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鉤沉朱麟傳

往事鉤沉朱麟傳

臘月二十三是小年,是送灶王爺上天的日子。 大年初一,先在院子裡供桌前祭天:我爺爺帶領全家給老天爺叩頭拜年。 然後,我爸爸、我娘率領我和小玉給我爺爺、我奶奶和二姑奶奶叩頭拜年。

書籍簡介

書名:往事鉤沉朱麟傳
作者:朱麟傳
出書機構:北京時代弄潮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網路推廣:個人出書網老人出書網
媒體支持:時代文化出版社
合作宣傳:時代教育出版社、時代文獻出版社、時代作家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年5月
版次:1版
開本:850×11681/32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本書序文

古人云: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人們並不難找到這兩面鏡子。有關歷史的書籍、文獻,浩如煙海。值得效法和不值得效法的人,比比皆是。但是,與我們最為親切的家史、家中逝去的先人這兩面鏡子,我們卻知之甚少。
為此,我把從祖父、祖母、母親那裡聽來的,我親身經歷的,將漸漸沉入記憶海底的那些事,打撈起來,留給後人。

原文摘錄

…………

作者朱麟傳作者朱麟傳
在山西過年,還是按照山東的習俗:一進臘月門兒,就大批的蒸饅頭、花糕、豆包等乾糧,放在一個缸里凍著。這個缸就放在我爸爸和我娘居住的小北屋的外間。有一天,我娘聽到一個翁聲翁氣叫娘的聲音,尋聲一看,小玉兩個小腳丫朝上一頭栽到饅頭缸里出不來了。他是想吃豆包,踩著小板凳去拿缸里的豆包,一頭栽進去了。
臘月二十三是小年,是送灶王爺上天的日子。這一天把廚房牆上貼得灶王爺灶王奶奶的神像(印刷到紙上的彩色像)揭下來燒了。就算把灶王爺送上天了。灶王爺這一天上天是向玉皇大帝述職,匯報他監督的這家人家的好事壞事。所以灶王爺神像兩邊的對聯都是“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辭灶的時候給灶王爺上的供品都是糖瓜等麥芽糖。民間說:不敢保險灶王爺到玉皇大帝那裡匯報的時候只說好話不說壞話。乾脆,讓他飽餐一頓麥芽糖把嘴粘上,什麼也別說了。當然,我們家不信這些民間的笑談,也不心虛,不怕灶王爺到天上說壞話。但還是按習俗辭灶的時候供上一些糖瓜、糖藕等麥芽糖。當然,真正享用的還是我和二弟小玉。
大年初一,先在院子裡供桌前祭天:我爺爺帶領全家給老天爺叩頭拜年。桌子上供品都是些中看不中吃的東西——生豬頭、生雞、生魚等。
然後,我爺爺帶領全家給堂屋中間供著的我老爺爺、老奶奶的神主牌位拜年:桌上的供品都是精緻的菜餚,我爺爺倒上一杯酒灑在地上,表示祭祀地下的先人。然後率領全家給我老爺爺老奶奶叩頭拜年。
然後,我爺爺、我奶奶和二姑奶奶互相作輯拜年,我奶奶和二姑奶奶說“哥哥大喜”,我爺爺說“妹妹大喜”,他們彼此說“同喜、同喜”。
然後,我爸爸、我娘率領我和小玉給我爺爺、我奶奶和二姑奶奶叩頭拜年。
這一套禮儀完畢之後,我娘領著我和小玉到廚房給曾媽(我家請的保姆)拜年。曾媽連忙說:“少奶奶,這使不得,使不得。”我娘說:“你比我的歲數還大呢,讓孩子給曾媽媽拜年怎么使不得?”她們互相謙讓中,我和小玉已經給曾媽媽叩完頭跑出去了。
來給爺爺拜年的人都給我和小玉壓歲錢,一個春節我們有上百元的進帳,而且都是叮噹響的銀元,我們都交給奶奶保管,有時我讓奶奶拿出來玩一會兒,可是越玩越少,最後也都過日子花了。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