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張曉陽同志在釀造戰線辛勤耕耘了近四十年,在我國釀酒行業享有較高的聲譽。他歷任車間技術員、車間主任、白酒分廠廠長、酒精總廠負責生產技術的副廠長、總廠廠長直至任現職,38年來辛勤工作,成為一名釀酒行業的技術專家,全國勞動模範,國務院批准為“享受國家特殊津貼專家”。七十年代初,他致力於白酒生產的機械化改造,三年多時間自製了橋式天車、自動抓鬥等30多台(套)設備,使白酒生產工效提高6倍,由此,全國白酒機械化生產現場會於1976年10月在南陽召開,受到全國釀酒行業的矚目,他本人也獲得共青團中央授予的“全國新長征突擊手”稱號。1981年,他被評為國家級評酒員,在白酒行業舉行的評酒技術交流工作中,他那精準的評酒技藝博得同行業專家的一致好評。1988年,在企業危難之時,他奉命擔任廠長,根據廠情,制定並實施了“以酒精為基礎,以酒精深加工為主導,以綜合開發和綜合利用為雙翼”的“一體兩翼”企業發展戰略,堅持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改革為動力,以科技為支撐,以管理為依託,帶領職工奮力拚搏,使企業由原來的酒精、白酒、沼氣產品發展到目前的產品涉及生物能源、生物化工、總溶劑、酒釀造、工業氣體、飼料等六大門類,產品總量逾100萬噸,企業總資產由88年的8906萬元增長到目前的25億元,增長了28倍。企業率先進入全國520家大型企業,河南省50家重點大型企業集團之一。
主要成果
張曉陽同志是一名企業負責人,但同時也是一位奮戰在釀酒一線的技術專家。多年來,他長期從事生物發酵、生物質化工的研究開發及管理工作,致力於生物能源的產業化發展,是我國最早提出推廣燃料乙醇的業內人士之一,對我國燃料乙醇的產業化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他率領企業工程技術人員同科研院校合作承擔了多項國家、省部級課題,取得國家級成果10項,省部級成果86項,重要發明專利和專有技術16項,其中“生物能攪拌生產沼氣技術”獲國家專利金獎、國家發明二等獎,受到聯合國有關部門的高度關注,多次組織現場參觀考察,並列為具有世界性推廣價值的技術項目;南陽5號、南陽8號酵母是列入酒精教科書上的經典工業酒精生產酵母,現在全國仍得到廣泛使用;現開展的纖維乙醇、生物柴油、乙醇柴油、生物質化工、全降解塑膠等研究開發工作均處於同行業前列,居國內領先水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依據行業發展趨勢和企業發展優勢,主持開發了燃料乙醇產品,並率先向國家有關部門提出了“開發推廣乙醇汽油,以綜合解決我國糧食過剩、石油短缺、環境惡化三大熱點問題的政策建議”,得到了國務院主要領導的高度重視,由此掀起了一場綠色能源革命,為企業構建了更大的發展平台,同時也為酒精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開闢了一條新徑。在進行燃料乙醇產品開發的工作中,他提出對利用小麥生產燃料乙醇關鍵技術進行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年產1.5萬噸谷朊粉生產技術”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車用燃料乙醇生產的關鍵技術研究”獲河南省優秀新技術一等獎,“以清潔生產為主線的綠色管理”獲國家管理創新成果一等獎。多年來,他多次榮獲盛譽,1979年5月被團中央評為“新長征突擊手”;1994年4月獲“河南省勞動模範”;1994年12月獲“全國輕工業優秀企業家”、1995年4月獲“全國勞動模範”;1996年被省政府評為“河南商界十大風雲人物”;1999年4月被國務院批准為“享受國家特殊津貼專家”;2001年創造的“以清潔生產為主線的綠色管理”獲第七屆國家級一等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2003年被南陽市政府授予“南陽市科技功臣”;2005年被國家發改委評為“2004年度車用乙醇汽油試點工作先進個人”;2006年12月獲首屆“中國釀酒大師”稱號;2006年12月創造的“以循環經濟為導向的生物能源開發戰略及實施”獲第十三屆國家級一等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獎;連續當選省六屆、七屆黨代表、省九屆人大代表、第十屆、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