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解放前,工廠解散,回家務農。1950年人中蠶公司第三絲廠做工,同年參加中國共產黨。1952~1954年在勤豐絲廠、北京紡織工業部工作。1958年調回上海,任華東紡織工學院基礎部總支副書記。1963年任華東師大二附中黨支部書記。1977年調普陀教具廠任黨總支書記兼廠長。該廠是一個僅能修補課桌椅的工場。張到職後,致力于振興企業,及時提出教具廠的發展方向。決定開發用於外語教學的語言實驗室設備。1978年下半年與交大一起設計、研究語言實驗室主控台。1979年第一台海光牌AACI型語言實驗室主控台問世。1982年語言實驗室設備被市教育局評為優良產品。1983年參加市經委主辦的新產品展覽,獲上海市優秀新產品二等獎,後送北京參加全國新產品展覽,榮獲經委頒發的全國優秀新產品證書。張的改革精神也體現在人事工作上,大膽起用有作為的年輕人,同時搞活獎金分配。提出改革獎金制度,堅持獎勤罰懶的原則,超產有獎,欠產加倍扣獎,由此調動了職工的生產積極性,提高了經濟效益。經過數年的艱苦創業,教具廠已發展成為生產語言實驗室等電化教育產品的專業企業。張被評為1982年度上海市教育系統先進職工。1984年5月,張因積勞成疾冠心病發作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