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燦軍[洛陽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院長]

張燦軍[洛陽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院長]
張燦軍[洛陽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院長]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男,漢族,河南省伊川縣人,中共黨員,碩士學位。洛陽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院長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2011年度河南十大‘三農’ 新聞人物” “2011年度河南十大‘三農’ 新聞人物”

1982年7月—1985年4月在商水縣農技推廣中心工作;1985年4月至今在洛陽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工作,現任院長、研究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先後榮獲“河南省跨世紀學術和技術帶頭人”、“河南省優秀專家”等稱號;被評為國家小麥區試先進個人、洛陽市知識分子工作先進個人、洛陽市優秀共產黨員、洛陽市科技拔尖人才;洛陽市第八屆、第九屆黨代會,河南省第七、八屆黨代會代表。

科研簡介

獲得科技成果近20餘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5項、河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河南省星火獎二等獎1項,河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及洛陽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多項;先後主持育成了通過審定小麥品種18個,其中國審品種8個;先後在國家核心學術期刊發表論文30餘篇。

在張燦軍的艱苦努力和帶動下,洛陽農科院形成了系統的“洛陽模式”,在國內率先提出了一套旱地小麥育種新方法——水旱協調選擇混合法,解決了旱地小麥品種抗旱不高產的問題,被國內10餘家小麥育種單位引用或借鑑。為準確快速地鑑定出小麥品種(系)的抗旱性,張燦軍在1980年代初建造了國內第一座人工活動乾旱棚。他參與制定的《小麥抗旱性鑑定評價技術規程》被國家農業部確定為行業推薦性標準,成為“全國旱地小麥標桿性標準”。在小麥育種策略上,以培育水旱兼用的半冬性品種(系)為主,抗旱性、適應性與豐產性並重,滿足了旱地小麥生產在不同環境下的要求。在抗旱小麥品種形態研究方面,他提出了以“株高剛性度”和“粒庫彈性度”的評價指標,21世紀初育成了我國首個國審矮稈抗旱小麥新品種洛旱2號(成為多年來河南及黃淮旱地小麥區試對照品種);選育出抗旱節水的國審洛旱6號,成功解決了抗旱與高產相矛盾的問題。2008年6月,省科技廳組織專家對嵩縣閻莊50畝洛旱6號示範田進行了現場實打驗收,畝產高達607.40公斤,創我國旱地小麥高產新紀錄。張燦軍院長近30年來先後主持和參與選育出10餘個抗旱節水高產新品種:1980年代育出河南第一個通過省級審定的抗旱小麥品種豫麥8號,後續還有豫麥38、豫麥48號、洛旱6號、洛旱7號(2009年被確定為黃淮旱肥地冬小麥區和旱地小麥區試對照品種)、洛旱8號、洛旱9號、洛旱11、洛旱13、洛麥21號、洛麥22號、洛麥23號、洛麥24號等,為我省旱地小麥良種的更新換代起到了重要作用。這些成果和品種累計推廣面積近2億畝,創經濟效益15億餘元。張燦軍在旱作農業、旱地小麥育種栽培研究及小麥、水稻抗旱性鑑定等方面有較大影響和較高知名度。洛陽市委宣傳部推薦他入選了“2008河南年度三農新聞人物50強”。

他三十年如一日堅守農業科研一線,主持選育的“洛旱6號”在2008年大旱之年實現百畝連片畝產607.6公斤,刷新了我國旱地小麥生產紀錄;新選育的超級小麥新品種“洛麥23”在2011年實現畝產754.8公斤,再創高產紀錄。榮獲“2011年度河南十大‘三農’新聞人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