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西南交通大學力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

張旭[西南交通大學力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

張旭,1985年生於湖北襄陽,2006年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工程力學專業

張旭,博士,1985年生於湖北襄陽,西南交通大學力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研究生導師, 德國洪堡學者

2006年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工程力學專業,獲工學學士學位,並於同年保送華中科技大學攻讀固體力學專業博士學位。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師從李振環教授開展離散位錯動力學和應變梯度塑性理論研究,並於2009年至2010年到希臘亞里士多德大學訪問交流一年,在世界著名學者E.C. Aifantis教授的課題組開展微納米尺度材料力學行為研究。2011年6月獲得工學博士學位,隨後在西南交通大學力學與工程學院任講師。2012年11月至2013年2月到德國FAU大學M.Zaiser教授課題組開展訪問學術交流。2015年12月任西南交通大學力學學院副教授,隨後獲得洪堡基金,於2016年9月到德國馬普鋼鐵研究所Derik Raabe教授研究組做學術研究。

近年來先後主持和負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中國博士後一等資助,四川省套用基礎研究,國家外專局高端外國外國專家文教類項目等多項科研課題。相關研究成果在《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等國際刊物上發表,其中第一作者SCI檢索論文10餘篇,SCI引用近百次。

學術貢獻:

(1)基於微柱薄層模型,在含內界面的梯度理論框架下,對單晶微柱壓縮中出現的“應變陡增”或“應力下降”現象進行了合理的解釋。基於具有界面能特性的內界面梯度理論模型,分析了雙晶微柱壓縮的力學行為及其內在機理。相關工作發表在“Mater. Sci. Eng., A”上發表2篇。

(2)基於具有限厚度的內界面梯度理論模型,解釋了納米多晶中Hall-Petch效應向反Hall-Pecth過渡的內在機理,並預測了轉變發生時的臨界晶粒尺寸。相關工作發表在“J. Mater. Res”和“Rev. Adv. Mater. Sci”。

(3)基於應變梯度塑性理論和離散位錯動力學模擬對三晶材料力學行為的研究,發現了內稟材料長度與晶界約束以及位錯微結構的關係。相關研究作為Feature paper發表在“J. Mater. Res. 29(18), 2116-2128 (2014).”和“Mat. Sci. and Eng. A, 631(0): 27-32 (2015)”,並在2015年全國力學大會上MS14“薄膜、塗層及界面力學專題上”做邀請報告。

主要研究方向:

應變梯度塑性理論;

離散位錯動力學模擬;

多尺度力學;

材料循環塑性行為研究等。

1.

應變梯度塑性理論;

2.

離散位錯動力學模擬;

3.

多尺度力學;

4.

材料循環塑性行為研究等。

主持科研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167020206)“梯度納米晶粒/孿晶材料的本構建模及微結構設計”。 經費:62萬。負責人:張旭。起止年月:2017.01-2020.12。

德國洪堡基金會,Examining the effect of microstructure on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nanotwinned copper through a multiscale approach、2016/09—2018/09,46萬。

金屬材料強度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單晶鎂微尺度力學性能的晶體塑性本構理論研究、2016/06-2018/8、5萬。

非線性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單晶鎂微尺度力學性能的本構描述、2016/01-2016/12、4萬。

高端外國專家文教類項目(GDW20145100221),微納米材料力學—Aifantis、2014/01—2016/12/、12萬/年、中方負責人。

中國博士後基金一等資助(53批),金屬薄膜材料的尺度效應和包辛格效應研究(2013M530405)。經費:8萬。負責人:張旭。起止年月:2013.04-2014.0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1202172)“微尺度下材料循環塑性行為及其理論模型研究”。 經費:24萬。負責人:張旭。起止年月:2013.01-2015.12。

西南交通大學2012年度實驗教學與實驗技術項目“材料(工程)力學實驗的仿真模擬平台開發”。經費:2萬。負責人:張旭。起止年月:2013.01-2013.1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SWJTU11CX072)“微納米尺度下材料循環塑性本構理論研究”。經費:10萬。負責人:張旭。起止年月:2011.07-2013.07。

參與科研項目:

國家重點研發計畫(2016YFB1102600),"雷射強化技術在航空航天和軌道交通領域的工業示範"。負責人:何衛鋒。起止年月:2016.06-2020.12,2010萬。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1572265)“形狀記憶合金熱-力耦合循環變形和疲勞失效行為的宏微觀實驗和理論研究”。負責人:康國政。2016.01-2020.12,330萬。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1472230) "高速列車輪軌滾動接觸損傷的多因素競爭機理研究"。負責人:江曉禹。 起止年月:2015.01-2018.1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柔性太陽能電池器件的結構最佳化和疲勞分析"。負責人:師明星。起止年月:2015.01-2018.1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1072081)“基於微結構的高溫合金單晶蠕變位錯機理及多尺度本構建模”。負責人:李振環。起止年月:2011.01-2014.12。

歐盟Starting Grant MINATRAN (211166) “Probing the Micro-Nano Transition: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Foundations, Simulations and Applications”。負責人:K.E. Aifantis。起止年月:2009.01-2013.1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0672064)“微米晶粒尺度下晶界對位錯的約束機制及尺度相關塑性理論”。 負責人:李振環。起止年月:2007.01-2009.12。參與科研項目:

國家重點研發計畫(2016YFB1102600),"雷射強化技術在航空航天和軌道交通領域的工業示範"。負責人:何衛鋒。起止年月:2016.06-2020.12,2010萬。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1572265)“形狀記憶合金熱-力耦合循環變形和疲勞失效行為的宏微觀實驗和理論研究”。負責人:康國政。2016.01-2020.12,330萬。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1472230) "高速列車輪軌滾動接觸損傷的多因素競爭機理研究"。負責人:江曉禹。 起止年月:2015.01-2018.1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柔性太陽能電池器件的結構最佳化和疲勞分析"。負責人:師明星。起止年月:2015.01-2018.1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1072081)“基於微結構的高溫合金單晶蠕變位錯機理及多尺度本構建模”。負責人:李振環。起止年月:2011.01-2014.12。

歐盟Starting Grant MINATRAN (211166) “Probing the Micro-Nano Transition: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Foundations, Simulations and Applications”。負責人:K.E. Aifantis。起止年月:2009.01-2013.1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0672064)“微米晶粒尺度下晶界對位錯的約束機制及尺度相關塑性理論”。 負責人:李振環。起止年月:2007.01-2009.12。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167020206)“梯度納米晶粒/孿晶材料的本構建模及微結構設計”。 經費:62萬。負責人:張旭。起止年月:2017.01-2020.12。

2.

德國洪堡基金會,Examining the effect of microstructure on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nanotwinned copper through a multiscale approach、2016/09—2018/09,46萬。

3.

金屬材料強度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單晶鎂微尺度力學性能的晶體塑性本構理論研究、2016/06-2018/8、5萬。

4.

非線性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單晶鎂微尺度力學性能的本構描述、2016/01-2016/12、4萬。

5.

高端外國專家文教類項目(GDW20145100221),微納米材料力學—Aifantis、2014/01—2016/12/、12萬/年、中方負責人。

6.

中國博士後基金一等資助(53批),金屬薄膜材料的尺度效應和包辛格效應研究(2013M530405)。經費:8萬。負責人:張旭。起止年月:2013.04-2014.04。

7.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1202172)“微尺度下材料循環塑性行為及其理論模型研究”。 經費:24萬。負責人:張旭。起止年月:2013.01-2015.12。

8.

西南交通大學2012年度實驗教學與實驗技術項目“材料(工程)力學實驗的仿真模擬平台開發”。經費:2萬。負責人:張旭。起止年月:2013.01-2013.12。

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SWJTU11CX072)“微納米尺度下材料循環塑性本構理論研究”。經費:10萬。負責人:張旭。起止年月:2011.07-2013.07。

參與科研項目:

10.

國家重點研發計畫(2016YFB1102600),"雷射強化技術在航空航天和軌道交通領域的工業示範"。負責人:何衛鋒。起止年月:2016.06-2020.12,2010萬。

1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1572265)“形狀記憶合金熱-力耦合循環變形和疲勞失效行為的宏微觀實驗和理論研究”。負責人:康國政。2016.01-2020.12,330萬。

1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1472230) "高速列車輪軌滾動接觸損傷的多因素競爭機理研究"。負責人:江曉禹。 起止年月:2015.01-2018.12。

1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柔性太陽能電池器件的結構最佳化和疲勞分析"。負責人:師明星。起止年月:2015.01-2018.12。

1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1072081)“基於微結構的高溫合金單晶蠕變位錯機理及多尺度本構建模”。負責人:李振環。起止年月:2011.01-2014.12。

15.

歐盟Starting Grant MINATRAN (211166) “Probing the Micro-Nano Transition: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Foundations, Simulations and Applications”。負責人:K.E. Aifantis。起止年月:2009.01-2013.12。

16.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0672064)“微米晶粒尺度下晶界對位錯的約束機制及尺度相關塑性理論”。 負責人:李振環。起止年月:2007.01-2009.12。參與科研項目:

17.

國家重點研發計畫(2016YFB1102600),"雷射強化技術在航空航天和軌道交通領域的工業示範"。負責人:何衛鋒。起止年月:2016.06-2020.12,2010萬。

18.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1572265)“形狀記憶合金熱-力耦合循環變形和疲勞失效行為的宏微觀實驗和理論研究”。負責人:康國政。2016.01-2020.12,330萬。

19.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1472230) "高速列車輪軌滾動接觸損傷的多因素競爭機理研究"。負責人:江曉禹。 起止年月:2015.01-2018.12。

20.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柔性太陽能電池器件的結構最佳化和疲勞分析"。負責人:師明星。起止年月:2015.01-2018.12。

2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1072081)“基於微結構的高溫合金單晶蠕變位錯機理及多尺度本構建模”。負責人:李振環。起止年月:2011.01-2014.12。

22.

歐盟Starting Grant MINATRAN (211166) “Probing the Micro-Nano Transition: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Foundations, Simulations and Applications”。負責人:K.E. Aifantis。起止年月:2009.01-2013.12。

2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0672064)“微米晶粒尺度下晶界對位錯的約束機制及尺度相關塑性理論”。 負責人:李振環。起止年月:2007.01-2009.12。

1、5篇代表性論著

X. Zhang, K. E. Aifantis, Examin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internal length as a function of plastic strai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 631, 27-32 (2015).

X. Zhang, K. E. Aifantis, J. Senger, D. Weygand, M. Zaiser, Internal length scale and grain boundary yield strength in gradient models of polycrystal plasticity: How do they relate to the dislocation microstructure? J. Mater. Res. 29, 2116-2128 (2014).

X. Zhang, K. E. Aifantis, A. H. W. Ngan, Interpreting the stress–strain response of Al micropillars through gradient plasticity.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 591, 38-45 (2014).

X. Zhang, K. E. Aifantis, Interpreting the softening of nanomaterials through gradient plasticity. J. Mater. Res. 26, 1399-1405 (2011).

X. Zhang, K. E. Aifantis, Interpreting strain bursts and size effects in micropillars using gradient plasticity.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 528, 5036-5043 (2011).

1.

X. Zhang

2.

X. Zhang

3.

X. Zhang

4.

X. Zhang

5.

X. Zhang

2、其他全部論著

X. Zhang, E. C. Aifantis, A Simple Model for Strengthening / Softening Behavior of Nanotwinned Copper. J. Appl. Mech. , 82(12): 121005-121005 (2015). 1

J. Zhao, X. Zhang(通訊作者), A. A. Konstantinidis, G. Kang, Correlating the internal length in strain gradient plasticity theory with the microstructure of material. Philos. Mag. Lett. 95, 340-349 (2015).1

X. Zhang, A. E. Romanov, E. C. Aifantis, Non-Monotonous Mechanical Behavior at the Nanoscale: Strengthening/Softening of Flow Curves and Nanodefect Kinetics. Reviews on Advanced Materials Science 41, 84-92 (2015).1

X. Zhang, E.C. Aifantis, Non-Monotonous Mechanical Behavior at the Nanoscale: Elastic and Plastic Properties. Strength of Materials, 47(4): p. 642-651 (2015).

X. Zhang, K. E. Aifantis, Examin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internal length as a function of plastic strai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 631, 27-32 (2015).1

X. Zhang, K. Aifantis, Interpreting the internal length scale in strain gradient plasticity. Reviews on Advanced Materials Science 41, 72-83 (2015).1

A. M. Zenkour, A. E. Abouelregal, K. A. Alnefaie, X. Zhang, E. C. Aifantis, Nonlocal Thermoelasticity Theory for Thermal-Shock Nanobeams with Temperature-Dependent Thermal Conductivity. J. Therm. Stresses 38, 1049-1067 (2015).1

T. Wang, X. Y. Li, X. Zhang, R. Müller, Fundamental solutions in a half space of two-dimensional hexagonal quasicrystal and their applications. J. Appl. Phys. 117, 154904 (2015).

A. A. Konstantinidis, X. Zhang, E. C. Aifantis, On the combined gradient-stochastic plasticity model: Application to Mo-micropillar compression. AIP Conf. Proc. 1646, 3-9 (2015).

邱博, 闞前華, 劉宇傑,張旭, 謝瑞麗. 高強軌道鋼雙軸壓-扭棘輪行為的實驗和模擬[J]. 工程力學, 2015,(07): 229-235.

張旭, 王旻嘉, 康國政, 闞前華, 基於晶體塑性有限元的多晶銅單調拉伸和循環塑性行為研究. 北京理工大學學報 34, 86-89 (2014).

闞前華, 楊強軍, 康國政, 劉宇傑,張旭, 鈦合金Ti6242S高溫棘輪行為實驗研究. 北京理工大學學報 34, 90-93 (2014).

陳義甫, 張旭, 康國政, 劉宇傑, 金屬泡沫材料壓縮回響模式轉變分析. 套用數學和力學 35, 199-203 (2014).

X. Zhang, K. E. Aifantis, A. H. W. Ngan, Interpreting the stress–strain response of Al micropillars through gradient plasticity.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 591, 38-45 (2014).

X. Zhang, K. E. Aifantis, J. Senger, D. Weygand, M. Zaiser, Internal length scale and grain boundary yield strength in gradient models of polycrystal plasticity: How do they relate to the dislocation microstructure? J. Mater. Res. 29, 2116-2128 (2014).

X. Zhang, K. E. Aifantis, M. Zaiser, Material vs discretization length scales in plasticity simulations of solid foams. Rev. Adv. Mater. Sci 35, 39-47 (2013).

1.

X. Zhang

2.

X. Zhang(通訊作者)

3.

X. Zhang

4.

X. Zhang

5.

X. Zhang

6.

X. Zhang

7.

X. Zhang

8.

X. Zhang

9.

X. Zhang

10.

張旭

11.

張旭

12.

張旭

13.

張旭

14.

X. Zhang, K. E. Aifantis, A. H. W. Ngan, Interpreting the stress–strain response of Al micropillars through gradient plasticity.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 591, 38-45 (2014).

15.

X. Zhang

16.

X. Zhang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