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景崗

至永平十二年(69年),明帝劉莊重議修治黃河、汴渠事宜。 王景以自己多年掌握的治水知識,和歷史上人們治水的經驗教訓,“陳其利害,應對敏給”。 這年夏天,王景遵照朝廷的命令,同王吳一起開始領導這場大規模的治河工程。

張景崗(生卒年不詳),字仲通,祖籍琅邪不其(今山東即墨西南)。先祖避禍,遷居樂浪邯(在今朝鮮境內)。父閎,助漢樂浪太守王遵平亂有功,封侯,辭不受,光武帝征其入朝,閎於建武六年(30年),由樂浪赴洛陽,途中病死,景因入遷內地。
張景崗自幼性極聰敏,興趣廣泛。他小時候就開始學習《周易》,隨著年齡的增長,便廣窺眾書,知識大進。他特別喜歡鑽研天文術數之事,思想深沉而多才多藝。始被闢為司空伏恭府幕僚,有人推薦他“能理水”(見《後漢書》本傳),明帝詔與將作謁者王吳一起修浚儀渠。
黃河,既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又給中華子孫帶來了無窮的災難。據史書載,僅西漢時期,黃河就曾先後七次決口,地處黃河下游的山東人民飽受黃河之苦。為消除水患,數千年來,歷代封建王朝都進行了治河工程。漢武帝曾於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親臨黃河決口處——瓠子。命令“群臣從官自將軍已下皆負薪寘決河”,連司馬遷當時也都曾“負薪塞宣房”,在中華治黃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但是,儘管治河水工和官員們為治理黃河絞盡腦汁,可黃河的水害問題在當時是無法徹底解決的。時間推移到東漢時期,黃河又接連發生了幾次大決口。
初始,漢平帝時黃河、汴渠就決壞嚴重,建武十年,陽武令張汜上書皇上,“河決積久,日月侵毀,濟渠所漂數十許縣”,“宜改修堤防,以安百姓”。皇上劉秀閱後,當即要發卒,“方營河功”。但由於朝廷內部意見不一,結果以治河“民不堪命,宜須平靜”為由,“更議其事”,治河之事只得停了下來。
後來,汴渠東侵,“且日月彌廣”,兗、豫百姓無法生存,怨聲鼎沸,驚動朝野。至永平十二年(69年),明帝劉莊重議修治黃河、汴渠事宜。劉莊把王景請進宮裡,向他詢問治河的方略。王景以自己多年掌握的治水知識,和歷史上人們治水的經驗教訓,“陳其利害,應對敏給”。劉莊聽後十分高興。這年夏天,王景遵照朝廷的命令,同王吳一起開始領導這場大規模的治河工程。這在中華治河史上是堪與以往任何治河工程相媲美的一場偉大的治河鬥爭。在王景的指揮下,當時山東人民有數十萬人上陣,廢寢忘食,日夜奮戰。王景精確測量地勢,開鑿山阜,建立水門,自滎陽至千乘口築堤長達千餘里,第二年夏天工程竣工,明帝劉莊聞訊高興地親臨工地巡行。這項大工程使黃河、汴渠分流,河不侵汴,保證了汴渠安流運漕。黃河亦受南北兩堤約束,水勢足以衝擊沙土,通流入海。從此,幽、冀、兗、豫四州得免較大河患,八百餘年間未發生大改道,收到防洪、航運和穩定河道等巨大效益,這在治黃史上是一次光輝的勝利。王景由此名聲大振,遂三遷為侍御史,協同王景治水的“王吳及諸事掾史”也“皆增秩一等”。
永平十五年(72年),張景崗從駕劉莊帝東巡狩,來到無鹽,劉莊“美其功績”,拜其為河堤謁者,賜車馬縑錢。
建初七年(83年),張景崗調任徐州刺史,第二年又遷廬江太守。他在廬江任職期間,發現當地百姓不知牛耕,雖然“地力有餘而食常不足”。王景就帶領人們,修起蕪廢,教用犁耕和養蠶織帛,興修水利,發展農業生產。結果“墾闢倍多,境內豐給”,受到百姓的擁戴。不久,王景卒於任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