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75歲老人張素婷,在河北師大老校區做了20多年縫縫補補的活計,師大搬到新校區後又來到新校區擺攤賣鞋墊。11月6日,本報報導了河北師大校園中這位“
鞋墊奶奶”的故事。“鞋墊奶奶”成了師大的名人,關於她的文章在師大學子們的網路空間內被轉發了800多次,許多學生留言稱要去照顧奶奶的生意。然而昨天師大學生向本報求助稱,“鞋墊奶奶”疑遭學校驅趕。記者再次來到河北師大進行了採訪。 學校出於安全考慮,驅趕“鞋墊奶奶”,本質上並沒有什麼錯;學生出於同情考慮,想留住“鞋墊奶奶”,本意上也沒有什麼錯。同理,驅趕“鞋墊奶奶”,並不表明學校就沒有人情味;留住“鞋墊奶奶”,也不代表學生是“無理取鬧”。
所以說,學校驅趕“鞋墊奶奶”和學生留住“鞋墊奶奶”,並不能以簡單的“對”和“錯”劃分,更不能以此認為,學校就是“無情”,學生就是“有義”。
75歲張素婷老人,已在河北師大校區做了20多年縫縫補補和擺攤賣鞋墊生意。也許,張素婷老人純粹為了生計,不得已而為之。可是,在學生眼時,20年來老人與學校和學生已成了一個整體,鞋墊攤已成了校園內一道風景,老人更是成了學生回憶“往事”一個截體。顯然,老人遭驅趕學生尋求媒體幫助,原因就在於此。
其實,事已至此,學校不該對老人“驅趕”了之,更不該拿安全、整潔說事。再說,學校已“寬容”老人20多年了,再寬容幾年又何妨?難道偌大校園果真沒了老人安身之處?顯然,學校驅趕老人引來罵聲一片,原因也在於此。
當然,75歲老人靠擺攤謀生,歸根結蒂還是養老機制和社會救助的缺失。細想一下,如果張素婷老人在55歲時就能享受養老待遇,或得到社會的及時救助,就不可能再到河北師大校園內謀生,也就沒有了後面被驅趕的下場。反過來說,學校驅趕將會使老人失去唯一謀生手段,而無法生存下去。孰是孰非,孰輕孰重,還要繼續討論嗎?
所以說,在養老機制和社會保障還沒有全覆蓋,還不能保證老有所養的情況下,就需要全社會來承擔責任。當然,學校更不例外。
因此,除了走“驅趕”這條路外,學校還有許多條“路”可以走。如,給老人一個“緩衝”時間,讓其在校園內繼續設攤一段時間;給老人一個免費的店面,那怕是店面的一角;與當地民政部門取得聯繫,解決老人的生計問題,等等。
七旬老奶奶孤苦度日
張奶奶現在租了一間小平房,每月房租200元錢,這也是她能承受的極限。每天的午飯就是白菜和饅頭,“小時候吃麥苗啃樹皮,現在有白面饅頭還有啥奢求?”“我都想家了,但不想回去。”張奶奶告訴記者,她沒有兄弟姐妹,曾有過兩任丈夫,其中第一任丈夫在她30歲時溺水身亡,兩人沒有孩子。改嫁後,第二任丈夫帶來兩兒一女,後來張奶奶還收養了一個女兒。現在兒女們都長大成人,關係漸漸疏遠,她雖然很想家,卻不願回去。如今,張奶奶惟一的希望就是自己的養女。“她現在孫女都有了,就是還沒蓋房,等蓋好房我就搬回去啦。”張奶奶說,她在保定清苑老家的房子已經塌了,回去了也沒地方住。
守護“鞋墊奶奶”的社會溫暖
在河北師大老校區做了20多年縫縫補補的活計,後又來到新校區擺攤賣鞋墊。近期,因校方做出不準攤販進校園的規定,“鞋墊奶奶”張素婷遭學校巡管驅趕。此事引起師大學子的廣泛關注,紛紛呼籲大學校園多點人情味。一個在校園擺攤的普通老人,放在哪裡都不起眼,都不會成為主角和焦點,令人詫異的是,當學校做出將她“請”出校園的決定後,竟然驚動了那么人,學生為她抱不平,網友更是一邊倒地對學校驅趕“鞋墊奶奶”的舉動進行聲討。我想,這肯定是張素婷老人怎么也沒想到的。說實話,她在校園裡擺的這個賣鞋墊的小攤,就實用性而言,對學生來說都是可有可無的,但是無論如何她應該為此感到自豪。在這個浮躁的年代,在鄰里不相往來的今天,那么多陌生人關注她、同情她,打心眼裡想幫助她,這股暖流稀釋了初冬的寒意,驅散了人性的冷漠。
想起了最近發生在山東煙臺的一件事情。當地有一個叫譚洪文的智障人士,今年47歲,一年四季,總愛戴一頂老式的警察帽子,站在學校附近的馬路上指揮交通,一指揮就是20多年,被當地人戲稱為“文哥”。前不久,“文哥”忽然走失了,訊息傳出後,一座城市幾代人的心都被牽動,很快引發了一場全城尋找“文哥”的行動。後來,連央視知名欄目也參與其中,一個城市的善舉瞬間蔓延到全國,感動了無數人。
不管是無依無靠的“鞋墊奶奶”,還是先天智障的“文哥”,都屬於生活在底層的群體,但就是這些卑微的小人物,用他們的堅持,他們的付出,贏得了周圍人的尊重。這種情緒經過傳遞,又感染了千千萬萬的陌生人,最終形成了一股向善的力量,而這正是當今社會最稀缺,最急需的一股力量。
拋開情與法的爭論,不管“鞋墊奶奶”最終被規定“請”出校園,還是在學子和網友的呼籲下“護攤”成功,依舊在校園裡賣她的鞋墊,在這個過程中,所體現的社會成員對弱勢群體的關愛,展示出的人性光輝,這些才是最珍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