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山鄉

後山鄉鄉名,我國各地以此命名的鄉有:貴州省金沙縣後山鄉;四川省冕寧縣後山鄉;貴州省仁懷市後山鄉。

基本信息

後山鄉

貴州省金沙縣後山鄉

區劃、概況

後山鄉地處金沙縣東南部,烏江庫區北岸,南與貴陽市息烽縣的流長、轆窩、九莊等鄉鎮隔河相望,距貴陽市僅102公里;西北部與本縣化覺、長壩鄉接壤,東與官田鄉、沙土鎮相鄰,距縣城72公里,全鄉總面積101.17平方公里,轄貴山、雙聯、星光、幸福、金河、坪花、紅崗、新崗、貢泉、岔河、長林、中嶺、六角、天靈、壩頭、新泉、民豐、合心等18個村97個村民組,總戶數3867戶,總人口16000餘人,其中少數民族134戶806人,是一個以漢族為主的多民族鄉。境內分屬烏江流域和三丈水河流域兩大水系,呈半島型,烏江庫區沿岸線長達36公里。境內野生植物分布較廣,物種豐富,氣候宜人,生態植被較好,森林覆蓋率達45%,各類樹種480多種。

區 位 優 勢

後山鄉地處金沙縣東南部,烏江庫區北岸,南與貴陽市息烽縣的流長、轆窩、九莊等鄉鎮隔河相望,距貴陽市僅102公里;為畢節地區東大門和省會城市後花園。

發展思路及定位

以“生態立鄉,紅色旅遊興鄉”以及“以紅促綠,以綠帶紅”的發展思路為指導,努力構築“旅遊經濟跨越發展、工業經濟突破發展、農業經濟最佳化發展”的三個發展平台,努力增加民眾收入。充分發揮“兩個基地”的作用,積極推進紅色旅遊產業以及服務業的發展,加快“三丈水水上森林公園”建設,積極培育後續產業;努力打造“省會城市後花園”,樹立畢節地區東大門的視窗形象。

優 勢 資 源

後山鄉內青山綠水、奇花異石、高山峽谷、暗流瀑布、草地溶洞、原始森林等自然景觀,與神秘古墓、天靈古剎、楊氏牌坊等歷史文化和具有地方特色省內少有的千畝方竹林及絕無僅有的國家安全教育基地、貴州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錢壯飛烈士陵園和事跡陳列室以及錢壯飛烈士犧牲處(梯子岩渡口)融為一體,具有較高的旅遊開發和研究價值。2002年,省林業廳批准後山鄉立項建設“三丈水水上森林公園”,後山鄉從此有了“省會城市後花園”的美稱,同時,後山鄉還是烏江畫廊旅遊重點鄉鎮和全省重點打造的50個紅色旅遊精品景點。主要資源及景點如下: 1、“三丈水水上森林公園”:2002年省林業廳批准立項建設,規劃建設面積為後山鄉域面積的1/3多。公園內有巨龜迎賓、姐妹峰、美女曬羞、望夫岩、雙乳峰、三丈水溶洞、烏江畫廊等著名自然景觀。 2、紅色文化:紅軍長征南渡烏江三大渡口:梯子岩渡口、江口渡口、大塘渡口。“龍潭三傑”之一的錢壯飛犧牲地堰田岩;被國家安全部、貴州省委、貴州省人民政府命名為“國家安全教育基地”、“貴州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錢壯飛烈士陵園及事跡陳列室。 3、天靈古剎遺蹟:位於插旗山腳,是黔北首廟,建於元代,興於清代,一度香火旺盛,文革時期被毀,現存的有山門、石獅、石階、碑記,僧侶墓及神牛墓、毛邊紙作坊遺蹟。 4、東漢古墓群:位於後山街口500米處,保存較為完好,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楊氏牌坊:位於石家溝半山腰,該墓為當地富戶楊氏夫婦合葬墓,墓碑為砂石造就,雕刻工藝精湛,經過180年風化而完好無損,具有較高研究價值。 6、劉家花墳:位於後山街背後半坡處,是道光年間九品位劉老太公及夫人趙氏的連墓地,中間豎立牌坊相連,人工斧鑿的人物花草、鳥獸魚蟲栩栩如生,做工精細。 7、金鐘寺:位於那杵河中段的金鐘山頂,與窪地、暗流、峰巒、溶洞、岩生植被組成圖畫般的美景。 8、那杵河風光:集中點為清末時期修建的石拱橋、石碾房、磚木結構的民居與橋頭古老的樟樹,潺潺流水組成別具韻味的“古樹、小橋、流水、人家”的獨特畫卷。 9、聯盟大溝:位於烏江北岸,人工開鑿,由尖岩半岩上橫穿而過,離地面150—200米,全長4800米,工程艱險,被稱為後山的“紅旗渠”。 10、古戰場遺址:位於沙土鎮、後山鄉交界處王家坪一帶,有明清時期的大營盤、小營盤及女將軍墳,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四川省冕寧縣後山鄉

冕寧縣後山鄉位於縣境東南部二半山區,國道108線東,東鄰喜德縣,西接石龍鄉林里鄉,南與瀘沽鎮接壤,並與城廂鎮交界。面積102平方公里。全鄉3210戶13475人,有漢、彝、藏三個民族,其中漢族6935人,彝族5847人,鄉政府駐地大興村,距縣城32公里。全鄉轄校園、大興、富強、野兒塘、浸水壩、清泉、馬鞍、閣里8個行政村,47個村民小組。鄉內有集市,場期三、六、九。耕地面積15079.35畝,農產品以水稻、小麥、玉米、馬鈴薯為主,盛產梨、櫻桃等水果,2005年水果產量135.7萬公斤。主要經濟作物有油菜、烤菸等。糧食總產量529.87萬公斤,農業總產值3118萬元。境內礦藏豐富,工業以滑石、花崗石、石灰石採掘及加工為主,滑石礦年產精粉10萬噸以上;鄉鎮企業富強水泥廠年生產能力10萬噸。鄉內有石後公路接108國道,交通方便。

貴州省仁懷市後山鄉

蘆笙藝術鄉後山,擁有72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山川秀麗,景色迷人,森林面積46301.2畝,覆蓋率為41%,如同一塊翡翠鑲嵌在國酒之鄉仁懷南端,距仁懷市中心54公里。東與本市五馬鎮相鄰,南面和西面分別與畢節地區金沙縣岩孔鎮、石場民族鄉接壤,北抵仁懷市茅壩鎮九倉鎮。全鄉轄四個行政村,45個村民組,鄉境內世居著苗、布依、仡佬、彝等少數民族,全鄉總戶數2372戶,人口10497人,其中少數民族4100人,占總人口的40%左右。總耕地面積10686畝,其中土8589畝,田2097畝,人均耕地1.02餘畝,土地肥沃,主要農作物以水稻、玉米、烤菸、洋芋為主,2003年糧食總產量5226噸,工農業總產值4176萬元,財政收入10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756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