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改生

張改生

張改生,男,1951年8月生,陝西周至人。教授、博士(後)。民盟中央委員,陝西省政協委員。

張改生成就

1993年南京農業大學作物遺傳育種專業博士生畢業,獲農學博士,1993年赴英、法和瑞士考察與學習小麥育種,1995-1997年在西北農業大學做博士後研究。現任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楊凌農業生物技術育種中心、國家小麥改良中心楊陵分中心、小麥育種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陝西省作物雜種優勢研究與利用重點實驗室主任;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作物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遺傳資源分會理事,陝西省遺傳學會副理事長,細胞生物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農業科學》常務理事;《作物學報》編委、《麥類作物學報》主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編委,中國農業大學中國糧食與食物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員,寶雞市政府農業顧問。

張改生過往歷史

1993年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995年被評為首屆陝西省科技新星和農業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995、1997年先後被評為校級優秀教師、先進工作者,2001年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 2002年1月被評為2001年度楊凌十傑人物,2003年被評為全國優秀農業科技工作者。2001年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2005年被評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拔尖人才,2006年被評為首屆陝西省優秀科技工作者。
35年來一直從事小麥雄性不育理論和雜種優勢利用研究,並專長於本領域的分子細胞遺傳和工程育種技術的套用。先後主持與承擔UNDP雜交小麥育種,國家“六五”-“九五”雜交小麥攻關,863計畫,國家科技部雜交小麥快速繁育技術體系重大專項,國家楊凌農業綜合試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雜交小麥技術分部的組建,國家楊凌農業生物技術育種中心的組建,農業部偏、粘型小麥不育系開發利用重大專項,國家攀登計畫、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教委博士點基金小麥雄性不育理論與套用以及陝西省雜交小麥攻關、自然科學基金、陝西省作物雜種優勢研究與利用重點實驗室的組建和國際合作進行化殺雜交小麥研究等40多項科學研究。在小麥雜優利用中先後培育出多種不同類型不育系,其中偏(即VEN型)、粘型(即K型)1BL/1RS不育系和A型不育系,其不育性既易保持又易恢復,且種子飽滿,較好地克服了國內外長期以來廣泛採用的提型不育系一些較難克服的缺點,並都完成優良三系配套,進入篩選強優勢組合(超標15%—25%以上)和生產示範及中試試驗階段,使小麥雄性不育和雜種優勢利用研究取得了重大進展。1988年5月該成果通過部省級鑑定,認為已達到國內外先進水平,尤其偏和A型為國內外首創,為小麥雜優利用開闢了一條嶄新途徑。該項成果分別被《科技日報》和《陝西日報》評為我國和陝西省1988年十大科技成就和重大科技成果之一,1990、1989年分別獲陝西省人民政府和陝西省農牧廳科技進步一等獎。近年,針對偏、粘型1BL/1RS不育系等實際套用後不育系及其F1易產生單倍體和恢復度變異較大等缺點,首次又在普通小麥栽培品種內成功地培育出穩定的偏、粘、易和二角型非1BL/1RS新不育系,不但徹底克服了其1BL/1RS不育系及其F1 產生單倍體的缺點,同時大大提高了其不育系的易恢復性,其恢復度可穩定達到85%—100%,從現在已培育出的強優勢組合(超標15%以上)證實,用其選育雜交小麥能與常規育種緊密結合,大大減化三系育種的培育程式,同時又能提供出一種最佳化制種技術,使雜交小麥可在常規育種最新成果基礎上,使小麥單產真正能達到“水漲船高”的作用,達到和常規品種可相輔相成,相互不斷更替,不斷竟相高產、穩產和優質的目的。1997年7月24日該成果通過省級鑑定,專家認為這是在前述工作基礎上的又一重大新突破,亦處國際先進水平,1999年5月獲楊凌示範區科技進步一等獎,2000年6月獲陝西省人民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除此,在建拓小麥其它新不育系,如單型、S型等,及在創製普通小麥細胞質變異新材料、超級雜交小麥新材料、新品種選育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主持選育的“西雜”系列雜交小麥強優勢新組合西雜一號,將高產與優質有機融為一體,2000年8月通過陝西省審定,為我國黃淮麥區第一個通過正式審定的雜交小麥新品種,被評為陝西省2000年十大科技新聞之一。2001年在寶雞市歧山縣進行的小麥雜種優勢利用項目及其雜交種生產示範,獲寶雞市人民政府科技進步一等獎。雜交小麥西雜一號產業化及配套制種技術,被評為“十五”期間陝西省十大農業科技成果。主持選育的雜交小麥新品種西雜五號,2002年8月提前通過陝西省預審,2004年完成全國黃淮冬麥區區域試驗,亦已大面積進行生產示範和走向推廣套用。主持的“雜交小麥化學殺雄技術與制種技術的研究”,2002年1月12日通過陝西省科技廳組織的鑑定,專家們認為“該研究成果使我國小麥雜種優勢利用真正從試驗研究走向了實用化的生產階段,是我國小麥雜種優勢利用上的一項重大突破,達到國際同類研究的先進水平”,2002年6月該成果獲楊凌示範區科技進步一等獎,2003年3月獲陝西省政府科學技術一等獎。特別是新近主持的“新型殺雄劑SQ-1誘導小麥雄性不育研究”,2003年3月22日又通過陝西省科技廳主持的技術鑑定,鑑定委員會認為:“新型殺雄劑SQ-1的研究開發成功,結束了我國小麥殺雄劑長期依賴國外的局面,使我國小麥殺雄劑真正從試驗研究走向實際生產套用的新階段,也為我國小麥育種技術的改良作出了重要貢獻。該項研究必將有力地推動我國雜交小麥的科研與生產,是我國小麥雜種優勢利用研究上的一項重大突破,達到國際同類研究的先進水平”。2003年10月該成果獲楊凌示範區科技進步一等獎,2006年11月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在博士後研究中開展的小麥雄性不育的分子機理和外源抗病基因向小麥雄性不育載體導入及育性基因定位和育性染色體定向替換研究,亦取得較大進展。先後在《科學通報》、《遺傳學報》、《作物學報》、《中國農業科學》、《植物學報》等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218篇,撰寫專著4本,參編專著5本,其中多篇(本,210篇次多)已被國內外重要刊著摘錄和引用。
此外,35年來一直承擔本科、研究生和博士生多門遺傳學核心課程的講授。指導碩士研究生73人(49人已優秀畢業),博士生27人(10人已優秀畢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