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勒三尊洞

彌勒三尊洞

彌勒三尊洞是雲岡石窟第十七窟,位於山西大同雲岡石窟曇曜五窟內。

基本信息

簡介

彌勒三尊洞彌勒三尊洞
第十七窟地面是曇耀五窟中最低的。主像是交腳坐於須彌座上的加寶冠佛像,高15.6米。頭戴寶冠,胸佩蛇飾,短纓絡,臂著珠釧,斜披絡腋,束腰收腹。腿作箕踞,右手仰掌,左手屈胸。造像魁梧偉岸,唯我獨尊。下穿羊腸長裙,獅子座。具有濃郁的異域情調。主像是交腳坐於須彌座上的加寶冠佛像,為雲岡石窟最大的交腳佛像。二脅持一坐一立,坐者安穩、立者開拓。西壁立佛為金剛光右侍菩薩,面龐渾圓,造型古樸壯美。東壁結跏趺合掌坐佛應是金剛寶上首菩薩,雙肩齊挺,服飾線條流暢。

曇曜五窟

五窟中主佛像雕飾奇偉,冠於一世。曇曜五窟主像分別對應五方佛:第十六窟至第二十窟依次為東方阿閦佛、南方寶生佛、西方阿彌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和中央毗盧遮那佛;同時又分別象徵北魏的五位皇帝:第十六窟至第二十窟依次為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景穆帝(未繼位)、文成帝。他們面相圓潤,深目高鼻,眉眼細長,蓄八字須,兩肩齊挺,肩寬體壯,右袒或通肩服裝,具有濃厚的西方風格。五窟的形制基本相同,均為仿印度草廬的橢圓形,穹隆頂,馬蹄形平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