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剛[畫家]

張玉剛,男,從國小習畫畫,著名畫家。1985年至1988年他進入中國書畫函授大學深造。

基本信息

張玉剛自幼與山水結緣。少年起即拜鄉間藝人學畫,其師喜畫梅蘭竹菊,而張玉剛卻獨鐘山水。1985年至1988年他進入中國書畫函授大學深造,系統學習山水畫法,學業期滿以優異成績畢業,並獲優秀學員稱號。後相繼師從華東師大蘇春生教授、上海美院白丁先生研習山水,技藝大進。這些年他的作品多次參展並獲獎,有的流傳到日本、韓國、台灣等國家和地區。山水《春韻圖》於1990年捐獻給北京亞運會,《祝君長壽》入選20世紀中華掇英大畫冊,《高原風情》、《高原秋色》入編中國美術大匯,《青山煙雲》入編中國國際文學藝術博覽,《高山流水》入編20世紀中國著名書畫家大典,《巴山煙雲》入選日本東京國際第三屆書畫大展並獲銀獎。

概述

1991年5月1日,他開始了對長江沿岸1年之久的徒步考察寫生之旅。當時,他只攜帶著水壺、茶缸、畫具、幾件換洗衣服和不足白領階層1個月工資的生活費用。從家鄉青州出發,乘火車至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然後自長江之源頭開始了征程。一年中,他途經6省、56縣市、8個少數民族地區,步行4500公里。

考察寫生,使得他眼界大開。他利用爬山越嶺休息的空隙,靜靜地觀察山脈的各種現象和變化,發現古人在創作山水畫中所說的各種不同皴法,絕不是憑空想像出來的。比如被古人稱作披麻皴的,正是土山坡被雨水沖刷而形成的一道道深淺不同的短線;而巨石斷裂,則被稱作“斧劈”;山坡轉折,而被喻為“解索”;林木覆蓋山巒而稱為“米點”,等等。而這一切,的的確確都在大自然中活生生地存在著。由此舉一反三,他認為畫雜草叢生沒有樹木的地方,可用乾散鋒筆豎擦而成皴,而大山山脈連綿轉折,又像荷葉皴。張玉剛的收穫是豐富的。考察回來,他手頭的寫生稿、日記、心得體會攢了厚厚一疊,其中僅寫生稿就達800餘頁。

從1994年起,他先後至北京上海浙江、黃山、成都等地,在山東則先後去了威海、高青、淄川、臨朐、泰山、濟南等地,所到之處,少則十天半月,多則一年兩年,邊尋友邊畫畫,不斷打造新的自我。其間,他拜訪過上海美院的白丁先生、華東師大的蘇春生教授和中央美院的李天元先生,也結識了大量的民間藝人。尤其在北京的近兩年,他寄居近郊的畫家村,經常去中國美術館、榮寶齋等處觀摩古今名畫,在村里則經常與南來北往的畫家們交流。在成都,他經常到送仙橋藝術城書畫店,學習四川當地畫家表現長江的風格形式,逐步掌握了以濃重的水墨作畫,而用色彩來點題的手法。在經過了數年蓄勢之後,2003年10月張玉剛開始創作《江山萬里圖》。他把考察期間的零散寫生重新加以整理,按照此前形成的整體構思,用鋼筆、碳素、繪圖紙勾勒成一個長卷,寬0.20米,長60米,作為底稿備用。為了不受或少受干擾,他先後去成都和當地的兩處僻靜之所,閉門謝客,潛心創作。歷時一年半,現在已基本完成了作品。他參加青島藝術博覽會的作品,就是在他完成《江山萬里圖》以後創作的,其意境與技法“又上層樓”。

專家點評

張玉剛的作品深得中國山水畫之精髓,崇尚傳統而又不拘泥於舊法,自覺創新又不流俗於浮躁,因而厚重而紮實,有一種自然流暢而又大氣磅礙的感覺。看他的山水作品,會把你帶入一種寧靜的世界,讓你體會人和自然融為一體的感覺。這是他吸取天地精華,師法自然而成就的“大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