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聚星

彭聚星

彭聚星,清,1854-1922,字雲伯,一字雲石,號綠筠庵居士,重慶市雲陽縣城廂西坪人(今雲陽鎮),光緒十四年中舉,學部專門司候補主事,工書畫,一生好畫竹石。雲陽張飛廟前“江上風清”乃彭聚星得意之作。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彭聚星書法 彭聚星書法

起作品中常用印章數十方,如“守墨齋”、“綠筠庵主”、“琴書詩畫巢”、“聚星印”等等。起主要作品現存於四川省博物館,重慶三峽博物館,雲陽張飛廟內。今年來,署有光緒末年款的水墨竹石圖,書法屏條等四十餘幅作品留傳於開縣。

少年苦讀

彭聚星1854年2月出生於奉節,祖上世居夔州,以種田為生。清道光末年,奉節發生旱災,其隨父母逃難到雲陽縣租屋居住下來。彭聚星幼年喪父,全靠母親替人家縫補、漿洗衣服掙錢維持生活。他少年老成,學習刻苦用功,習文之餘,對書法、繪畫產生濃厚的興趣。不到幾年,不僅學業有成,書畫也小有名氣,成為當時縣城有名的少年才子。

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彭聚星參加鄉試,一舉成名。

據彭聚星的孫子彭自學描述:“我祖父中舉後,當時家裡很窮。報子來送喜報,家裡連賞錢都拿不出來,還是曾祖母臨時去收的洗衣服的錢來給的賞錢。”

名揚京城

光緒二十年(1894年)三月,彭聚星告別家人赴京會試,當他乘黃包車趕去考場時,天雨路滑發生車禍,將右手摔斷。他強忍悲痛,一面留京醫治手傷,一面拜張之洞、翁同和等書畫名家為師研攻書畫。即使在右手幾乎拿不穩筆的情況下也咬牙堅持,“斷手彭聚星”的大名在京城不脛而走。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彭聚星終於經補考授國子監學正,以後又改任學錄,一直鬱郁不得志,但其書畫名聲由於張之洞等人的提攜而名滿京師享譽海內。彭聚星以書畫會友,經常與書畫名家交流作品,同時悉心收集金石、書畫珍品加以珍藏。

名勝留墨

然而,真正讓世人了解和記住彭聚星的,還是因為雲陽張飛廟。在彭聚星的一生中,他與張飛廟結下了不解之緣。

張飛廟能夠成為蜚聲海內外的名勝古蹟,不僅因為其建築奇特,更在於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張飛廟收藏有自漢唐以來的碑刻書畫及其它文物千餘件,其中不少是具有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的瑰寶。廟內現存石碑和摩崖石刻計有360餘幅,木刻書畫200餘幅,書畫作品遠自漢唐近至明清各代,名家薈萃,實為罕見,其中以木刻顏真卿書《爭座位帖》;石刻蘇軾作前、後《赤壁賦》大字長卷;石刻岳飛書諸葛亮前、後《出師表》,目前國內僅存的五套岳飛真品題刻之一;黃庭堅書《唐韓伯庸幽蘭賦》;鄭板橋書寫的詩文和竹石、蘭石繪畫等最為著名。此外還有翁同和、劉墉、張船山、竹禪、彭聚星龔睛碑、趙熙、郭尚元、張潮庸、劉貞安等人的木刻字畫,琳琅滿目,美不勝收。張飛廟也因此被譽為“文藻勝地”。

光緒末年,彭聚星回到雲陽養病,常去張飛廟遊玩,受到住持瘦梅上人的熱情接待。當時正值張飛廟新建落成不久,百廢待興,瘦梅上人正請篆刻名家何今雨、姚仁壽等在廟中篆刻金石書畫,彭聚星驚其技藝,又感瘦梅待人之熱情,於是將在京收集的金石書畫作品悉數交給瘦梅,請何今雨、姚仁壽篆刻,幾年時間即達數百通。現在廟內保存完好的大量石刻、木刻無不與他相關。

晚年活動

辛亥革命後,彭聚星拒絕接受國民政府京師圖書館的聘書,以清遺民自居載書回縣,以詩文、書畫、金石交朋會友,自歡自娛,逐漸形成了以彭聚星為首,劉貞安、郭文珍、劉丕承等眾多雲陽名士加盟的詩、書、畫群體。而彭聚星的書畫技藝日臻化境,常有佳作問世,許多人前來爭相用重金購買,但彭聚星一生自視清高,除了將大量的作品贈於張飛廟外,很少將其作品賣與民間。

其書法篆、隸、楷、草四體皆具,對指書也頗有研習,尤其是擅長用行書、楷書書寫對聯,形成運筆方圓皆備、瘦勁秀拔、結構疏朗的獨特藝術個性,如“洗硯春波吟晉貼,添香夜雨和陶詩”、“畫閣凌煙高標回日,金台論土紫府藏書”等。其草書以今草見長,形成布局有氣勢、點畫多變幻、運筆求奔放的風格;繪畫多以石、竹、蘭、梅入畫,工筆寫意,往往寥寥數筆,就將一堵怪石、一叢修竹、一縷幽蘭或一枝臘梅勾勒得栩栩如生。

晚年,彭聚星除繼續經營張飛廟的金石篆刻、製作大量書畫精品留與張飛廟珍藏外,還先後在鹽渠述先橋、彭氏宗祠等地留下不朽的墨寶。同時參加《民國雲陽縣誌》的編纂,主持《彭氏家譜》的修纂,終年68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