。年近五十而志不遂,一九五一年轉而致力於教育,擇菁去蕪地闡揚中國文化,並秉持理念評論時事。一九七〇年後遷居香港,誨人筆耕不輟。徐教授於一九八二年四月一日辭世。他是新儒學的大家之一,亦是台、港最具社會影響力的政論家,是二十世紀中國智識分子的典範。
圖書目錄
儒家精神之基本性格及其限定與新生
為生民立命
日本德川時代之儒學與明治維新
儒家在修己與治人上的區別及其意義
國史中人君尊嚴問題的商討
孟子政治思想的基本結構及人治與法治問題
中國古代人文精神之成長
中庸政治領導人物的古典形相
論中國傳統文化與民主政治—與白思都等博士書
孔子德治思想發微
中國文化中“平等”觀念的出現
孔子的“華夷之辨”!
日本一位現代知識分子對《論語》的反省
為孔子作證的一位外國學者
孔子歷史地位的形成
人類之寶的古典—《論語》
孔子在中國的命運
韓非心目中的孔子—教師節獻給孔子在天之靈
面對時代淺談孔子思想
孔子與《論語》
王船山的歷史睿智
孔子思想的性格問題
一個政治家的王陽明
孔子與馬克思—為紀念一九七九年孔子誕辰而作
向孔子的思想性格的回歸
—為紀念一九七九年孔子誕辰而作
孔子政治思想對現代中國的“照臨”
徐復觀談學術與政治的關係(節選)
朱元晦的最後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性善說與民主政治
序言
出版前言
徐復觀先生的著作散見於海內外多家出版社,選錄文章、編輯體例不盡相同。現將他的著作重新編輯校訂整理,名為《徐復觀全集》出版。
《全集》共二十六冊,書目如下:
一至十二冊為徐復觀先生譯著、專著,過去已出版單行本,《全集》基本按原定稿成書時間順序排列如下:
一、《中國人之思維方法》與《詩的原理》
二、《學術與政治之間》
三、《中國思想史論集》
四、《中國人性論史· 先秦篇》
五、《中國藝術精神》與《石濤之一研究》
六、《中國文學論集》
七、《兩漢思想史》(一)
八、《兩漢思想史》(二)
九、《兩漢思想史》(三)
十、《中國文學論集續篇》
十一、《中國經學史的基礎》與《周官成立之時代及其思想性格》
十二、《中國思想史論集續篇》。編輯《全集》時,編者補入若干文章,並將原單行本《公孫龍子講疏》一書收入其中。
十三至二十五冊,將徐復觀先生散篇文章分類擬題編輯成書:
十三、《儒家思想與現代社會》
十四、《論智識分子》
十五、《論文化》(一)
十六、《論文化》(二)
十七、《青年與教育》
十八、《論文學》
十九、《論藝術》。並將原單行本《黃大痴兩山水長卷的真偽問題》一書收入其中。
二十、《偶思與隨筆》
二十一、《學術與政治之間續篇》(一)
二十二、《學術與政治之間續篇》(二)
二十三、《學術與政治之間續篇》(三)
(二十一至二十三冊是按《學術與政治之間》的題意,將作者關於中外時政的文論彙編成冊,擬名為《學術與政治之間續篇》。)
二十四、《無慚尺布裹頭歸· 生平》。並將原單行本《無慚尺布裹頭歸—徐復觀最後日記》收入其中。
二十五、《無慚尺布裹頭歸·交往集》
二十六、《追懷》。編入親友學生及各界對徐復觀先生的追思懷念以及後學私淑對他治學理念、人格精神的闡明與發揮。
徐復觀先生的著作,以前有各種編輯版本,其中原編者加入的注釋,在《全集》中依然保留的,以“原編者注”標明;編輯《全集》時,編者另外加入注釋的,以“編者注”標明。
為更完整體現徐復觀先生的思想脈絡,編者將個別文章,在不同分類的卷中,酌情少量選取重複收入。
《全集》的編輯由徐復觀先生哲嗣、台灣東海大學徐武軍教授,台灣大學王曉波教授,武漢大學郭齊勇教授,台灣東海大學薛順雄教授協力完成。
九州出版社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