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畢業於哈爾濱師範大學社會與歷史學院。
他本人對歷史並沒有太多的研究和深造,僅是對我國古代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的戰爭和融合是如何促進了中國文明的發展與進步有獨到的見解。他崇尚馬基雅維利的觀點:“強權就是公理”!也正如希特勒的論斷,一個文明如果沒有強大的力量去支撐也遲早要被野蠻所征服。當代也一樣,必須刻不容緩地發展。
在大學就讀期間,他總是到警校去研究刑偵和實踐。在和2005級法律專業學生一同實習的過程中,他潛心研究心理學、犯罪心理學、各類犯罪的動機等,取得了良好的成績。並在2007年黑龍江省公安幹部職業學院學生組射擊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在大眾藝術方面,張泳恆喜歡古典歐洲的立體風格,無論是建築作圖,還是音樂作品,都不乏達文西式的琢磨和梵谷式的想像。總是在缺乏光線的角落映襯頗具特色夕陽或流水,也總是在抑揚頓挫的高潮中穿插瑞士峽灣般的小調。
現任一所大學的教師,仍舊主要研究哲學。張泳恆認為,世間的萬物並不是循環的,雖然永遠在運動,確都有終點。他尊重古代道家學派的無為思想,推崇:“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的態度。他認為人生在世應該順其自然,凡事不要去過分的苛求和爭取。應當存留一顆善良的心,像流水一樣,自己不要帶走和索取任何。這些觀點也和他悲觀消極的人生觀有密切聯繫。正如他的詩中說:“浮萍如生人若水,雖有間歇不曾回。”
他的個人生活狀態和習慣也和那些潦倒的文人墨客一樣,毫無規律。喜歡虛無幻境的東西,對現實的殘酷和當年社會給年輕一代帶來的過度壓力無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