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儀[清末民初書家]

張鳳儀(約1880年~1930年),字來庭,西和縣南關街人。鳳儀少年時,家庭毀於戰火,一貧如洗,便寓居於水南書院研習苦讀,賣字為生,文墨長進很快。民國《西和縣誌》稱: “清末葉岸生張鳳儀……以翰墨蜚聲,而大草尤佳。”

生平

鳳儀憤世嫉俗,不滿時世。光緒中期,西和有一姓潘的武官,喜愛弄墨吟對,想以詩酒交會鳳儀。但鳳儀對他收受不義之財,營私舞弊的作風極為不滿,厭與交接。一次,縣城陛廟唱春台戲,潘武官在戲院設宴,招待縣上紳僚,氣勢逼人。鳳儀便授意他的幾個學生,用竹筒做成水槍,吸上污水,趁武官與鄉紳們酒酣意狂時,四周水槍齊發,射向武官一夥綢緞服飾、珍貴酒肴,劇場觀眾為之轟動,笑“贓官污吏”的聲語此起彼伏。
民國17年(1928年)11月,軍閥王佑邦圍攻西和城。縣長陳清芝事前毫無準備,在指揮失誤的情況下,城被攻破。王佑邦部大肆搶殺劫掠而去。陳清芝調離,樊希智接任。樊在任後,第一件事對縣民團進行褒獎,給團總發緩帶,上寫“守城有功”。鳳儀見此,憤憤不平,對民眾說: “新任縣長,不思夷平戰創,撫孤恤寡,卻為棄城揖盜之輩,慶功授賞,豈非咄咄怪事。”便回家給自己的黑狗(縣民團總穿黑衣)身上綁一條紅布,並大書“守門有功”,放狗遊街,路人無不掩口。

書法

鳳儀晚年,貧病交加,於民國19年(1930年)病逝。臨終,讓人將平生珍愛字匣放在枕邊。親眷不知其意,只當殉葬之物。此時,家中一貧如洗,正為盾葬犯愁。不料蘭州一位客人慕名求字,見鳳儀已逝,連說“一步來遲”,嘆息不已,強留幾十兩紋銀,以作莫儀。當與逝者告別時,發現字匣,打開一看。皆為鳳儀手跡珍品。客人愛不釋手,鳳儀家人執意相贈。所贈銀兩,恰好完成喪葬之禮。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