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分析法

來源於19世紀80年代的瑞士藝術史學家沃爾夫林,
沃爾夫林出生於瑞士,曾在柏林大學和慕尼黑大學接受高等教育,師從著名歷史學家布克哈特。大學畢業後,他先後在巴塞爾大學、柏林大學、慕尼黑大學和蘇黎士大學任教。主要代表作有《藝術史原理》,另外他還著有《文藝復興和巴洛克》、《古典藝術》、《阿爾伯里特丟勒的藝術》等。
沃爾夫林的藝術史研究的特色在於他對藝術視覺符號的重視。他不是專門去研究某個藝術家,而是把注意力放在藝術作品的形式上,放在藝術風格上。沃爾夫林認為,藝術史研究的首要任務是對藝術風格的演變做出合理的解釋,而藝術風格主要體現在藝術家對視覺符號的使用上,因此藝術史研究的最重要任務便是分析藝術視覺符號的演變歷史。通過對下面幾對概念的歷史變遷的追溯,沃爾夫林研究了人類視覺符號和視覺方式的演變:
第一對概念是線描和圖繪。在沃爾夫林看來,線描和圖繪表現了人類兩種根本不同的視覺方式,造就了人類兩種根本不同的藝術風格。線描是按線條觀察,圖繪是按塊與面觀察;前者重視輪廓,後者重視面積;前者清晰,後者模糊;前者是客觀的觀察方法,後者是主觀的觀察方法。就畫家而言,丟勒是線描風格的代表,倫勃朗是圖繪風格的代表。就時代而言,16世紀藝術是線描風格的,17世紀藝術是圖繪風格的。沃爾夫林認為,這線描和圖繪體現了人們對世界的兩種不同的看法,它們在審美趣味和對世界的觀照方面是不同的,然而各自都能產生關於事物的完美圖畫。
第二對概念是平面和縱深。平面和縱深是兩種不同的構圖方式,16世紀的畫家把平面構圖作為基本原則,而17世紀的畫家則強調縱深構圖的重要性。拉菲爾是平面構圖的代表畫家,魯本斯則是縱深構圖的典範。古典藝術多平面構圖,巴洛克藝術多縱深構圖。巴洛克藝術調動各種手段來加強畫面的縱深感:迴避從正前方來表現對象,採取某個固定的觀測點來增強透視效果,用斜向的光線來突出畫面的立體感等等。從繪畫發展的總體歷史來看,平面構圖已經越來越讓位於縱深構圖。
第三對概念是封閉與開放或構造的與非構造的。藝術作品是一個有機整體,然而藝術作品的整體性卻有強弱之分。16世紀藝術是一種盡善盡美的構造,具有明確的水平和垂直方向,注重對稱和平衡,是完全的有機整體;而17世紀荷蘭畫卻奉行一種相對鬆散的風格,具有模糊、不穩定、零散等特徵,不追求完全的、絕對的整體效果。畫面整體效果的強弱差異,導致古典藝術的封閉風格與巴洛克藝術的開放風格。
第四對概念是多樣性與同一性。16世紀古典主義藝術強調多樣性的統一,整體中的每一部分都有其相對獨立性。17世紀巴洛克藝術則崇尚一種絕對的統一性,不考慮和諧地相互依存的各部分所具有的多樣性。在丟勒的作品中,每一部分在整體中都有自己的位置,整體規定著部分,但部分同時又顯得完全獨立;但是在倫勃朗的畫中,部分的相對獨立性被破壞了,各個部分之間互相溝通,產生了一種總體的運動效果。多樣性統一與同一性統一之間的對立鬥爭構成了巴洛克藝術與古典藝術之間的無止境的對立鬥爭。
第五對概念是清晰性與模糊性。對於古典藝術來說,美意味著絕對清晰的表現。而在巴洛克藝術中,即使是力圖清晰表現客觀物象的畫也變得模糊起來。巴洛克藝術追求的是一種“模糊的清晰”,巴洛克藝術總是留下某些東西讓人去猜測,形式不是一覽無餘的、纖毫畢現的。
通過對五對概念關係歷史變遷的描述,沃爾夫林揭示了16世紀古典藝術與17世紀巴洛克藝術所體現出的人類視覺方式的變化。西方藝術從線描走向圖繪,從平面走向縱深,從封閉走向開放,從多樣性走向同一性,從清晰走向模糊,這樣一個歷史的發展變化,表面上是純粹藝術風格的演變,其實說到底它們體現的是人們對於世界的觀照方式的變化。沃爾夫林從人類視覺圖式發展演變的角度對17世紀西方藝術史的清理,為藝術史的研究提供了一條嶄新的思路。
從視覺符號、視覺方式與藝術風格演變的關係出發,沃爾夫林認為,每個時代、每個民族都具有自己獨特的觀看世界的方式,從而也就具有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各種不同的藝術風格並沒有高低優劣之分。16世紀的古典藝術和17世紀的巴洛克藝術在藝術價值上孰高孰低是無法簡單判斷的,巴洛克藝術既不是古典藝術的復活,也不是古典藝術的衰落,巴洛克藝術是一種與古典藝術完全不同的藝術。應當說,這是一個比較公平的評價。
沃爾夫林的藝術史研究融心理學、藝術學和文化學於一體,生動活潑,見解深邃,新見迭出,對此後的藝術史研究和美學研究產生了重大影響。文度里、吉爾伯脫和托馬斯·庫恩等眾多美學史家,都對沃爾夫林作出過很高的評價。當然,沃爾夫林藝術史理論的缺陷也是很明顯的:他過分注重藝術形式,忽略藝術家主體的因素,忽略藝術發展與社會生活的有機聯繫,把藝術發展看作純粹的視覺形式的變遷。但是總的看來,瑕不掩瑜,沃爾夫林仍不失為一個偉大的美學家和藝術史家。
正如前面所述,只要藝術史學家使用諸如“色彩,空間”,等形式因素,就說明他是在從事形式分析!
參考網際網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