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進士,改庶吉士。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官刑部尚書,以預修《大清會典》,書成,加一級。十三年,為撫定苗疆大臣,無功,革職拿問,諭靳。尋赦之,命在武英殿修書處行走。乾隆七年,歷官至刑部尚書,供奉內廷。九年十二月,丁父憂,奔喪至徐州,卒於途中。諡文敏。乾隆時大書法家,常為乾隆皇帝代筆,擅長行楷書,是書“館閣體”能手。性地高明,深通釋典,詩多禪語。書法初從董其昌入手,繼乃出入顏、米,天骨開張,氣魄渾厚。兼能畫蘭,間寫墨梅,疏花細蕊,極其秀雅。嘗作白描大士像,寥寥數筆,而法相自佳。著天瓶齋書畫題跋、得天居士集,刻有天瓶齋帖。卒年五十五。
生平
張照(1691—1745)字得天,號涇南,亦號天瓶居士,江南婁縣人,清朝大臣。康熙四十八年進士,改庶吉士,授檢討,南書房行走。雍正初,累遷侍講學士。聖祖訓士民二十四條,世宗為之注,題曰聖諭廣訓,照疏請下學官,令學童誦習。復三遷刑部侍郎。十一年,授左都御史,遷刑部尚書,疏請更定律例數事。大學士鄂爾泰初為雲貴總督,定亂苗,稍收其地,置流官。既而苗復叛,揚威將軍哈元生、副將軍董芳討之,不以時定。上責鄂爾泰措置不當,照素忤鄂爾泰,因請行。
十三年五月,上命照為撫定苗疆大臣。照至貴州,議劃施秉以上為上游,用雲南、貴州兵,專屬元生;以下為下游,用湖廣、廣東兵,專屬芳:令諸軍互易地就所劃。元生、芳遂議村落道路皆別上下界,文移辨難。照致書元生等,令劾鄂爾泰。會高宗即位,召照還,以湖廣總督張廣泗往代。上怒照挾私誤軍興,廣泗復劾照謬妄,元生等並發照致書令劾鄂爾泰事,遂奪職逮下獄。
乾隆元年,廷議當斬,上特命免死釋出獄,令在武英殿修書處行走。二年,起內閣學士,南書房行走。五年,復授刑部侍郎。照言:“律例新有更定,校刻頒行諸行省,期以一年。舊輕新重者,待新書至日遵行,不必駁改;舊重新輕者,刑部即引新書更正。庶一年內薄海內外早被恩光。”特旨允行。上以朝會樂章句讀不協節奏,慮壇廟樂章亦復如是,命莊親王允祿及照遵聖祖所定律呂正義,考察原委。尋合疏言:“律呂正義編摩未備,請續纂後編。壇廟朝會樂章,考定宮商字譜,備載於篇,使律呂克諧,尋考易曉。民間俗樂,亦宜一體釐正。”下部議行。七年,疏請矜恤軍流罪人妻孥,罪人發各邊鎮給旗丁為奴,其在籍子孫到配所省視,旗丁不得並沒為奴。尋擢刑部尚書,兼領樂部。民間貸錢徵息,子母互相權,謂之“印子錢”。雍正間,八旗佐領等有以印子錢朘所部旗丁者,世宗諭禁革。都統李禧因請貸錢者得自陳,免其償,並治貸者罪。至是,照言印子錢宜禁,如止重利放債,依違禁取利本律治罪,禧所議宜罷不用,從之。九年十二月,父匯卒於家,照方有疾,十年正月,奔喪,上勉令節哀,毋致毀瘠。至徐州,卒,加太子太保、吏部尚書,諡文敏。
照敏於學,富文藻,尤工書。其以苗疆得罪,高宗知照為鄂爾泰所惡,不欲深罪照,滋門戶恩怨。重惜照才,復顯用。及照卒,見照獄中所題白雲亭詩意怨望,又指照集憤嫉語,諭諸大臣以照已死不追罪。後數年,一統志奏進,錄國朝松江府人物不及照,上復命補入,謂:“照雖不醇,而資學明敏,書法精工,為海內所共推,瑕瑜不掩,其文採風流不當泯沒也。”
照通法律,工書法,尤精音律。嘗與莊親王奉敕查明《律呂正義》源委;又參修《一統志》。
個人成就
張照,初名默,字得天、長卿,號涇南、梧窗、天瓶居士。清松江府婁縣人,家住秀野橋西。天資聰敏,通釋氏之教,其作詩豪放好驅使禪語。能詩,善畫,通音律,精鑑賞,尤工書法。19歲成進士,官至刑部尚書,參與修纂《大清會典》及《一統志》。雍正十三年(1735年),為總理苗疆事務經略大臣,赴雲南,以“無功”被劾,革職擬斬後得寬免,命在武英殿修書處行走。乾隆七年(1742年)又升為刑部尚書,精曉法律,曾修訂過一些比較合理的刑事條例。乾隆六年(1741年),奉命與莊親王查明《律呂正義》源委,續修《律呂正義》後編。嗣後主持為平署編纂宮廷大戲,作有雜劇《月令應承》、《九九大慶》等;並作傳奇《勸善金科》、《昇平寶筏》,規模宏大,各有240齣,供宮廷搬演,開“連台本戲”之先河。戲曲研究家星煜評價張照的戲劇創作說:“他是中國連續劇的創始者,無可爭議”。“事實上《勸善金科》和《昇平寶筏》對崑劇、京劇以及各種地方戲的影響遠比人們所想像的大得多”,“如果當年張照沒有編寫這兩部240齣的連續劇,我們所看到的楊小樓、鄭長泰、蓋叫天、張翼鵬的悟空戲(猴戲)就不會有那么豐富多彩”。乾隆九年(1744年),奉命與梁詩正等鑑別宮廷所藏曆代書畫,分類編成《石渠寶笈》(44卷),並主持編纂《秘殿珠林》(24卷)。
擅長領域
人稱“名樓、妙文、好字”,合為“三絕”。手跡有《行書東坡詩》(現藏故宮博物院)、《臨米貼》(藏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其畫最長於畫墨梅,疏花細蕊,極其雅秀。用墨乾濕得宜,發枝布乾亦極灑脫,備極閒逸,筆墨秀雋傳神。所繪白描《大土像》,寥寥數筆,法相自佳,又有《梅花圖》(藏故宮博物院)。乾隆十年(1745年)正月,因父喪回籍,至徐州宿遷縣,卒於旅次。謚“文敏”。
著作
亦作曲,著有《月令承應》、《法官雅奏》、《九九大慶》及《勸善金科》十本,《昇平寶筏》十本,《曲錄》均為供奉內廷搬演而作。
收藏之家
初名默,字得天,一字長卿,號涇南,別號天瓶居士。華亭(今屬上海)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進士,官至刑部尚書、撫定苗疆大臣等職。家富藏書,有藏書樓“天瓶齋”。精於書法,功底深厚,但行家稱“氣格不高”,熟諳音律和戲曲,曾創作《勸善金科》、《月令承應》、《九九大慶》等宮廷大戲,均以宣揚因果報應、封建迷信為主。乾隆九年(1744),清高宗命他與梁詩正等人主編《 石渠寶籍目錄》,共44卷。著錄當時宮廷中所藏書畫,依儲藏之所,各分書冊、畫冊、書畫合冊著錄;再依書卷、畫卷、書畫合卷著錄;最後按照書軸、畫軸、書畫合軸著錄,總計9類,每類又分上等、次等。著錄紙絹、尺寸、款識、印記和題詠、跋尾等。後由董邦達等人續修《石渠寶籍重編》、《石渠寶籍三編》,專錄乾隆內府所藏書畫作品。其孫 張興載,亦富藏書,有藏書印多枚。
書法造詣及不足
書法早年學董其昌,得母舅王鴻緒親授;後又學米芾,並受趙孟頫較大影響。但不一意守師法,而是努力創新,特別是率真之作,更顯得變化多端,精彩動人。楷書字型秀媚婉麗,平正圓潤,是清代“館閣體”代表。草書筆畫轉折多變,結字聚散適宜,氣勢貫通,渾樸雄健。
乾隆評他的書法說:“書有米之雄,而無米之略,復有董之整,而無董之弱,羲之後一個,舍照誰能若,即今觀其跡,宛似成於作,精神貫注深,非人所能學。”(乾隆《御製詩四集》卷五十九《五詞臣五首·故刑部尚書張照》)劉恆在《中國書法史·清代卷》中說:“在康熙末到乾隆初的帖學書風轉變過程中,具有明顯作用的當屬張照的創作實踐和乾隆弘曆對趙孟頫書法的推重。”清·邵松年在《古緣萃錄·張天瓶臨蘇長公養生論卷》中題曰:“本朝畫山水以麓堂司農為第一,書法則首推張文敏。生平遇兩公書畫,度力所能致者,必購致之。歷年既久所聚漸多,因撿舊所得者與伯英分藏之,將來傳示後人又是一重翰墨因緣也。”
對於張照書法不足的批評,多集中在“乏韻”和“俗筆”兩方面。 清·阮元《石渠隨筆》說:“司寇書自是我朝一大家,然有劍拔弩張之處。……余見其書多種,又收得臨全本《九成宮》及小楷多種,功力可佩,然竟不能脫俗,殊不可解。”近人沙孟海《近三百年的書學》中說張照:“他是學鄉先輩董其昌的字出身的,他不比陳元龍的死學董字。他見到那時學董字的變本加厲,越發浮薄了,所以有意寫得放縱些,裝出一副劍拔弩張的狀態來,一則免得與人雷同,二則也是他的個性如此。”
練習書法
張照早年摹習董其昌,後又兼參王羲之、米芾、趙孟頫等諸家書法,卓然成家 。不過,他的書法啟蒙老師則是他的舅舅書法家王鴻緒。在王鴻緒的指導下,張照先是描紅,然後臨摹名家碑帖。張照常聽舅舅講起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墨池洗硯”和王獻之習字十八缸的故事,很欽佩王氏父子勤學苦練的精神,並暗下決心要以他們為榜樣。不管是三九嚴冬還是三伏酷夏,張照每天都彎腰直臂,握緊毛筆,認真習字。有時候,張照還將鐵尺或沙袋綁在手臂上,以增強臂力和腕力。那時候,張家並不富裕,張照就以棕把蘸水在青磚上練字,每天要寫上幾千字方才罷休。天長日久,張照練字的青磚中間居然凹陷下去,一塊塊青磚就像是一方方硯台似的,而張照練字用壞的一支支棕把筆丟棄在屋外,壘得也像小山一樣。為了練就一身真功夫,張照不僅以“破萬卷”的精神堅持苦練,而且還對王羲之《書論》、顏真卿《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以及米芾《書史》等有關理論著作認真研習,以獲得理論上的提高。在舊時,名家繪畫寫字,某些技法通常是秘不示人。如王鴻緒,即便是張照的親舅舅,但有時寫字也要避開張照。為此,少年張照曾藏在舅舅王鴻緒樓上三天,偷看舅舅的執筆運筆方法,回家後反覆揣摩,直到心領神會為止。到了十四五歲時,張照的書法已博取顏真卿、米芾、董其昌、王鴻緒等眾家之長,顯示出不俗的功力,並獲得了少年書法家的美譽。
左右手都能揮毫
張照不但書藝造詣頗深,而且右手左手兼能揮毫,因而被稱為“造化手”。他很早就注意到,一般人用右手幹的事,“左撇子”們用左手照樣也能幹好,在學堂里學珠算,左手撥算盤,右手記數字,這時候,左手的作用似乎要大一些。更重要的是,不少優秀的左手書作品甚至呈現出某些特殊的風格。這一切都促使他用左手握起了毛筆,鑽研雙手揮毫的技藝。張照用左手寫字,俯仰起伏,運筆流暢,向來為人稱道,然而最風光的卻是他墜馬傷臂那一次。據清代阮葵生《茶餘客話》記載,當年他隨乾隆皇帝出巡,不料從馬上摔下來,右臂幾乎折斷。後來他向皇上進《荷葉唱和詩》時,便用左手寫楷書,字字凝鍊含蓄,沒有一筆僵死的筆劃,“上大悅”。說起張照的左手書法,據清葛虛存《清代名人逸事》記載,民間曾流傳過一則趣聞,說張照的祖上敬佛虔誠,多年來在朱家閣指松庵中供養一位斷了右臂的和尚。這斷臂和尚是個得道高僧,其別具一格的左手書法更是聞名遐邇。巧的是,斷臂和尚圓寂那天,正是張照誕生的日子;而且,斷臂和尚與張照又都是左手書法的高手,於是,張照乃斷臂和尚轉世的說法也就不脛而走,越傳越神。
岳陽樓屏風
聞名天下的岳陽樓上的《岳陽樓記》雕屏就是出自張照的手筆。說到這件屏風,還有一段傳奇故事。清乾隆初年,湖南嶽州府對岳陽樓作了一次較大規模的維修保養。由於年代久遠,昔日書法家蘇舜欽書寫,雕刻家邵竦刻字的屏風已光彩盡失。正在岳州知府黃凝道擔憂之際,他聽說刑部大臣張照從故鄉松江省親返回京城,隨即以欽差大臣的身份押運糧草西行,途經岳州府,心中不禁一陣竊喜:張照書法氣魄渾厚,超凡脫俗,實乃我朝第一書法大家。若能請他為岳陽樓重新題屏,豈不是一件美事!翌日,張照果然解運糧草來到岳州,不料這一天突然狂風驟起,暴雨傾盆,洞庭湖上一時無法行船。於是,黃知府乘機為張照接風,在岳陽樓上飲酒賦詩,一邊故意連聲嘆息:“今樓有人重修,記卻無人重書了!”這一招“激將法”果然靈驗,張照慨然應允願為代筆。這一邊,黃知府早有準備,立即叫人送上文房四寶。張照乘興揮毫,筆如蛟龍戲水、猛虎穿山,一篇《岳陽樓記》一揮而就。黃知府立即挑選名工巧匠,選用最上等的十二塊紫檀木,日夜趕刻,不到一月功夫,這篇佳文佳字便鐫刻完畢。光彩奪目的新雕屏嵌於樓中,頓時令岳陽樓增輝不少。不想道光年間岳州來了個貪官魏知府,此人對張照書寫的《岳陽樓記》雕屏垂涎已久。為將這塊鎮樓之寶竊為己有,魏知府便用重金請得一位民間藝雕高手,花了一年半時間精心臨摹,秘密仿製雕屏贗品,企圖偷梁換柱。這位藝人知道魏知府的企圖後,為了讓後人分辨真贗,特意在“居廟堂之高”的“居”字上暗暗做了手腳,將一撇寫得較短,看上去像一把鋒利的匕首;而且雕屏贗品的“居”字與右邊一行的“心”字靠得十分近,使後人對魏知府產生“居心不良”的聯想。不久,魏知府趁調離岳州之機偷偷掉包,將贗品掛在岳陽樓大廳,攜帶家小和張照的雕屏真品,連夜出逃。誰知官船行至洞庭湖上,風暴驟起,波浪滔天,官船頃刻間被風浪掀翻,落水的魏知府死死抱住雕屏想逃命,不料雕屏是由堅實的紫檀木製成的,掉到水裡一個勁往下沉,結果魏知府與雕屏一起沉入了湖底。後來,湖水乾淺,雕屏才被當地漁民打撈上來。此時,第八塊屏上的“歌互”二字和第十塊上的“樂”字已不慎被損壞。當地名士吳敏樹聞訊後,用120兩紋銀從漁民手中將雕屏買回,又花了三年時間臨摹張照手書原稿,才補上被損壞的三個字。北伐戰爭後岳陽樓再次重修時,吳氏後人將珍藏多年的雕屏慷慨獻出。這件張照題寫的珍貴屏風終於完璧歸趙,回到了岳陽樓。
名字的故事
張照幼時口齒伶俐,機智聰敏,但其父卻嫌兒子平日說話太多,於是在張照五歲時給他取了個名字叫“張默”。有一天,是個喜慶的日子,張家高朋滿座,熱鬧非凡。那一天,小張默的伯父、在京城做官的張集也特地趕來賀喜。親朋好友聚在一起,免不了推杯換盞,高談闊論。言談間,小張默聽得有個客人在評論張集的名字,認為“集”字不好,建議“集”字添上“馬”字旁。張默不解,當即便向客人討教。客人解釋說,“集”字拆開來是“佳”、“木”二字。古話說:“良禽擇佳木而棲,賢臣擇明主而仕。”“佳木”通常用來比喻“明主”,臣子取名怎么敢用“佳木”呢?小張默一聽,原來取名字還講究那么多名堂!轉而一想,父親給我取名“張默”,這“默”字拆開來是“黑”、“犬”二字,往後別人必然會拿我的名字開玩笑,說我是一條沉默的黑狗!於是,他天天纏著父親要求改名,父親拗不過他,斟酌再三,認為他的想法也不無道理,最後同意把“默”字改為“照”字。這樣,“張默”終於一改成名,日後成了清代書壇永不沉默的“張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