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者威廉一世

征服者威廉一世

征服者威廉一世(William Ⅰ the Conqueror,1027—1087),即英格蘭國王威廉一世(1066 —1087)。本是法國諾曼第公爵。號私生子威廉,表親英王懺悔者愛德華死後無嗣,大貴族哈羅德被擁立。威廉以曾救過哈羅德,哈羅德為報救命之恩,答應如有朝一日當上英格蘭國王,便讓賢於威廉之事,渡海侵入英國;1066年10月,在黑斯廷斯與英國國王哈羅德二世決戰(黑斯廷斯戰役),獲勝後,威廉直取倫敦,年底自封為王,稱威廉一世 (號稱“征服者威廉”),有時叫“雜種威廉”(William the Bastard)。 威廉一世重用並分封土地給諾曼人,壓制盎格魯-撒克遜貴族,強令領主效忠;編制《末日審判書》,是歐洲中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君主之一,影響包括統治者的改變,對英語的改變,社會和教會的上層等級的變化,並且採用了一些大陸上教會改革的觀點。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威廉出世

1027年或1028年,威廉生於法國諾曼第法萊斯的法萊斯城堡。威廉是諾曼第公爵羅貝爾一世惟一的兒子,同時是英格蘭王后諾曼第的愛瑪的侄孫(她曾經先後是愛塞烈和卡紐特大王的妻子)。他的母親萊烏是羅貝爾一世的女僕,因此威廉是私生子。萊烏是法萊斯的富爾貝(Fulbert of Falaise)的女兒,後來嫁給了赫文·德·孔特維爾(Herluin de Conteville)並生了兩個兒子。除了他的兩個同母異父兄弟巴約的厄德和莫爾坦伯爵羅貝爾,威廉還有一個妹妹,諾曼第的阿德萊德,他是羅貝爾的另一個孩子。

儘管是非婚生子女,他的父親仍指定他為諾曼第的繼承人。這一身份影響了他的早期生涯。孩童時期,他的生命常受到來自親屬的威脅,他們認為自己擁有更合法的繼承權。當威廉在沃德勒夷(Vaudreuil)的城堡要塞睡覺時,發生了一起針對他的刺殺,當時刺客錯誤的刺中了睡在威廉旁邊的孩子。不過當他的父親去世,他作為繼承人得到承認。威廉的敵人稱他為“雜種威廉”,並嘲笑他為製革匠的後代,阿朗松周圍居民把獸皮掛在城牆上以嘲笑他。

繼任公爵

按照他的父親的遺囑,1035年,在威廉七歲時即位成為諾曼第公爵。敵對的諾曼貴族陰謀篡奪威廉的地位,殺死了威廉的三位監護人,儘管不包括布列塔尼的艾倫三世,他是一位後來的監護人。然而威廉得到法王亨利一世的支持。他在15歲時被亨利封為騎士。到威廉19歲時他成功的處理了叛亂和入侵的威脅。

1047年,由於亨利的援助,威廉在卡昂於瓦爾斯沙丘戰役(Val-ès-Dunes)中擊敗了叛亂的諾曼貴族,得到了受羅馬天主教會支持的“神聖休戰”,最終鞏固了諾曼第的統治。和教宗利奧九世的願望相反,威廉於1053年在諾曼第厄鎮(濱海塞納省)的聖母小教堂娶佛蘭德斯的瑪蒂爾達為妻。當時威廉約24歲,瑪蒂爾達22歲。威廉被認為是一個忠實而鍾情的丈夫,他們的婚姻生育了四個兒子和六個女兒。為了懺悔這樁近親婚姻(他們是遠房表親),威廉捐建了聖-史蒂芬教堂(男子修道院),瑪蒂爾達捐建了聖三一教堂(女子修道院)。

由於威廉的貴族聯姻,諾曼第力量的加強使法王亨利一世感到威脅,他兩次(1054年和1057年)試圖入侵諾曼第,都沒有成功。威廉已經是一個有魅力的領袖,在諾曼第內部吸引了強大的支持,包括他同母異父兄弟巴約的厄德和莫爾坦伯爵羅貝爾的忠誠,兩人在他的一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隨後,亨利一世和安茹的傑弗里二世於1060年去世,削弱了這兩股競爭勢力的權力中心,使得威廉受益。1062年威廉入侵併獲得了曾是安茹封地的曼恩伯爵領地的控制權。

諾曼征服

懺悔者愛德華死後無嗣,威廉、強大的威塞克斯伯爵哈羅德·葛溫森以及被稱為哈羅德·哈德拉德的維京國王挪威的哈羅德三世三者之間激烈的爭奪英格蘭王位 。

通過自己的姨祖母艾瑪(埃塞烈德的妻子和愛德華的母親),威廉擁有微弱的血統來主張他的權利。威廉同時聲稱當他1052年在倫敦訪問哈羅德時,後者許諾給他王位。在丹麥人占領英格蘭期間,哈羅德流亡諾曼第,一生中許多時間在此度過。威廉援救了在蓬蒂厄伯爵領地遭遇海難的哈羅德,並且他們一起擊敗了布列塔尼公爵科南二世。在那種情況下,威廉冊封哈羅德為騎士;無論如何,他也同時誘導哈羅德,透過一個隱藏的聖徒骸骨對自己宣誓效忠。然而1066年1月,依照愛德華最終的遺囑及通過維坦(國會)的投票,哈羅德·葛溫森(Harold)由大主教奧爾德雷德(Aldred)加冕為國王。

同時,威廉向教宗亞歷山大二世提出了他對英國王位的要求,教宗給予他聖十字旗作為支持。然後,威廉在利勒博納(Lillebonne)召開了戰爭會議並於1月份在諾曼第開始公開的集結一支軍隊。威廉提供對英國土地和頭銜的承諾,他在迪弗(Dives-sur-Mer)聚集起一支龐大的艦隊,推測達696艘艦隻。艦隊運載的入侵力量除了包括來自威廉自己的領地諾曼第和曼恩的軍隊之外,還有大量的僱傭軍,以及來自布列塔尼、法國東北和佛蘭德斯的盟軍和志願者,加上少部分來自法國其他地區和諾曼人在南義大利的殖民地軍隊。在英格蘭,哈羅德在南部海岸集結了一支大軍和一支艦隊來防衛英吉利海峽。

對於威廉幸運的是,他的橫渡被達八個月的惡劣大風所推遲。在等待期間,威廉設法把他軍隊保持在一起。但是哈羅德的軍隊由於供應的不足和收穫季節到來導致的士氣下降而減少,他於9月8日解散了他的軍隊。哈羅德同時在倫敦加固他的船隻,留下了沒有防守的英吉利海峽。然後傳來了訊息,另一位王位爭奪者,挪威的哈羅德三世(哈拉爾三世)聯合托斯提格·葛溫森從約克登入並深入10英里。哈羅德再次召集他的軍隊,經過了四天的急行軍之後於9月25日擊敗了哈羅德三世和托斯提格。

9月12日風向改變,威廉的艦隊啟航。一場暴風雨突然襲來,艦隊被迫在聖瓦萊里索姆河畔(Saint-Valery-sur-Somme)躲避暴風,再次等待風向的改變。9月27日諾曼艦隊終於啟航,9月28日在英格蘭的佩文西海灣(薩塞克斯)登入。威廉從那裡前往向東幾英里的黑斯廷斯,在那裡築起了預製的木製城堡作為軍事行動的基地。他從那裡劫掠內陸地區,向肯特和薩塞克斯地區進行掃蕩,以此引誘哈羅德國王,使他只率領一小部分兵力向南馳援,這樣哈羅德向南方走得愈遠,愈想迎擊敵人,則他離開自己的增援部隊也就愈遠。

威廉選擇黑斯廷斯是因為它位於一個長半島側面的末端,靠近無法通行的沼澤。戰役在地峽進行。威廉立即在黑斯廷斯修建了一個堡壘警戒他的背後,對抗可能自倫敦到達的哈羅德艦隊。威廉的軍隊登入,他就能比較少的關注逃亡的問題,並能等待冬季暴風雪的結束,用騎兵襲擊周圍地區,然後再春天發動一場戰役。哈羅德對英格蘭南部進行了一段時間的偵查,並充分意識到需要立刻占領這個地峽。

黑斯廷斯戰役

威廉把哈羅德引到黑斯廷斯,靠近了英吉利海峽的岸邊,才開始和哈羅德交戰,然後又在戰術上採取間接路線的行動,達到了有利於自己的戰鬥結局。當時,他命令部分兵力假裝戰敗而逃,引得敵人尾隨他們進行追擊,從而使敵人自己打亂了戰鬥隊形。而後,在戰鬥的最後階段,威廉使用弓箭手從高處進行“射擊”,結果使哈羅德陣亡。這也可以算是間接路線的一種行動方式。

威廉在這次勝利以後所採取的戰略,同樣也是值得重視的。此後,他又沒有直接向倫敦進發,而是首先占領了多佛爾,從而保障了自己海上交通線的安全。而在後來 到達倫敦郊外之後,他也沒有直接強攻城市,而是開始掃清倫敦的四郊。由於面臨著餓死的危險,當威廉達到貝爾克漢斯提德以後,這個都城終於自動投降了。

威廉王朝

12月25日,威廉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為英格蘭國王,諾曼王朝開始。威廉一世即位後,為了鎮壓國內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叛亂,威廉一世將英國的五分之一土地作為自己的領地,將手下的騎士封為男爵,分別派駐各地鎮守,並在全國修建了很多城堡。倫敦塔和溫莎城堡都是在那個時期修建的。

威廉一世改變了英國歷史的走向,不論是商業、宗教或文化上,都由以往趨向斯堪的那維亞的風俗,變成了和歐洲相承繼的局面。他引入了法語和法國的生活習慣,其中一些辭彙和習俗對英國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同時,威廉一世亦改變了以往以農業為主的社會模式,引入歐洲的封建制度,如騎士取代了家奴的地位,農夫地位也降為農奴階級。為了掌握全國的人口和土地分配情況,威廉一世在1085年和1086年派人調查整個英格蘭地區貴族和自耕農土地的實際情況及經濟力量,頒布了被稱為《末日審判書》的土地帳簿。根據《末日審判書》的調查結果,英格蘭約有150萬人口,其中90%以上是農民 。

為了鎮壓長子羅貝爾二世在諾曼第地區發動的反叛,威廉一世親自返回法國,於該年七月在芒特(Mantes)落馬受傷,兩個月後在魯昂的St. Gervais女修道院去世,他的第三個兒子威廉陪在他身旁,去世後被埋葬在諾曼第卡昂的聖埃蒂安修道院(Abbaye de St. Etienne)。他晚年身材發胖,下葬時人們試圖將他塞進棺內的時候,他的屍體竟然脹裂了,使得整個教堂充滿了一股難聞的氣味。而當威廉運到墓地即將入土為安時,有一個人突然聲稱這塊地皮是他的,並在眾人面前要求主持公道。在付出了六十個先令後,威廉的遺體才得以入土下葬 。

主要成就

政治

諾曼第入侵者的人數並不多,但他們對英國歷史產生了巨大影響。諾曼人統治前的五六百年中,英國反覆遭到盎格魯-撒克遜人和斯堪的那維亞人的進犯,其文化基本上是日耳曼型的。諾曼人雖是斯堪的那維亞半島上維京人的後裔,但他們的語言和文化是屬於法蘭西型的。因此,威廉征服英國,使英格蘭文化同法國文化發生緊密的聯繫(當代,這是一件十分自然的事,但在威廉一世之前的幾百年間,英格蘭文化大多只同北歐文化接觸)。其結果是,法蘭西文化同盎格魯-撒克遜文化在英國融為一體。如果沒有威廉,這種融合不會發生。威廉將當時先進的封建主義帶入了英國。諾曼第國王與之前的英國國王不同,他親自指揮一支幾千人的武裝騎士隊伍,按中世紀的標準,這是一支強大的軍隊。諾曼人善於行政管理,使英國政府成為當時歐洲最強大和最有效率的政府。

在不列顛政治發展史上,威廉的活動產生過多大的影響,歷史學家不同意現代民主制度起源於英國而不是德國的說法。但英國的文化和制度,是盎格魯-撒克遜和諾曼人的融合體,這種融合應歸功於威廉征服英國。誠然,威廉征服英國後的100年中,英國並沒有出現寶貴的民主制度,這是事實。但對於大不列顛帝國的形式,威廉的影響則尤為重要。1066年以前,英國不斷受到外族入侵,1066年以後,情況正好相反。原因在於威廉建立起了強大的中央政府,而這種政府被後繼者所擁護。由於有政府指揮的軍事力量,英國再也沒有受到過外族入侵。相反,它不斷進行海外擴張,這使英國必然比其他歐洲國家得到更多的殖民地。當然,不能把英國後來的發展全部歸功於威廉。但威廉征服是英國後來發展的間接動因。因此,從長期來看,威廉的影響是巨大的,要大於後來的伊莉莎白一世和維多利亞女王。

語言

威廉的征服促進了英語的發展。大量新的辭彙加入到英語之中。實際上,在現代英語字典中,起源於法語和拉丁語的辭彙,多於源於盎格魯-撒克遜的詞。而且,就在威廉征服英國的三四百年間,英語語法變化很大,在很大程度上朝著簡化的方向發展。當代的英語,可能同低地德語和荷蘭語沒有多大差別。這是惟一一個由於個人原因而出現一個大語種的例子。

外交

在征服後的三四百年間,英國和法國進行了長時間的戰爭(由於英國國王源於法國,因此他們在法國擁有大片土地)。這些戰爭可直接追溯到威廉征服英國。而在1066年以前,英法之間,幾無戰爭。在本質上,英國在很多方面不同於所有的歐洲大陸國家。英國以其所建立的龐大帝國和民主制度,對世界其他地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歷史評價

征服者威廉的征服,對歷史影響最大的是,使英國自羅馬帝國時代以來再次被捲入了歐洲中心地區的複雜關係中(此前征服英國的,不過是文明程度比英國還落後的諾曼人),由於英王在法國擁有領地,英法兩國王室成為一對剪不斷,理還亂的冤家,此後數百年中兩國的交流和碰撞成了西歐政治生活的主題之一。這次征服改變了英格蘭的歷史進程,甚至連英語都發生了改變,大量新的辭彙加入到英語中。他將許多新事物帶入了這個孤島,如陪審制度,後來英國法律自成體系,就是以此發端的。

威廉一世將諾曼第傳統的集權統治和軍事立國帶入了英國,是英國歷史上一大轉折。在此之前,英國一直是被入侵,被征服的對象,而從他開始,英國轉守為攻,以後的戰爭主要只在別人的國土上進行,儘管此兩項傳統在英國以後的發展中逐漸淡化了。在評價威廉的重要影響時,人們首先不應忘記,如果沒有威廉,諾曼人對英國的征服就不可能發生。威廉不是王位的自然繼承人。離開他的個人能力和野心,諾曼人既無理由也無能力征服英國。自從羅馬人在威廉1000年前征服英格蘭後,英格蘭從未受到過來自法國的侵略。威廉之後的10個世紀中,法國(或其他地方)對英國的侵犯無一成功。

軼事典故

1087年,由於與法王腓力一世的領土糾紛,威廉加入到與法國的戰鬥之中,並攻占了巴黎附近的要塞芒特。眼看勝利在即,英雄一世的威廉卻意外墮馬而死,否則,他對歷史的影響還會更大。但此戰揭開了英法兩國未來數百年紛爭的序幕。

家庭成員

父親

•羅貝爾一世(Robert I le Magnifique),法國的第六代諾曼第公爵。

妻子

•佛蘭德伯爵的女兒,法王羅貝爾二世的孫女瑪蒂爾達。

子女

兒子

•長子羅伯特·柯索斯(約1054年-1134年)即諾曼第公爵羅貝爾二世

•次子理察(1054年- 約1081年),貝爾奈公爵

•三子威廉二世(1056年-1100年),英格蘭國王

•四子亨利一世(1068年—1135年12月1日), 英格蘭國王

女兒

•長女塞西莉婭(約1056年-1126年),聖三一修道院院長

•次女阿德莉薩(Adeliza) (? -1065年)

•三女阿德拉(約1062年-1137年),嫁給布盧瓦伯爵史蒂芬,他們的次子就是英格蘭國王史蒂芬。

•四女阿加莎(約1064年-1079年),和卡斯提爾的阿方索六世訂婚。

•五女康斯坦絲(約1066年-1090年)布列塔尼公爵夫人。

•六女瑪蒂爾達(? -1112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