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華[山東大學國際教育學院教授]

張艷華[山東大學國際教育學院教授]

張艷華,女,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1983年畢業於山東大學中文系,獲學士學位;1988年畢業於山東大學中文系,獲碩士學位;2007年畢業於山東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獲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為:對外漢語教學;中國現當代文學。

人物簡介

張艷華,女,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1983年畢業於山東大學中文系,獲學士學位;1988年畢業於山東大學中文系,獲碩士學位;2007年畢業於山東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獲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為:對外漢語教學;中國現當代文學。

教學經歷

自1983年始從事對外漢語教學工作。1993年被評為“山東大學優秀教師”;1994年獲首屆“山東大學青年教師講課比賽”二等獎;2004年獲山東大學第二屆“教學能手”稱號。主要為外國留學生講授“精讀”、“口語”、“聽力”、“讀寫”等語言必修課程和“現代漢語語法”等選修課程;為本科生講授“漢語教學語法體系”等課程;為碩士研究生開設“對外漢語教學研究”、“基於第二語言教學的漢語研究”、“對外漢語語法專題研究”、 “漢語要素教學法” 、“偏誤分析”等課程;為博士研究生開設“第二語言教育”課程。此外,為海外漢語師資講授過 “現代漢語概論”、“漢語語法與語法教學”、“漢語辭彙教學”、“漢語新詞新語”等培訓課程。

海外經歷

1998年至2001年期間,作為國家公派漢語教師在奧地利維也納大學漢學系任教。2005年9月,作為國家漢辦派遣專家赴蒙古國立大學講授為期兩周的漢語師資培訓課程。2007年8月,作為國家漢辦派遣專家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孔子學院講授為期兩周的漢語師資培訓課程。2011年6月,作為國家漢辦派遣專家再次赴蒙古國立大學孔子學院講授為期兩周的漢語師資培訓課程。

學術成果

承擔的科研項目有:《中國文學在20世紀的語言選擇》(國家教育部人文科學研究項目,主持)、《基於漢語國際推廣戰略的漢語師資培訓研究》(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研究項目,主持)、《蒙古漢語師資培訓課程》(國家漢辦項目,第二)、《文明、文化與建構和諧世界研究》(國家社科基金委項目,參加)。獨立撰寫出版了《新文學發生期的語言選擇與文體流變》、《不落的帷幕——經典戲劇的哲學闡釋》、《現代漢語常用口語詞典》等學術專著及詞典;合作編寫出版了《中級漢語新編》、《新階梯》等對外漢語教材。近年來在《文學評論》、《文藝研究》、《北京大學學報》、《求是學刊》、《山東大學學報》、《山東社會科學》、《華文教學與研究》、《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版)等刊物上發表了《試論中國現代文學發生期的散文語言》、《漢語的藝術特徵與文化魅力》、《漢語成為強勢語言的可能性及其實施策略》、《試論現代文學發生期的語言嬗變與話劇創生》、《論量詞的合併與簡化》、《從詩歌的當代命運看新文化運動的負面影響》、《高級階段精讀課語法教學多維互補策略探析》、《韓國學生漢語介詞習得偏誤分析及教學對策》等學術論文。

獲獎情況

論文

1.《漢語成為強勢語言的可能性及其實施策略》2005年獲山東省第十九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漢語的藝術特徵與文化魅力》2010年獲第六屆山東省劉勰文藝評論獎;3.《試論中國現代文學發生期的散文語言》2010年獲山東高等學校優秀科研成果獎,2011年又獲山東省第二十五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工具書

《現代漢語常用口語詞典》獲1996年度山東大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教材:《中級漢語新編》(合作)2002年獲山東大學優秀教材二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