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張霸年齡很小就知道孝順和謙讓,即使出入飲食,自然合乎禮節,鄉里人稱他叫“張曾子”。
七歲時就通曉《春秋》,又想進修其他經書,父母說“你年紀小不能學那么多”,張霸說“我饒(益)為之”,所以又取名叫“饒”。
跟長水校尉樊鰷學習《嚴氏公羊春秋》,於是博覽《五經》。當時青年人孫林、劉固、段著等羨慕他,各人在張霸住室旁邊買房子住下,以便向張學習。張霸被推舉為孝廉光祿勛之主事,不久又有升遷。
永元年間做了會稽太守,上表錄用郡人處士顧奉、公孫松等。顧奉後來做了潁川太守,公孫松做了司隸校尉,都很著名。其餘有專業特長的,都被提拔錄用。郡中人從此都爭相磨礪志節,學習經書的上千數人,道路上都聽見誦讀聲。
張霸認為樊鰷刪改《嚴氏春秋》還有許多繁辭,於是他又減定為二十萬字,改名《張氏學》。張霸開始到越,賊人尚未解除,郡界不安寧,於是張霸便發布公文懸賞,明用信實,賊人就束手歸附,不煩士卒之力。童謠說:“棄我卓戈,捐我矛,盜賊盡,吏皆休。”張視事三年,對椽史說:“太守從孤兒出身,做到了郡守。大凡太陽正中就傾斜,月亮滿後就虧損。老子有句話:‘知足不辱’。”於是上書請病假。
後來又被徵用,四次升遷做到侍中。這時皇后之兄虎賁中郎將鄧騭,是當朝貴盛,聽到張霸的名氣,想與他交朋友,張霸猶豫不作回答,眾人笑他不識時務。
後來到了應當休養時,恰巧生病而死,年七十。臨終前寫遺書給兒子們道“:從前延州季子出使齊國,兒子死在贏、博之間,就在坎坷的路側,埋葬在那裡。現在蜀道阻遠,不宜運歸鄉里,可埋在此處,夠掩埋頭髮牙齒就夠了。務必遵照速朽的原則,體現我的心愿。人生一世,應當受別人畏敬,如果不好好安排自己,簡直自作自受。”兒子們遵照父命,將他葬於河南梁縣,就在那裡安了家。將作大匠翟酉甫等與諸儒門人追錄他的生平行事,謚曰“憲文”。
人物評價
認為樊鰷刪《嚴氏春秋》“猶多繁辭”,乃減定為二十萬言,被稱為“張氏學”,和帝時升侍中。年七十卒於官,私謚曰憲文。
家族成員
兒子:張楷
孫子:張陵、張玄
史書記載
《後漢書卷三十六 鄭范陳賈張列傳第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