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光作為影視語言的元素,是攝影師表意的手段。光影結構在造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照明實踐中,外景與棚內環境、人物與實景光線的處理都有相應的方式。影視創作中,光線形成的調子與光的銜接直接影響到藝術表現力。本書援引了國內外大量影視佳作實例,如《羅生門》、《雁南飛》、《第三類接觸》、《危險的人物》等,結合作品風格詳細分解鏡頭的光線奧秘,還專門介紹了電視演播廳的光線處理。書末附有多幅影視案例的彩圖。作者介紹
劉永泅,1935年生於吉林。1956年畢業於東北美專附中,同年考入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1960年畢業留院在攝影系、照明系任教。現為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教授、故事片攝影師、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曾任北京電影學院、青年電影製片廠藝術顧問,電影學院攝影系攝影藝術教研組組長。劉永泅先生長期從節影視教學和藝術創作,曾在故事片《響導》中任特技美工。在影片《草原槍聲》、《來了一個男了漢》、《故鄉鏇律》、揮運搜尋》等許攝影師。在電視劇《千里躍進大別山》、《她在深山中》、帥巷情話》和專題片《路》等任攝像和策劃。著作有《影視攝影》。《影視攝影光線處理》。後者榮獲北京電影學院優秀教材一等獎,得到讀者好評。本書是他多年教學和影視創作經驗的總結,也是我國影視攝影方面不可多得的專著。作品目錄
第一篇 基礎知識第一章 光是影視語言的元素
第一節 有關像的幾個概念
第二節 銀幕的表象是“一束運動著的光”
第三節 光是攝影師表意的手段
第四節 光在影視作品中的表現
第二章 光與視覺
第一節 光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白光與色溫
第三節 視覺特性
第三章 光與色彩
第一節 物體的色彩
第二節 固有色、非固有色和消失色
第三節 固有色的再現
第四節 陰影是有色的
第四章 光影結構
第一節 光影結構
第二節 三種基本樣式
第三節 影子的規律
第五章 光的分類
第一節 光線效果
第二節 按造型作用分類
第三節按投射方向分類
第四節按性質分類
第六章 光與造型
第一節 光與立體感
第二節 光與空間感
第二節 光與質感
第四節 光與物體輪廓形態
第五節 光效的構成
第六節 光在造型中的作用
第七章 照明器材
第一節 電光源
第二節 照明燈具
第三節 限光設備
第四節 反光設備
第二篇 照明買踐
第八章 外景光線處理
第一節 自然光特徵及影響因素
第二節 外景光線處理的基本方法
第三節 晴天條件下的光線處理
第四節 陰天條件下的光線處理
第五節 幾個待定條件下的光線處理
第六節 夜景的光線處理
第九章 棚內環境光線處理
第一節 布光前的準備工作
第二節 照明設計
第三節 布景光線處理
第四節 布景中各種光效的模擬
第十章 人物光線處理
第一節 電影電視中人物形象的幾個基本特證
第二節 人物光線處理的某本形式
第三節 人物光線處理
第四節 動態人物光線處理
第五節 人物與環境光線處理關係
第十一章 實景光線處理
第一節 實景拍攝的優越性和局限性
第二節 實景光線特徵
第三節 實景光線處理方法
第四節 實景環境光處理門
第五節 人物光處理
第六節 亮度和色溫的處理
第七節 實景特殊光效的處理
第八節 實景照明設備及燈光裝置
第十二章 電視攝像光線處理
第一節 景物亮度範圍與攝像寬容度
第二節 曝光、影調銜接與光線處理
第三節 演播廳的照明設施
第四節 演播廳“口播節目”的光線處理
第五節 冷光源的使用
第六節 演播廳採訪、競賽、少兒節日等光線處理
第七節 大型歌舞、節日晚會的光線處理
第八節 演播廳里拍電視劇的光線處理
第九節 新聞、專題報導片光線處理
第三篇 創作與發展
第十三章 光的銜接與藝術表現
第一節 攝影鏡頭銜接
第二節 光線銜接
第三節 影片《白宮奇緣》
第四節 影片《傳道》
第五節 影片《自己去看看》
第十四章 光線處理與調子構成
第一節 什麼是調子
第二節 調子的分類
第三節 高調的構成與光線處理
第四節 暗調的構成與光線處理
第五節 暖凋的構成與光線處理
第六節 寒調的構成與光線處理
第十五章 在影視藝術中的發展和作用
第一節 先驅者時代――無法之法
第二節 外景光線處理
第三節 傳統電影――局部光照明
第四節 好萊塢戲劇電影的光線處理
第五節 二戰後戲劇電影的光線處理
第六節 自然光效法
第七節 低照度照明法
第八節 現代光線處理方法
第七節 實景特殊光效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