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青少年一生的名人故事

影響青少年一生的名人故事

《影響青少年一生的名人故事》是2006年青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曙光。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影響青少年一生的名人故事

“成長”似乎已經成為了我們這個社會的關鍵字語。我想世界上再也找不出任何一個民族像我們這樣關心下一代的成長了。這一方面顯示出我們這個民族的優良傳統,另一方面也不免帶有某些功利色彩。望子成龍幾乎成為所有家長的期望,即使付出再大的代價也在所不惜。至於成為什麼樣的龍,成了龍後又會怎樣,這些還來不及進入那些充滿焦慮和期待的家長們的視野。

多數人對“成長”這個概念的理解都是比較膚淺的,他們充其量是希望子女獲得某些知識和技能,升學、就業和舒適的生活是他們追求的最終目標。考慮到我們國家經歷過長期的貧困和動盪,有這樣的想法並不為過。升學、就業和舒適的生活也確實是必要的,但一個人的追求和理想並不應該僅限於此。“成長”的概念除了包含智力的因素外,更應該包含心靈的因素。高分低能和心智不夠健全的現象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追求事業上的成功是必要的,但很多人錯誤地把事業上的成功與幸福等同起來,把分數高低與成功與否等同起來。事實並非如此。一個人可以在考試中獲得較高的分數,但卻可能在事業上一無所成;他也可能在事業上獲得巨大的成功,但卻未必是幸福的,幸福只與心靈相關。物質的豐富與事業的成功可以使人在某些方面得到滿足,卻未必能使人獲得幸福。

近年來,關於勵志的書籍多了起來,甚至一度成為熱門書。勵志在某種程度上是必要的,但“勵”哪方面的志,則是值得認真考慮的。勵志有助於一個人的成長,但成長卻應該是全面的;一旦有所偏頗,不但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反而會收到相反的效果。因此,我們不僅要關心下一代的成長,而且更應該關心下一代全面、健康地成長。古今中外,凡是在事業上真正成功的人士,他們除了在自己的領域取得了傑出成就外,心智健全也是一個必要的條件。

我們編寫這本書的目的就是使讀者從中外名人的成功經驗中得到啟示,這啟示既包括事業上的,也包括心靈上的。遠大的理想與腳踏實地地從細微處做起應該是相輔相成的。這裡沒有更多的說教,有的只是具體的事例。這些事例一方面可以激勵孩子們奮發向上,另一方面也可以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確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從而選擇一條正確的人生道路。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前人走過的道路並非都是坦途,他們失敗的教訓可以被我們吸取,他們成功的經驗則可以被我們借鑑。讀了這些名人成長的故事,我們會發現一個道理:這些人並非天生就是成功者,他們之所以成功,一方面與他們的個人奮鬥不無關係;另一方面,也是更為重要的,是他們善於從前人那裡吸取成功的經驗。通過對這本書的閱讀就可以得知,本書中介紹的很多名人正是從前人那裡受到激勵和啟迪才踏上成功之路的。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俯拾皆是。這本書選材精良,文字優美,除了具有教育和啟迪作用外,也有相當的可讀性。但願我們這本書也會給讀者以激勵和啟迪。也許有一天,這本書的讀者中也會出現一些名人。

但丁在他的不朽傑作《神曲》中有一段十分精彩的描寫,寫他在地獄中見到了他的前輩布魯內托,後者的著作曾經給了但丁很大的教益。布魯內托這樣鼓勵但丁:“只要追隨你的星辰,你就會到達光榮的港口。”我們可以把“星辰”理解為命運,理解為理想,更可以理解為前輩付出辛勤和汗水獲得成功後留下的一串串光輝的足跡。有了這樣的指引,我們就可以不走或少走彎路,更好地成長,成為對社會真正有益的人。

目錄

中 國 篇

孔子

屈原

秦始皇

司馬遷

張衡

華佗

曹操

諸葛亮

王羲之

祖沖之

李世民

玄奘

狄仁傑

李白

杜甫

蘇軾

岳飛

成吉思汗

文天祥

李時珍

戚繼光

徐霞客

蒲松齡

康熙

曹雪芹

齊白石

孫中山

梁啓超

秋瑾

魯迅

李四光

竺可楨

宋慶齡

毛澤東

徐悲鴻

周恩來

老舍

巴金

華羅庚

鄧稼先

李嘉誠

外 國 篇

阿基米德

哥倫布

哥白尼

伽利略

牛頓

富蘭克林

瓦特

拿破崙

貝多芬

高斯

法拉第

巴爾扎克

安徒生

林肯

達爾文

馬克思

南丁格爾

列夫·托爾斯泰

諾貝爾

門捷列夫

貝爾

愛迪生

居里夫人

甘地

高爾基

馬可尼

愛因斯坦

海倫·凱勒

弗萊明

羅斯福

艾森豪

松下幸之助

奧斯特洛夫斯基

秀蘭·鄧波兒

馬丁·路德·金

帕瓦羅蒂

霍金

史匹柏

比爾·蓋茨

喬丹

書摘

孔子小的時候家境並不是很好。孔子3歲那年,父親叔梁紇就死了。失去了家庭的支柱,母親帶著他艱難度日,吃了不少的苦。孔子喜愛學問。史書說:“子入太廟,每事問。”這是說,孔子進了太廟,對裡面的禮儀和知識特別有興趣,遇到不明白的地方,總是要問個究竟。關於孔子好學還有個成語,叫“韋編三絕”。“韋”是皮子的意思,當時的書都刻在竹子上,用皮子搓成繩,把竹片穿起來,看的時候打開,不看的時候捲起。這個成語是說孔子刻苦讀書,看一本書,要把穿書的皮繩磨斷三回。最可貴的是,他不光從書本上學,還善於從別人那裡吸取知識。他說,在三個行人中,就肯定有一位能做我老師的人。

孔子年紀稍大些,就擔負起了家庭的重擔,做過各種工作,包括管理倉庫和牧場。30歲那年,孔子開始招收學生,辦起學校來。以前的教育都是官方辦的,而孔子建立的是私學,用今天的話講,就是私人辦學。他學問很大,教起學生來又盡心盡力,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教育。人們說他弟子三千,有七十二賢人,是說他的學生中有很多傑出人才。孔子也從此遠近聞名,常有各國的達官貴人向他求教。

孔子一心想建立一個理想的社會,他的思想核心足“仁”。他說“仁者愛人”,按這種說法,“仁”就是關愛別人。一次,魯國的國君魯昭公帶領軍隊攻討季孫氏,結果打了敗仗,跑到了齊國。孔子也帶著弟子們到齊國去躲避戰禍,路過泰山時,見一個女人在那裡哭哭啼啼,他就叫學生去問出了什麼事,那個女人說,前年我公公在這裡被虎吃了,去年我丈夫在這裡被虎吃了,如今我兒子又在這裡被虎吃了。孔子的學生就問,那你為什麼不離開這裡呢?女人說,這裡沒有苛政。孔子聽了,對學生們說,你們看,苛政比起老虎來更加可怕啊!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