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境內多為丘陵地,東南部的佛光山為境內最高點(海拔246米),形成地拋勢東南高,西及西北低的趨勢。民國及民國以前,這裡人口稀少,經濟落後,民眾生活窮苦。據族譜載:林姓於明萬曆年間(1572~1620年),從大濟村前面自然村遷入,以林姓的郡望號(俗稱燈籃號)命名“瑤林”,後來改成“後林”流傳至今。2010年,全村有耕地面積460畝,有林地1511畝,總戶274戶,1067人,其中男557人,女510人。外出經商或打工的有300人。設7個村民小組,轄下新厝、宮尾、後林、油壠4個自然村。
經濟建設
後林多為丘陵地帶,有山地1000多畝,他們就以綜合開發山地為主導,發展茶葉生產。從20世紀70年代起,就開始開山造茶,並建起2座電灌站,可噴灌茶園。進入80年代,全村茶葉發展到400畝,年產茶葉400擔。並每年種植茶苗300萬株,全縣各地都紛紛來訂購茶苗。至90年代後期,全村茶園面積拓展至500畝,並有4個用機械生產加工茶葉的茶廠,年產茶葉1000擔,產值達120多萬元。茶園都由專業戶承包,村里集體經濟豐厚,還給近200人采、制茶景業出路。從20世紀80年代起,村民免交“三金”,由村公共積累支付,還發展公益事業。
1996年,把原土木結構的後林國小翻建,村里投資40萬元,興建一座600平方米混凝土結構三層的教學樓,校占地面積擴大到3000平方米,改善了辦學條件,提高教學質量。
21世紀初起,在原有村道基礎上,鋪設水泥路。民眾集資25萬元,縣撥款25萬元,鋪設從三會至後林村道長2公里,寬5米的水泥路,同時還延伸至龍華貂峰村的水泥路。
隨著民眾經濟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較快提高,住房條件大大改善,全村有60%以上的村民蓋新房,建築面達1.8萬平方米。民眾間流傳的順口溜,過去(1949年前)的後林是:“後林、後林、有出無入”,意思是婦女嫁出易,娶進難,而現在是:“要想閒、去後林、有吃不用做,拉也拉不到”(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