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曼茹

張曼茹

張曼茹(1936—),又名張曼如,女,滿族,遼寧興城人。舞蹈藝術家,胡松華之妻。現任中央民族歌舞團編導。

基本信息

個人經歷

1949年任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工作團舞蹈演員,次年調入中央民族歌舞團任演員。

1956年畢業於蒙古人民共和國國立音樂話劇院舞蹈專業。在著名芭蕾舞劇《淚泉》中擔任女主角扎列瑪。

1955年獲蒙古人民共和國舞蹈比賽二等獎。

1957年參加創編藏族舞蹈《草原上的熱巴》,擔任領舞,在莫斯科第6屆世界青年聯歡節上演出獲三等獎。

1958年入北京舞蹈學校編導訓練班進修。

1960年赴緬甸、蘇聯等國表演獨舞《燈舞》。

1961年至1980年間先後隨中國藝術團赴瑞典、挪威、芬蘭、巴基斯坦、日本等國進行訪問演出。

1964年參加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第6場編導兼領舞。

1980年在全國第一屆舞蹈比賽中獲優秀表演獎,同年舉辦“胡松華張曼如獨唱獨舞晚會”並攝製成電視片。主要著作有《舞蹈與祖國》編導講義一套八講。舞蹈創作有《草原上的熱巴》、《藏族姑娘》、《瑞麗春歌》、《草原新歌》、《幸福鼓》、《在節日花園裡》等。現任中央民族歌舞團編導。

個人生活

伉儷情深

丘比特的箭,那是胡松華和夫人張曼如愛情的象徵。那時,他們正是風華正茂的年齡。張曼如是中國第一代舞蹈留學生,在國外讀書,胡松華在國內採風、唱歌和演出。相隔兩地,只能依靠魚雁傳情。

張曼茹 張曼茹

相隔兩地,思念是解不開的繩索將兩人整個纏繞包圍。胡松華試圖將這樣的距離變得可觸摸,於是有了“思念的紙船”的故事。那一次胡松華在新疆東北角的阿爾泰演出,隔山就是張曼如留學的蒙古國。他用藍色的信紙做了條小船,放上兩朵哈薩克的玫瑰,讓它漂向對岸,希望愛人能夠收到和領悟其中的內涵。

橙子本不是爛的,那是胡松華為了表達愛意特意給遠在國外的愛人寄出的禮物,除此之外還有愛人喜歡吃的榨菜。張曼如是四川長大的,胡松華知道愛人的飲食喜好,所以投其所好。食品寄出,胡松華等待愛人收到後感動的回應,但是三五個月過去了也沒有回音。當半年之後張曼如收到禮物時,橙子變成了橙子乾,榨菜也變成榨菜乾,最終沒有吃成。

戀愛了,結婚了,不久也就有了愛情的結晶。但是,那個時候張曼如正在事業的頂峰,為了事業她可以捨棄一切,包括懷孕在身的孩子她都希望能夠晚幾年出生。於是,她還繼續她的舞蹈,繼續她的高難度。在一次給政協的匯報演出中,張曼如的高難度動作受到總理稱讚和佩服,與此同時總理也偶然得知了張曼如懷孕的事情。總理當即嚴厲批評了團領導,張曼如也因此放棄了跳掉孩子的念頭。就這樣,大女兒順利出生,如今也已經四十多歲,進入了中年人的隊伍。

60歲的時候,胡松華和老伴開始了又一次長途旅行,他們變賣祖屋,傾其家當拍攝12集的大型藝術片《長歌萬里情》。老伴是製片主任,胡松華是導演、表演加演唱,歷時三年的行程,已經數不清去過多少地方,深入多少個民族。

“山楂樹之戀”

張曼茹 張曼茹

年近耄耋的胡老師和張老師已共同走過60幾年的歲月,度過了銀婚,也走過了金婚,成就了一份相濡以沫、生死與共的“革命式愛情”,而一張他們珍藏了60多年的記錄著他們青春歲月老照片,卻讓我們想起那段純情歲月和屬於他們的現實版“山楂樹之戀”。

胡老師說這么多年很少講起他們的戀愛故事,這位有點“大男子主義”的藝術家回憶起那段不染塵埃的青蔥歲月,不但展開了“紅玫瑰”與“蔚藍色紙船”的浪漫畫卷,還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在那遙遠的地方有位好姑娘”。而已屆75歲高齡,身體狀況並不是很好的張老師聽到這首歌卻再也坐不住了,她伴隨著老伴兒優美遼闊的歌聲翩翩起舞,完全讓我們忘記了她的年齡,只會看到那份青春的浪漫和衝動又回到了她矯捷的身上……

參加活動

《光榮綻放》20110630

《年代秀》20130125

他人評價

王珊珊:張曼茹老人家穿著便裝翩翩起舞一樣美麗,那種美是歲月賦予的,真的太感人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