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店

徐家店

沿革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設縣時,全縣劃為行村、嵩山、林寺、乳山四個鄉,本地屬林寺鄉。1928年,全縣廢四鄉,設十二個區,本地屬發城區。1941年4月縣抗日民主政府建立,時屬海陽第六區,區公所設在徐家店村。1943年1月,六區改為晶山區。1944年12月,成立膠東區實驗縣--牙前縣,劃為牙前縣徐家店區。1950年4月23日牙前縣撤銷,劃歸海陽縣,屬第十六區,駐地徐家店村。1958年9月,成立徐家店人民公社。1984年4月,改為徐家店鎮。1995年7月,設立海陽徐家店特別工業區,為中共海陽縣委、縣政府的派出機構,副縣級,其工作委員會和管理委員會與鎮黨委、政府合署辦公。

基本信息

鄉鎮概況

徐家店鎮隸屬於山東煙臺海陽市,位於海陽市北端,全鎮總面積154.7平方公里,轄71個行政村,2002年全鎮總人口5.2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6142人。

經濟概況

2002年農村經濟總收入達到9億元,完成地方財政收入652萬元,實現國內生產總值5.7億元。糧食平均畝產464公斤,總產達到1602萬公斤;完成農業總產值1.8億元,其中:種植業總產值6617萬元,林果業總產值3794萬元,畜牧業總產值6752萬多元,漁業總產值591萬元。人均純收入3311元,人均居住面積26平方米。

大事記1

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上午卯時初“日生四耳,俱為紅色,在北者光芒奪目”。

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本地鬧饑荒,榆皮、柳葉被採食一空,詔免田租。

同年夏秋間瘟疫流行,死人甚多。

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霍亂病流行,僅本地蒿夼村即死亡20餘人。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本地認購津浦鐵路股票。

1927年徐家店商會成立,王華亭為會長。

1932年趙家秋口村孫福在萊陽加入中國共產黨,為本鎮第一名黨員。

1934年徐家店成立完全國小,校長李輯五。

同年設立徐家店汽車站。

1938年12月姜家秋口村姜仞九,率官兵700餘名赴威海抗日,與日軍激戰於向陽山,斃敵200多名。後中彈陣亡。

1939年秋季日軍飛機炸毀徐家店村王家祠堂,炸死1人,炸毀北水頭村房子40多間。

1941年4月本區解放,建立抗日民主新政權,成立徐家店區公所。

同年8月縣抗日民主政府在本區實行減租減息,合理負擔。在政權建設方面實行“三三制”,徐家店村開明人士劉之起,被選為縣參議員。

1942年11月22日(農曆十月十五日)日軍進行膠東拉網大掃蕩,後槐山村有9人、宮家葦夼有21人慘遭殺害。其間,韓家葦夼村民兵李恆友打死日本軍官1名,徐家店村爆炸大王曲孟江埋地雷炸死日軍3名。

1944年11月17日膠東軍區十四團、教導團等部奉命在長沙堡埋伏,與日偽軍短兵相接,激戰半小時,斃敵120名,俘敵12名,傷敵、繳械無數。戰鬥中,山東軍區一等戰鬥英雄任常倫壯烈犧牲。

同年12月膠東區實驗縣--牙前縣成立,徐家店區劃歸牙前縣。

1945年2月12日除夕晚上,本區派出自衛團242人,民夫1000餘人,牲口132頭,支援討伐趙保原戰鬥。

同年9月3日本區舉行民眾集會,幾千人遊行,慶祝抗戰勝利。

同年成立群力醫院,負責人於洪發。

1947年8月開展土改複查運動。

同年11月重點進攻膠東的國民黨軍隊侵入本地,安家樓底村遭劫,共產黨員及村幹部3人被殺。

1948年8月華東運輸公司膠東分公司在徐家店成立,為膠東地區第一個國營汽車運輸企業。

同年牙前縣組織子弟兵團隨軍參加渡江戰役,本區組成一個連前往,歷時10個月。

同年冬本區有100餘名青年參加人民解放軍。

1949年10月1日民眾隆重集會,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同年底全區黨組織公開。

1951年3月2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懲治反革命條例》頒布,鎮壓反革命運動全面展開。全區逮捕反革命分子11人,槍斃8人;取締了反動道會門,逮捕3人。

1953年4月藍煙鐵路開工修建。

1956年7月1日藍煙鐵路正式通車。境內設徐家店站,1959年10月更名海陽站。

同年8月經山東省政府批准,成立山東省海陽第二中學。

1965年國家建築材料工業部地質總公司五○三隊,來海陽進行礦產普查和勘探。勘探地域為安家樓底村、李家葦夼村、台上村和徐家店村一帶。1967年11月,普查勘探結束。

1968年8月10日“文革”中,海陽二中發生武鬥事件,死亡4人,打傷4人(其中致殘3人),毀房16間,損失糧、煤等物資價值2萬餘元。

1969年10月縣立初級中學--海陽第十七中學在山西頭村成立。1970年8月,改為社辦高中。1980年,又改為公辦國中。

1970年春本公社北榆山、西小寨、老寨山使用飛機撒藥,防治松毛蟲。

1972年糧食生產首次跨“綱要”,平均畝產達到250公斤以上。

1974年3月12日夜矮槐樹村村民高培增,將高文喜夫婦及其3名子女殺害。此為本縣建國以來最大刑事案件。高培增多次盜竊村集體的小麥,曾被村幹部高文喜發現。因怕在“批林批孔”運動中被揭發,遂產生殺人滅口念頭。

1976年10月23日全社舉行慶祝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的萬人大會。

同年11月全公社根治富水河工程上馬,先後投入工日85萬個,石方15萬立方米。

1977年6月竣工。

1977年全縣廢除木棺土葬,實行火化。從此,徐家店公社開始實行火葬。

同年3月台上、安家樓底、後槐山三個村首次通電。同月,徐家店、西季家莊兩村建起幼稚園。

1978年秋54721部隊在趙家秋口村訓練點舉行軍事演習,總參首長李達、彭紹輝、宋時輪、韓懷智,濟南軍區首長曾思玉、饒守坤、陳洪仁、張峰、張志第等及縣社領導親臨現場觀摩指導。

1979年11月軍民池揚水站工程動工。駐軍和民工經一冬春奮鬥,於翌年5月竣工。池長120米,寬60米,深5米,蓄水量3.6萬立方米,灌溉面積達300公頃。裝機2台,總容量為230千瓦,單機容量和裝機容量均為全縣之最。

1983年春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同年9月1日徐家店村婦女主任王桂蘭,被中華婦女聯合總會授予“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

同年12月上吼山村榮獲縣文明村榮譽稱號,為全公社第一個文明村。

同年上吼山村普及了電視,成為全社第一個電視村。

同年全公社糧食產量首次過“長江”,畝產400公斤以上。

同年下吼山村黨支部書記王常宴、南水頭村黨支部書記劉同榮,獲煙臺地區勞動模範光榮稱號。

同年林業部副部長王建文等人來到矮槐樹大隊考察楸樹生產,確定在山西頭公社建立667公頃楸樹豐產林基地。

1984年4月22日子夜煙臺市皮防所(駐曲水村)職工徐永生因工作中的矛盾,殺害了副所長姜茂緒一家5口及瓦工初洪亭,並砍傷徐家店醫院職工1人。

同年7月鎮政府辦公大樓落成。

1985年3月設立保險公司徐家店代辦處,承辦一切保險業務。

同年4月14日夜海陽二中學生薑永芳(女,前槐山村人)、李波(郭城鎮台城村人),因搞三角戀,殺害同校學生林永材(南水頭村人)。

同年7月18日下午2時本鎮遭特大暴風雨、冰雹襲擊,農作物受災面積1920公頃,其中絕產1133公頃,減產5成以上者787公頃,房屋倒塌300間,受損1200間,颳倒樹木5萬株,受傷10人,經濟損失1238.8萬元。

1986年3月煙青一級公路開始施工建設,境內路段長15.7公里,路寬27米。1988年10月竣工通車。

同年7月1日下吼山村石料加工個體戶王書敏,向本縣在南疆戰場上犧牲的5位烈士的家屬捐款1000元。

1987年經過3年努力,以矮槐樹村為中心,建成了867公頃楸樹林基地,有楸樹48萬株,成為山東省最大的楸樹集中生產基地。

同年3月7日經山東省民政廳批准,原海陽軍警赴威海向陽山抗戰的前線總指揮姜仞九,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1990年11月徐家店鎮司法所所長范萬義,被法務部授予勞動模範稱號。

1992年省政府召開村鎮建設“十百千”活動表彰大會,本鎮核桃樹村、西蘆頭村被命名為省級名星村,本鎮被評為煙臺市新型鄉鎮。

1995年7月設立海陽縣徐家店特別工業區,為中共海陽縣委、縣政府的派出機構。

1996年本鎮被省人民政府命名為新型鄉鎮。

1998年10月藍煙鐵路複線開工。1999年12月,海陽段通車。

2000年本鎮被中華體育總局授予1996─2000年度全國民眾體育運動達標鄉鎮。

地名由來

古名藍家店,是通往寧海驛站的急遞鋪,後毀於兵火,明永樂三年(1405年),徐姓從山西省洪洞縣遷此建村,以開店為業,故名徐家店。

果品經濟

地處海陽市北部山區的徐家店鎮是一個果品生產大鎮,為加快果品產業化步伐,徐家店鎮從大力培 植果蔬加工龍頭企業入手,實施“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果品產業化發展戰略。鎮裡出台優惠政策,對興辦果蔬加工企業給予資金、土地、水電配套等方面扶持,吸引客商落戶。到2005年,已有韓國、青島、威海等地的客商,在徐家店鎮建起了津成泰、開運、東海等30家果蔬加工企業,果品加工保鮮能力達10萬噸。同時,這個鎮還充分發揮與棲霞蛇窩泊果品交易市場相鄰的區位優勢,扶持果農聯手在燕翅山、西槐山緊接棲霞的8公里道路兩側,建起了果品交易市場,全面打通了果品銷售的綠色通道。他們還通過興建果品加工保鮮龍頭企業,狠抓果品市場建設,徹底解決了果品銷售難問題,全鎮僅果品一項年收入就達2億元。

畜牧業

該鎮是海陽市傳統畜牧養殖區,2002年全鎮畜牧養殖小區達到12個,養殖戶216戶,特別是奶牛飼養近300頭。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37.5%。

個體私營業

該鎮把發展個體私營經濟作為振興全鎮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出台了一系列優惠政策,規劃了總面積1平方公里的工業園。到2002年底,全鎮私營企業達70多家,個體工商戶超過2000戶,個體私營經濟已成為全鎮 經濟的半壁江山。

特色農產品

紅富士,蘋果,水果,果品,櫻桃,奶牛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