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君[河南省書畫院特聘書法家]

張明君[河南省書畫院特聘書法家]

字力千,又字寒丁。別署牛角書屋。大專文化, 1969年6月生於河北寧晉。師承陳寶全先生。現供職於邢台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書畫院特聘書法家,河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河北省書法家協會理事、評審委員會委員、篆刻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

張明君從藝簡歷

張明君

張明君[河南省書畫院特聘書法家] 張明君[河南省書畫院特聘書法家]

書法篆刻作品入選首屆國際中國書畫博覽會,第三屆中國書壇新人作品展,首屆、二屆國際篆刻展,第六屆全國書法篆刻展,第二屆全國正書大展,第四屆全國篆刻展,西泠印社第三屆篆刻展及首屆、二屆國際書法篆刻展,當代古典細朱文印精品展,《書法導報》首屆年展等重要展覽20餘次。相繼榮獲第二屆全國電視書法篆刻大賽優秀獎、首屆華北書法獎、第二屆國際肖形印大展國際大獎、全國篆刻藝術展銅獎、"盛世國風"中國書畫年展二等獎等;被多家博物館收藏,並多次應邀在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及港澳台地區展出。出版有《中國篆刻全集·三國至宋卷》(黑龍江美術出版社)、《張明君書法篆刻集》(華夏翰林出版社)、《中國篆刻百家·張明君卷》(黑龍江美術出版社)等著述、專集。《美術報》、《書法報》、《中國書畫報》、《青少年書法報》、《篆刻》雜誌等國內外數十家專業報刊多次辟專版或專題介紹。2001年獲河北省政府文藝最高獎---文藝振興獎。

張明君主要成果

書法篆刻作品 、著作主要參展、獲獎:1989年:河北省首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展(篆刻)

1991年:第二屆全國電視書法篆刻大賽優秀獎(書法)

1993年:首屆國際中國書畫博覽會(書法)

1995年:首屆華北書法獎(篆刻)

第三屆中國書壇新人作品展(篆刻)

西泠印社第三屆篆刻作品評展

首屆國際篆刻展

全國第六屆書法篆刻展(書法)

1996年:第二屆國際肖形印大展國際大獎

1997年:第二屆國際篆刻展

全國第二屆正書大展

1998年:第四屆全國篆刻展

“燕趙群星獎”銀獎(書法)

西泠印社首屆國際書法篆刻大展(篆刻)

1999年:河北省優秀中青年書法家精品晉京展(書法、篆刻)

2000年:西泠印社第二屆國際書法篆刻大展(篆刻)

2001年:全國篆刻藝術展銅獎

《書法導報》首屆年展(書法、篆刻)

河北省第九屆文藝振興獎(著作)

2004年:河南省書畫院第四屆雙年展(書法)

林散之獎·南京書法傳媒三年展佳作獎(篆刻)

“盛世國風”2004中國書畫年展銀獎(書法)

2005年:河北省書法家協會四屆理事書法精品展(書法)

藝術河北北京行書畫攝影精品展(書法)

2006年:藝術河北上海行書畫攝影精品展(書法)

2007年:第23屆中國蘭亭書法節中國書法群賢展

2008年:“百年西泠·西湖風”國際篆刻主題創作大會三等獎

2009年:西泠印社詩書畫印大展(篆刻)

書法篆刻作品應邀參加的主要展覽:

1999年:全國地方印社社長篆刻邀請展

2001年:當代古典細朱文印精品展

2003年:“西泠百年”國際印學社團篆刻精品邀請展

2004年:“走進西柏坡——全國著名書法家作品邀請展”

2006年:首屆“性靈派”全國青年書法原創作品展

全國百名將軍、百名書法家、百名畫家作品邀請展

中國常山胡柚文化節——全國書畫名家作品邀請展

當代河北書畫名家邀請展

2007年:棗莊書畫院成立暨全國書畫名家作品邀請展

中國常山石文化藝術節——全國書法名家作品邀請展

第三回國際篆刻交流展(日本)

2007中國南京文化產業交易會名家書畫作品展

2008年:海上名家書畫展

第四回國際篆刻交流展(日本)

參加慶祝海南建省20周年全國書法名家作品邀請展

第二屆全國青年篆刻家作品邀請展

2009年:“翰墨會元”——慶祝普寧書法院成立暨全國百家書法邀請展

第三十四回國際書道聯盟展(日本)

全國首屆“杏花杯”特邀名家書法作品展

“和諧盛世”——中國當代書法名家邀請展

全國雙棲書家小品五十人提名展(毛筆、硬筆書法)

本真狀態逸致章·大地篇”——當今書畫名家精品展

全國百名書法名家精品展

“風來海右”——第二屆全國書畫名家作品邀請展

全國百名將軍、百名省部長、百名書法家作品展

全國書法百家書孟浩然詩書法展

2010年:“魅力湖城——當代中國百名書法家作品展”

“情系拓福——全國書法名家楹聯大展”

紀念朱熹誕辰880周年——全國書畫名家作品展

深圳特區成立30周年“春天的故事”全國書畫名家作品展

2010世界華人當代藝術名家作品聯展

2011年:全國書法名家楹聯作品邀請展(2011、1)

主要論文 、著作:

《康殷和古圖形璽印研究》(連載於《書法導報》,1996、12)

《中國篆刻全集·三國至宋卷》(黑龍江美術出版社,2000、7)

《科學、辯證地評判印風的嬗變——對三國至宋代印章的若干思考》(連載於《書法家》雜誌,2005、3) 《張明君書法篆刻集》(華夏翰林出版社,2005、11)

《中國篆刻百家·張明君卷》(黑龍江美術出版社,2006、6)

《書畫名家·張明君書法選》(湖南東方名人文化研究院,2010、12)

書法篆刻作品被人民大會堂、河北省博物館、蘭亭書法博物館、中國篆刻藝術館、萬印樓等多家博物館、藝術館收藏。簡介、作品編入《當代書法家大辭典》、《當代篆刻家大辭典》、《中國篆刻全集·近當代卷》、《中國書法美術人物年鑑》、《名言書法大典》、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書法教程》等數十部辭書、專集。《美術報》、《中國書畫報》、《書法》、《篆刻》、《書道》(日本)、《印緣》(澳門)、《中國收藏》等國內外數十家專業報刊專題予以介紹。

張明君業界評價

張明君[河南省書畫院特聘書法家] 張明君[河南省書畫院特聘書法家]

韓祖倫(著名古文字學者,書法篆刻家,藝術評論家) 明君的行草書其實起步很早,起點不低。發表於1998年《青少年書法報》個人專版上的草書“青蓮居士詩”條幅,雖胎息二王卻融渾無跡,已經達到了相當的水平。只是當時的明君書作不多,未給人清晰的印象而似被印作的影響所掩。與他的篆刻一樣,明君對傳統的繼承從不在皮相,從他的行草書作品看,你很難指出他宗法的是哪家。我們或許只能感受到懷素小草《千字文》的底氣,充溢於他的行草書作品之中。但在他的作品中卻可以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他對草書創作的自信。首先我們能感覺到作者是在一種平和明淨的心境下進入創作狀態,起手時的線條形質飽滿內含,行氣和動態略呈斂勢。隨著空間和時序的展開,線條與節奏漸趨明快。漸次創作已進入意態自由控縱的境地,在收放自如的延展進程中,能捕捉到作者的情感起伏和心理脈動。待到作品的最後幾行,作者感情的流露一任自然,書寫形態和行款疏密已退居次要地位。從收筆後的效果看,整體感卻是如此之強,稱之為無意於佳,實非過譽。 有一點必須指出,在篆刻創作上,儘管明君為實現每一方印的獨創殫精竭慮甚至嘔心瀝血,但他始終沒有背離傳統的法乳,這是我們通過對明君的篆刻創作進行逐一審視得出的結論。創新不能緣木求魚,這正是明君的理性所在。數千年中國印章藝術匯成的歷史長河,有著後世作者取之不盡的創作源泉,“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見之愈奇。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至此我們不難明白,為什麼從入門到脫穎而出的道路是如此坎坷而漫長;為什麼人人都想創新,而最後的成功者總是寥寥。

趙福壽 (著名史學家,書畫家,藝術評論家) 張明君為藝師古不泥,創新不燥,染翰運斤俱自書卷中奠根基,每於微妙處見性情。書法自然率真,沉毅雄強;治印自由空靈,拙中蘊巧。

張明君[河南省書畫院特聘書法家] 張明君[河南省書畫院特聘書法家]

胡煒(著名書畫家) 在當代藝術品市場中,書法作品的價格遠遠落在國畫的後面,但這並不能排除有著相當實力的中青年書家在市場中搶占某個局部的制高點,若加上歲月的歷練,通常他們在市場中往往會後來居上,成為讓所有人都大驚失色的黑馬。應該具有這樣一雙慧眼,那么在書法家作品的價格還處於潛伏期時,就應該趕快下手,以最實惠的價格買進,他日定能取得意想不到的回報。這樣的例子在收藏界有很多很多,我覺得有投資意向的朋友,可嘗試選擇張明君的書法。 孫晨熹(著名書法家) 書法人人能寫,但寫到一個什麼層次,什麼格調,卻是一個水平問題。 現代社會風氣浮躁,真正能夠潛下心來寫字的人實在是太少了,有拉大旗招搖撞騙者;有華而不實,投機取巧者,有故作高深,沽名釣譽者。凡此種種大家都已習以為常,見怪不怪。由於書法操作的門檻低,似乎任何人隨隨便便都可以揮弄一番,導致現 在很多不堪入目,完全失掉了法度的作品過街招搖,以致於蒙蔽了人們的眼睛,混淆了美醜。張明君是一個勤奮的年輕人,他表現在書法上的造詣是在全面繼承傳統的基礎上,融入個人風格,但並不出格,因為你總能看到他對古代優秀作品的技法和氣格的傳承是多么的嚴謹。我認為他的作品有相當的收藏價值,因為現 在像他這樣全身心浸淫在傳統中的人實在是太少了。

楊坤炳(書法報原副主編,著名書法篆刻家) ——張明君篆刻作品,不溫不火,路子純正,似不趕時下盛行之風。既合古璽、秦漢之規模,又給人以清新穩重且靈巧之感覺。其作品,刀法嫻熟,犀利而渾厚,篆法純正準確而不呆板,布局自然和諧而整體感極強,可謂已具既有傳統又自出機杼的格局。

陳震生(職業書畫家,藝術評論家) 我從張明君的印章中看出了他的自信。我知道,從事書法、篆刻創作的人,不會缺少自信,但是,真正能把自信表現出來,卻是件特別困難的事。而張明君的印章,能夠在時風勁吹之下,既不粗頭亂服,又不以細謹為鵠的,而是以清秀而又雍容的審美趣味去塑造自我,從而達到既同光和塵又境界獨到的宏美之域。

張明君媒體關注

我手寫我心

記者:藝術創作既要能繼承傳統,又要能在傳統的基礎上創新,這個易說不易做,能談談您在這方面是如何做的嗎?

張明君[河南省書畫院特聘書法家] 張明君[河南省書畫院特聘書法家]

張明 君:藝術的發展創新是關鍵,繼承傳統是根本。那么,什麼是傳統?如何認識傳統?怎樣做才是真正的繼承了傳統?等等。這一系列問題要解決,我們就必須得去解構傳統。解構了傳統,我們就會發現,傳統之所以成為傳統的因素很多,不僅包括經典作品中優秀的“技”、優秀的“法”和鮮明的時代精神,更包括創作者高尚的人文品格、獨特的藝術個性、殷厚的學識修養以及膽敢獨造的創新精神。特別應該指出的是,傳統不是一成不變的。無論任何時代,成為傳統的東西在其所處的時代無一不是“新”的、發展了的。換句話說,正因為創新,才會成為傳統;昨天有創新的東西成為了今天的傳統,今天有創新的東西同樣會成為明天的傳統。 對於傳統的繼承和創新,我以為,繼承傳統是為了發展傳統,是對優秀文化、優秀思想和經典作品及其作者的全方位學習與理解,其中自然包括對優秀技法和創新精神的不懈探索與追求;創新是創作者在自我個性、審美喜好、學識修養等因素的基礎上,對汲取的優秀傳統技法加以揚棄、改造、整合,並融入時代精神,最終使其成為一個和諧的整體。由此可以看出,沒有創新,傳統就會失去無限的生命力。創新是傳統的發展,傳統是創新的基石。同時創新更是維繫傳統發展的新的鏈條。 二十多年來,我一直努力地將書法篆刻的學習、創作與我國的傳統文化如哲學思想、審美心態等聯繫起來做整體的觀照,使自己能夠自知、自識、自省,並在調整自我、揚棄自我中不斷塑造新我。在具體的創作中,我喜歡在一種自由輕鬆的狀態下進行,因為只有這種狀態,自己的本真或曰真性情才能夠在作品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思想也會在不經意間得到對藝術情結的一種自然釋放,從而實現自己藝術個性的張揚。總之,使作品既要富於理性(強調技法),又要使理性服從服務於自己的感性(進入物我兩忘、揮筆抒情的感性世界),二者表里,渾化無跡,而成一派自然之氣象,一直是我努力追求的創作旨歸。

記者:您曾說藝術作品中有很多屬於“創作者本身的非常自我的”東西,這是由藝術的本質屬性所決定的。那您認為藝術的本質屬性是什麼呢?

張明 君:藝術創作的最終目的是什麼?首先是表現自我。有一句話說的好,“只有表現自我的藝術作品才具有感召力和生命力”。這個“自我”,即是創作者的本真或曰真性情的極致反映和體現,即是創作者藝術個性的充分張揚。故而,表現自我即是表現自己的本真或曰真性情,表現自己的本真或曰真性情即是抒自己的情、達自己的意。古人說的“言為心聲,書為心畫”也就是這個意思。同時,還要顧及藝術作品的社會功能,即不但能夠娛己,還要能夠娛人。只有這樣,藝術作品的社會教化作用才可能實現,創作者也才有可能自拔於孤芳自賞的境界,使自己的作品具有社會價值。真正的藝術,就是藝術家或曰創作者自然心態的流露和個性的張揚,這或許也就是藝術的本質屬性。

記者:您覺得篆刻它的創作難點在哪裡?您是如何把握的?

張明君[河南省書畫院特聘書法家] 張明君[河南省書畫院特聘書法家]

張明 君:在藝術創作中,創作者的創意是取決其作品意境高下的決定性因素,故而,篆刻的創作難點也首先在於創意。藝術的最高境界是返璞歸真,璞即自然,真即個性。篆刻作為一門藝術亦不例外。在具體的創作中,做到篆法準確以及結字、構圖(章法)有一定程度的變形和誇張並不太難,但要準確表達出作者的藝術追求,即立意上的返璞歸真,並引起欣賞者的共鳴卻非常之難。陽春白雪是一種藝術境界,下里巴人也是一種藝術境界,關鍵在於是否能夠達到其各自層面上的返璞歸真,難就難在創作者所要追求的表達目標能否實現。此外,在刻治中能夠做到“使刀如筆”亦實非易事。何謂“使刀如筆”,即創作者對刀在運動過程中達到所要追求的(線條)意象有著較強的駕馭能力,為自己的創意錦上添花。所以我認為,使刀如筆作為“技”,只有升華到“意”的層面,才能不同於以刀代筆,才能在真正意義上達到刀與筆聯姻、書法味與金石感結合的境界。只有如此,創作者所獨有的藝術個性和真性情,才能在刀石迸發出的藝術靈性中充分展現出來。我深知要做到這些很難很難,所以我一直在為此努力、再努力…… 記者:您贊成王鏞先生提出的“藝術書法”一說,在您看來什麼樣的書法作品才稱得上是真正的藝術品?

張明 君:王鏞先生是在2005年秋提出的“藝術書法”一說,我想,他之所以將“書法藝術”這一傳統概念中的“藝術”二字前移,本意當是強調書法的價值體現於其藝術屬性,旨在把當今的書法創作推向真正的藝術軌道。至於什麼樣的書法作品才稱得上是真正的藝術品,可以從兩個方面去評判。一是其技術含量,二是其藝術含量。技術含量就是要看作品是否具有高超的表現技巧,這是使書法作品達到藝術層面必備的基本功;藝術含量就是要看作品中是否能夠自然的透露出作者的人文品格、學識修養、藝術個性和創新精神,這是創作者在潛移默化中對書法藝術所作的客觀反映,是用心血為自己也為欣賞者構建的精神家園。

記者:繪畫可以憑藉色彩、構圖等征服不懂繪畫的人,音樂可以憑藉旋律和節奏征服不懂音樂的人,那么您覺得書法如何能做到這一點?

張明 君:書法作品中因運筆過程的輕重緩急、抑揚頓挫而呈現出的線條和音樂一樣有著富於收與張的節奏,和中國寫意畫一樣有著富於枯濕濃淡的變化;其計白當黑的章法布局和繪畫、音樂一樣能給人以美不勝收的遐想空間。同時,其比繪畫更加抽象和意象的表現手法,又無形中拓展了欣賞者的想像空間。故而,書法可以通過富於節律的運動線條和有著強烈反差的黑白對比,由視覺作用於人的心理,引起欣賞者的共鳴。有人說書法是無聲的音樂,還有人說中國書法的藝術感染力沒有界限,依據均在於此。(作者:湯美玲/《書畫藝術與投資》雜誌執行總編)

張明君藝術感悟

張明君[河南省書畫院特聘書法家] 張明君[河南省書畫院特聘書法家]

藝術作品最終要傳遞給欣賞者的信息是什麼?無非是創作者的本真或曰真性情的極致反映和體現。這其中當然包括創作者對自然、社會、生活、人生以及人性等方面所特有的領悟,是完全自我的。這也是藝術的本質屬性所決定的。書法作為一門藝術亦不例外。兩個多月前,王鏞先生提出了“藝術書法”這一概念,並在媒體進行倡導,一時反響強烈。贊成者有之,反對者有之,謾罵者有之,認為是故弄玄虛、遊戲文字者有之,看做是無中生有、自我炒作者有之。當今書壇,對書法的藝術屬性認識模糊、膚淺甚至錯誤者多矣,加之某些靠非藝術因素成為書法官員者的誤導,更使人們對書法的藝術屬性產生了種種誤解,導致了書法創作在藝術層面上的混亂和倒退。我想,王鏞先生之所以將“書法藝術”這一傳統概念中的“藝術”二字前移,其本意當是要強調書法的價值體現於其藝術屬性,旨在把當今的書法創作推向真正的藝術軌道。

歷史長河的不斷沖刷,使許多書法作品成了難以複製和逾越的經典。它們的難以複製和逾越,在於創作者在創作時的物我兩忘、揮筆抒情,是真性情的自然流淌。正因為創作者創作時在主觀上並沒有想要刻意表現什麼,創作出來的作品才在一種下意識或曰潛意識中表現出偶然得之的意識流,從而使作品的藝術屬性達到了極致。這也是書法不同於其他藝術的特殊的藝術屬性所決定的。當然,創作者獨特的藝術個性、深厚的學識修養以及高超的表現技巧是必須的前提。

多年來,方方面面的信息和生活積累,使我對書法和篆刻藝術有了一點兒自己的領悟:書理同人理、同事理、同物理……,亦使我在書寫和刻治中有意排除外來因素的干擾。我曾經在這樣一種狀態下寫過兩張字:欲望來了,隨意從書案上的《唐詩三百首》中拈出幾首來,信手寫去,心中沒有任何條條框框,心態亦頗為輕鬆,寫畢細看,別有一種率意和情趣。可當自己有意去找這種率意和情趣時,又哪裡還能找得到呢?於是我恍然大悟,這種率意和情趣根本就不是能找來的,而是思想在不經意間對藝術情結的一種自然釋放。

我不反對繼承傳統。但我認為繼承傳統是為了發展傳統。書法能作為一種藝術,從表述語言的文字書寫中獨立出來,就是因為書法的創作者們在其作品中體現出了一種天下獨步的個性,這或許就是字如其人的真諦。所以我又認為,繼承傳統應是對經典作品及其作者的全方位學習與理解,其中自然也包括對其優秀技法和創新精神的不懈探索與追求,最終使自己的創作進入一種全新的境界,實現藝術個性的張揚。否則,傳統就會成為束縛今人進行創作、創新的枷鎖,失去繼承在藝術層面上的積極意義。

我不知道收入這本小冊子中的作品能否體現出自己的本真或曰真性情,又有多少我所理解的書法藝術屬性,但它們的確是我在比較自由輕鬆的心境下創作的,並非要執意表現什麼。如果要用某家“法”的尺度去衡量,它們或者已經越出了“雷池”,也或者本就看不出“雷池”的影子。但我願意把它們公諸於世,供大家評論。

(此文為《張明君書法篆刻集》代自序)

張明君作品欣賞

如圖:

張明君[河南省書畫院特聘書法家] 張明君[河南省書畫院特聘書法家]
張明君[河南省書畫院特聘書法家] 張明君[河南省書畫院特聘書法家]
張明君[河南省書畫院特聘書法家] 張明君[河南省書畫院特聘書法家]
張明君[河南省書畫院特聘書法家] 張明君[河南省書畫院特聘書法家]
張明君[河南省書畫院特聘書法家] 張明君[河南省書畫院特聘書法家]
張明君[河南省書畫院特聘書法家] 張明君[河南省書畫院特聘書法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