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炳煊

1937年生,廣東中山人,武漢大學學報編輯部編審,中國古代寫作理論研究會理事,湖北省社科期刊研究會副會長。 1986年調《武漢大學學報》任文學欄目編輯,後為《武漢大學學報》(社科版副主編、編審,武漢大學文學院兼職教授)。 在編輯理論方面,力主將中國古代寫作理論的文氣文脈說引入編輯學,提倡採用"結合法式"審稿。

1937年生,廣東中山人,武漢大學學報編輯部編審,中國古代寫作理論研究會理事,湖北省社科期刊研究會副會長。1964年畢業於武漢大學中文系。留校後任政治輔導員、中文系寫作課教師。1980年參加《寫作》雜誌創刊,任(寫作》雜誌社黨支部副書記兼第一編輯室副主任。1986年調《武漢大學學報》任文學欄目編輯,後為《武漢大學學報》(社科版副主編、編審,武漢大學文學院兼職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文氣說與意境說。出版編著有《孔雀愛尾--中國古代寓言新編》、《港台笑話選》(與劉燦合作),主編《採擷集--學報的工作與實踐》;參加《中國古代寫作學》等著作的編寫。發表論文有《王國維文學"二原質"說》等數十篇,其中《文氣的哲學審視及其實踐價值》提出了"文氣是與文章同時產生,存在之氣,是一種高級運動者的物質性形式,其外化表現為文章的氣勢與氛圍"的新見解。在編輯理論方面,力主將中國古代寫作理論的文氣文脈說引入編輯學,提倡採用"結合法式"審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