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她原是濟南刺繡廠的一名繡花女工,5000元起家,創立了淄博世紀英才外語學校。現擁有國小、國中寄宿生1200名,英語推廣學校學生人數達7000人。她積極探索教育新路,獨創人文、高雅、精細的“母愛式教育”,在校園內外播撒大愛,培育英才。她創辦的淄博世紀英才外語學校,成為民辦教育中屈指可數的“省級規範化學校”、“省級綠色學校”。她創立的“母愛式教育”,促進了孩子的全面健康成長。世紀英才的學生多次獲得“齊魯小名士”、“中國少年科學院院士”稱號,在全國青少年英語口語總決賽、CCTV少兒英語風采大賽獎、“中國中小學生作文大賽”、全國國際標準舞公開賽等比賽中多次獲大獎。教育界有關專家稱她為“原生態教育家”,評價她是一位既敢創造又敢開闢的校長,預言她將成為一位具有重大影響的教育家。”
多年來,張文俊捐資近百萬元救助特困女大學生、貧困母親,捐助汶川、玉樹地震災區,資助青海互助土族藏族自治縣失學兒童。
她先後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十佳全國“巾幗建功”標兵、山東省三八紅旗手、山東省優秀女民營企業家、齊魯十大教育新聞人物、淄博市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振興淄博勞動獎章和淄博高新區優秀校長等榮譽稱號。淄博市張店區第十五屆人大代表。2011年2月獲得第七屆“齊魯巾幗十傑”榮譽稱號。
事跡材料
16年前,她還是一名濟南刺繡廠的繡花女工,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她頂著家庭、社會的巨大壓力,在各級政府部門的支持下,艱苦創業,建立了淄博世紀英才外語學校。作為董事長和總校長,張文俊以極大的愛心和堅韌的毅力,探索教育新路,獨創人文、高雅、精細的“母愛式教育”。數年後,這所學校以獨特的教育理念、顯著的教育成果備受矚目,先後被授予“接受外國文教專家資格”、“接受外國學生資格”,在校生數量連年以50%以上的速度遞增,被新聞界稱為“世紀英才現象”。
張文俊的事跡也得到了各級政府部門的充分肯定,先後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十佳全國“巾幗建功”標兵、山東省三八紅旗手、山東省優秀女民營企業家、齊魯十大教育新聞人物、淄博市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振興淄博勞動獎章和淄博市民辦教育先進個人、淄博高新區優秀校長、淄博市十大傑出青年等榮譽稱號。
追逐夢想
張文俊從小就想當一個老師。參加工作後陰差陽錯當了工人,但當老師的夢念念不忘。一天,張文俊要辭掉工作,建一個自己的學校,家人強烈反對。丈夫開一個陶瓷出口工廠,效益可觀,當然不希望節外生枝。張文俊則吃下秤砣鐵了心,丈夫只好說,要辦你自己辦,只給5000塊錢,不成就趕緊回家。
1996年冬天,張文俊帶著5000塊錢來到淄博,租一間6平米辦公室,裝一部電話,印製10萬張招生傳單沿街散發。餓了啃燒餅,渴了喝涼水,耳朵生了凍瘡,手上凍出口子,晚上回到冰冷的辦公室兼臥室,兩條腿沉得像灌了鉛。她不吭一聲。丈夫看不下去了,停下濟南的窯爐趕到淄博,白天一起發傳單,晚上,夫婦倆就睡在那張不足一米寬的鋼絲床上,一翻身就往下掉。為了讓妻子睡好,丈夫每晚把一條腿擱到地上。傳單發到學校門口,門衛舉著掃帚又攆又打說是盲流。丈夫說拉倒吧,學校哪是這個辦法?張文俊不為所動。
報名的日子到了。張文俊起個大早,門窗桌椅擦了又擦,坐下來靜靜等待。她不信招不來1個學生,有1個就會變成10個、100個、1000個。八點整,3個孩子捏著那份傳單跑過來,說,我要報名!張文俊騰地站了起來,一下子抱住孩子,滾燙的淚水再也抑制不住。
像是滾雪球,短短3年,英語班的學生數量就到了6000人。一天大清早,淄博日報的攝影部主任乘車路過柳泉路58號,看見好幾百人在門外排隊,立即打電話叫記者去看看,他納悶現如今還有啥事能叫人排這么一串長隊?這是英語班新生報名。家長們找到張文俊說,你這么懂孩子,為什麼不辦一所全日制寄宿學校?
圈裡人說,辦寄宿學校不像培訓班,哪是說辦就辦的?張文俊一意孤行。丈夫被她徹底拉下水,丈夫的妹夫從自己公司拆借來資金,政府部門給他們敞開綠燈,她還把在青海乾建築總工的父親也請來。老人一生節儉,一分錢掰成兩瓣花,卻把一輩子積攢的10萬塊養老錢交給女兒辦學。
為趕工期,張文俊綰起長發穿上工裝,親自跑原材物料,與供貨商討價還價。為少雇一個裝卸工,她自己跟車,扛不動水泥就裝磚卸磚,這個不足一米六的柔弱身軀,總是蓬頭垢面地忙碌在車上、腳手架上。施工間隙,張文俊又著手籌備教學組織工作。工地周邊一片荒野,沒辦公室,住工地傳達室;沒自來水,喝工地上的地表井水;寒冬臘月,四面透風的傳達室冷得實在攥不住筆,她就鑽進汽車駕駛室借發動機的餘熱畫圖寫字。
艱辛換來巨大發展,父親卻積勞成疾被病魔擊倒,在國小建成4年後離別人世。張文俊充滿內疚,為支持女兒,父親獻出了一切,情感,智慧,全部積蓄以及生命最後一息。她知道,壓力再大,為了父親也不能後退半步。
張文俊因習慣性流產一直沒有自己的孩子。但她把校園裡的每一個孩子都視為掌上明珠。全國婦聯副主席孟曉駟在聽了張文俊的事跡後說,你雖然沒有自己的孩子,但你是一位偉大的母親!
變革教育
張文俊沒念過大學,對教育即情有獨鍾又見解獨到,被上海教育界一知名學者譽為“原生態教育家”。究其原因,張文俊懂孩子。她在做客山東衛視《從頭再來》時曾說過,“在成人的眼裡,孩子們的事好像是些雞毛蒜皮的事,但在孩子心裡,卻是天大的事,孩子失去老師的信任,就像我們大人的世界塌了天一樣嚴重。”
辦學前,她在濟南卓越兒童英語學校替別人代班做班主任。課上,她發現一個小姑娘很想起來回答問題,但總是沒有機會,因為她口吃,老師怕耽誤時間影響進度。課間,張文俊走到孩子跟前,蹲下來,說,我知道你很想起來回答問題,可是你手舉得太低了,老師沒看見,下次你要把手舉高。下節課,老師提問時,孩子一舉手,張文俊搶先把她叫起來了。她是第一次站起來回答問題,很緊張,用了好長時間。隨即,張文俊說你太棒了!非常棒!又讓全班同學熱烈鼓掌,伸出雙手大拇指來誇獎她。孩子的眼淚奪眶而出。張文俊打斷了老師的課程節奏受到指責,但她堅信自己是對的,她認為,一次發言可能改變孩子一生的命運,比上完一堂中規中矩的課更重要。這是她提出“母愛式教育”思想的根本原因。淄博世紀英才外語學校一建立,就推出了“母愛式教育”,讓老師具備母親一樣的期盼、視角、胸懷,母親一樣的耐心、細心、精心,像對待自己子女一樣對待每一個學生,不放棄、不拋棄。並以此為指導思想,對舊的教育模式進行了大膽變革,逐漸形成體系。
關注孩子內心在應試教育的形勢下被忽視,卻被張文俊看作重中之重。為此,她在國小每班配備兩個班主任老師,一名負責做人教育、一名負責生活習慣培養。把鋼琴課、舞蹈課列入課程表,體育課採取趣味性教學,語數外學科則經常把課堂搬到室外,寒暑假組織孩子們去歐美港澳和青藏高原遊學。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品學兼優、氣質高雅、各方面均衡發展,與普通學校的學生形成鮮明對比。
張文俊從不評三好學生,她認為褒獎少數不利於大多數孩子的心理成長,她推出一個人人參與的“摘星計畫”,每做一件好事如每撿起一片廢紙都會得到一張貼畫。10張貼畫換一張大貼畫,10張大貼畫就獲得一張張文俊簽名的獎勵證書,攢夠10張證書就是“未來之星”,那一天,他會穿博士服戴博士帽,國旗為他升起,接受全體少先隊員行隊禮致敬……“摘星計畫”指引他們每天進步一點點,優秀的孩子更加優秀,曾經的“問題孩子”浪子回頭。
“母愛式教育”也改變了對教師的要求。“您喜歡孩子嗎?”這是教師招聘廣告的第一句話;“今天,您對孩子微笑了嗎?”是每間辦公室牆上貼的提示語;“蹲下來跟孩子說話,把受委屈的孩子先攬在懷裡……”,老師們逐漸把愛由理念轉化為行為習慣。
有位副班主任老師叫趙亞榮,學生如廁時大便弄滿了褲襠,趙老師立即幫她換洗,孩子回家告訴媽媽,趙媽媽可好啦,給我清洗褲子上的大便,還幫我縫書包帶、釘棉襖扣子,下大雨時總是給全班同學送傘……有個孩子發高燒,家長有事來不了,她帶著去醫院輸液,自己承擔起照顧孩子的任務, 30多個小時沒有合眼。有個孩子得了一種皮膚病,趙亞榮每天3次給孩子餵藥,中午晚上抹藥膏按摩,醫生要求每次按摩半小時,落下一次就前功盡棄,趙亞榮足足堅持了8個月。孩子痊癒後,家長感激不盡:“就是我這個做母親的也難以做到!”
“母愛式教育” 使每個孩子的學習天性得到張揚,原來很累、很痛苦的學習變成了一件有趣的事情,“齊魯小名士”、“中國少年科學院院士”、全國青少年英語口語總決賽金獎、CCTV少兒英語風采大賽特等獎、“中國中小學生作文大賽”一等獎、全國國際標準舞公開賽全能一等獎……全省級以上大型比賽的領獎台上一次次站上張文俊的學生。濟南外國語學校國中,全省炙手可熱,曾5000名考生中錄取1000人,濟南市的6年制國小,一個學校每年只能考進幾個尖子生,有一年世紀英才國小91名國小畢業生前去報名63人被錄取,而且都是5年制的學生,轟動濟南外國語學校。國中中考成績也很喜人,95%以上的學生考進了淄博地區的重點高中。
“老師有多么愛孩子,我們就有多么愛學校。”這是家長給張文俊經常說到的一句話。王小蒙的媽媽在信中說,“五年的歲月像流水般匆匆而過,而蒙蒙五年來在世紀英才經歷的往事仍歷歷在目、縈繞心中,件件都在撥動著我的心弦,件件完美體現著這種最博大、最無私的愛……世紀英才不但感動了我自己,還感染了我周圍的人,蒙蒙的弟弟、我的同事的孩子、我的朋友的孩子,都先後走進了世紀英才……”
傑出成就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更是世界的未來。從一個繡花女到一位備受崇敬的民辦教育家,張文俊在人生酸甜苦辣的體驗中,不斷提升著愛的理解,凝聚著愛的沉澱,兌現著愛的承諾。她把對世界萬物的愛凝結為對孩子們的愛。張文俊又是一位行動力極強的開拓者,她給人理念,給人方法,更善於用行動給老師們示範、分享愛的力量。
張濤是個調皮的男孩,因為有打人的小毛病從外校轉來。入校一年把全班同學打了個遍,29個家長聯名寫信要求其退學。張文俊說好,我來想辦法。她到張濤的班上,說同學們,誰都會有缺點,張濤同學也是,可大家想一想,張濤身上真的有沒有優點呢?孩子們立刻七嘴八舌尋找張濤的優點,有的說他愛勞動,有的說他愛打抱不平……既然他有優點,說明只要大家肯幫助他,他是大有希望的,如果我們拋棄他放棄他,他也許會自暴自棄,變成一個真正的壞孩子,同學們願意嗎?孩子們大聲喊“不願意!”張文俊的愛心喚起了孩子們的呼應,那好,如今大家就來想辦法,看看有多少辦法能幫助他。孩子們七嘴八舌匯總出十好幾條改正毛病的方法。張文俊又找到張濤媽媽促膝交談,交流如何糾正親職教育中的失誤,張濤媽媽深受觸動,給全班同學送來一盒大蛋糕,請同學們原諒並幫助他。全班家長收回了那份聯名信。張濤飛快地進步著,連續四個學期競選為班長。
“母愛式教育”給了孩子自信,更給了孩子親情與溫暖,不論是孩子和家長,都把世紀英才當成自己的家。
三年級有個女孩叫孫新,回老家過年遭遇車禍,母親當場死亡,父親骨盆粉碎性骨折,孫新昏迷不醒,頭皮從前額一直掀到了頭頂。父親醒來後第一個電話打給張文俊,說:“這個孩子沒母親了,我把她託付給學校,託付給您。”她和班主任隨即趕到濰坊看望。半年以後孩子出院回到學校,老師們加班加點為孩子補課,百般呵護孩子。消除孩子額頭上的疤痕需要敷用一種藥膏,一次要做四十分鐘按摩,老師們半年如一日,以班主任為主輪換著給孩子按摩。
很長時間孩子還不知道媽媽已經不在,如何把這一殘酷的事實告訴孩子又能減輕孩子的創傷?孩子父親又托給了張文俊。她為此做了一個為期半年的計畫,讓孩子一步步具備心理準備。她經常找到孩子,告訴她你的母親傷得很重,時好時壞,仍住在北京最好的醫院;再一次她會告訴孩子,我北京的朋友告訴我,你母親的病沒有好轉,處在植物人狀態,孫新是個懂事的孩子,好好地照顧好自己,肯定是你母親最大的心愿;之後又告訴孩子,你母親有可能挺不過來,我們和你的爸爸、所有的親人相信你能面對!
半年以後,張文俊帶孫新去吃麥當勞,然後領回家住,讓孫新觀看一部關於一個美國孩子痛失親人的電影光碟,末了告訴她,你的母親還是沒堅持住,她離開你了,但是你的父親、你的老師、我們大家都是你最親近的人。那天深夜,孫新跑出屋子,跑到院子當中的花園裡失聲痛哭,鄰居們紛紛跑出來詢問出了什麼事。張文俊跟出去,一語不發,只是長時間地抱緊孩子,陪她流淚。後來孫新在老師的關愛下恢復往日的快樂。每當父親有事缺席家長會,她會輪流邀請自己老師來代理參加,她把每位老師都當成自己的親人。孫新畢業時送給張文俊一張照片,背面寫道:不盡的感激,偉大的媽媽!
趙芳的爸爸因為經濟案件入獄,民事賠償後一貧如洗,媽媽和他借居在姨媽家,媽媽靠在茶樓打工每月500塊收入難以支付學費,趙芳說什麼不肯轉學。張文俊拿出1萬元私房錢給予資助,又給趙芳媽媽在學校安排了一份工作,分了公寓。趙芳爸爸知道了這一切,從監獄寄來一封信:“我犯罪以後,過去的朋友都不復存在,是素不相識的老師,在我們家遭此大難的時候,伸出溫暖的手,給我們全家唯一的溫暖,報答你的恩情是我重新做人的理由,我們沒齒不忘。”
2009年夏天,她聽說有十幾名高考成績優異的女孩因為貧困無緣大學,她寢食不安,在婦聯幫助下找到她們,捐出29萬元、救助這10名女孩進入大學校園;2010年4月,青海玉樹大地震,張文俊第一時間派出救援車隊,送去價值2萬元的礦泉水、速食麵、禦寒棉被……從2004年起,她就與青海互助土族藏族自治縣十八洞溝鄉學校結成對子,斥資數萬元資助那裡的少數民族失學兒童,還率先帶頭捐助16萬元救濟四川汶川地震災區,出資10萬元參與資助山東省貧困母親行動。
金獎銀獎不如孩子誇獎,金杯銀杯不如家長口碑。張文俊率領她的團隊,痴情地追逐著一個愛的教育之夢,在應試教育模式尚未完全打破的當下,共同為孩子們營造出一方愛的樂土。家長們說,成為世紀英才學校的家長,我們才領會到“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的真正內涵,這是對張文俊和老師們的最大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