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張愛玲是中國現代著名作家,她的小說作品風格獨特,受到文藝評論家的關注和廣大文學愛好者的追捧。對她及其作品的研究,從她早年從事創作時就開始了。她的家庭身世、人生經歷也比較複雜,本人也是一個非常有個性的女人。張惠苑所著的《張愛玲年譜(中國現代作家年譜)》將張愛玲的生平事跡和創作經歷進行了細緻的梳理,參閱了大量的原始資料,是研究張愛玲的重要參考書。
圖書目錄
1920年(民國九年) 生年
1921年(民國十年) 1歲
1922年(民國十一年) 2歲
1923年(民國十二年) 3歲
1924年(民國十三年) 4歲
1925年(民國十四年) 5歲
1926年(民國十五年) 6歲
1927年(民國十六年) 7歲
1928年(民國十七年) 8歲
1929年(民國十八年) 9歲
1930年(民國十九年) 10歲
1931年(民國二十年) 11歲
1932年(民國二十一年) 12歲
1933年(民國二十二年) 13歲
1934年(民國二十三年) 14歲
1935年(民國二十四年) 15歲
1936年(民國二十五年) 16歲
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 17歲
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 18歲
1939年(民國二十八年) 19歲
1940年(民國二十九年) 20歲
1941年(民國三十年) 21歲
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 22歲
1943年(民國三十二年) 23歲
1944年(民國三十三年) 24歲
1945年(民國三十四年) 25歲
1946年(民國三十五年) 26歲
1947年(民國三十六年) 27歲
1948年(民國三十七年) 28歲
1949年(民國三十八年) 29歲
1950年 30歲
1951年 31歲
1952年 32歲
1953年 33歲
1954年 34歲
1955年 35歲
1956年 36歲
1957年 37歲
1958年 38歲
1959年 39歲
1960年 40歲
1961年 41歲
1962年 42歲
1963年 43歲
1964年 44歲
1965年 45歲
1966年 46歲
1967年 47歲
1968年 48歲
1969年 49歲
1970年 50歲
1971年 51歲
1972年 52歲
1973年 53歲
1974年 54歲
1975年 55歲
1976年 56歲
1977年 57歲
1978年 58歲
1979年 59歲
1980年 60歲
1981年 61歲
1982年 62歲
1983年 63歲
1984年 64歲
1985年 65歲
1986年 66歲
1987年 67歲
1988年 68歲
1989年 69歲
1990年 70歲
1991年 71歲
1992年 72歲
1993年 73歲
1994年 74歲
1995年 75歲
附錄: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2001年
2002年
2004年
2005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參考文獻
文摘
1920年(民國九年) 生年
5月4日,北京學生三千餘人在北京大學召開五四運動紀念大會。廣州、九江、濟南、常州等地學生也紛紛集會紀念五四運動一周年。
11月25日,孫中山偕伍廷芳、唐紹儀等離滬去粵。28日,經香港抵廣州。29日,重組軍政府。
9月30日(農曆八月十九日)①,張愛玲出生於上海泰興路(當時叫麥德斯脫路)和泰安路(當時叫麥根路)交口處的一棟別墅中。本名張烘,小名小煐,英文名Eileen Chang,,父親張志沂(廷眾)、母親黃素瓊(逸梵)。
曾祖父張印塘(1797一1854),字雨樵,曾任安徽按察史。太平天國時期,李鴻章於1853年返回安徽辦團練,“與印塘曾共患難”(張子靜《我的姐姐張愛玲》)。1854年積勞成疾,逝於任上,終年57歲。
祖父張佩綸(1847—1903),字幼樵,原籍河北豐潤①。1854年7歲時喪父。1870年23歲時中舉,次年登進士,“授編修充國史館協修官”。1875年升侍講,任“日講起居注官”,直諫朝政,聲譽日隆,後擢升為侍講學士及都察院侍講署佐副都史,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行走。1879年4月,喪母。1884年以三品欽差大臣會辦海疆大臣的名義被派到福建馬尾督軍。1884年8月中法之戰馬尾一役不戰而敗,張佩綸“所部五營潰,其三營殲焉”;“海上失了基隆,陸地陷了諒山”(張子靜《我的姐姐張愛玲》)。馬尾戰敗後,1884-年被發配到邊寨張家口,1888年戍滿,同年4月14日返抵天津。1894-年8月17日,遷出天津都察院侍講署,人居水草堂。1895年3月,遷居南京。1889年農曆三月二十九日,返回河北老家祭掃祖墳時,在豐潤縣之北郭胥莊山王砦購地78畝,擬為百年之用。1903年,56歲,因肝疾辭世。張佩綸富有才學,留下的著作有《管子學》24卷、《澗於集·奏議》8卷、《澗於草堂文集》3卷、《澗於日記》14卷、詩4卷。張佩綸與原配夫人朱芷薌(卒於1879年)生有兩子,長子志滄(卒於1895年)、次子志潛(仲照)。張佩綸的繼室邊粹玉(卒於1886年)並無生育。1888年4月底,張佩綸與李鴻章的女兒李經躊(菊耦)訂妥婚姻,並生有一對子女,兒子志沂(廷眾)(1896一1953),女兒茂淵(1901—1991)。
祖母李經躊(菊耦)(1866—1912),清朝北洋大臣李鴻章與原配趙繼蓮的長女。曾樸在《孽海花》中曾經形容李菊耦:“眉長而略彎,目秀而不媚,鼻懸玉準,齒列貝編”;“貌比威、施,才同班、左,賢如鮑、孟,巧奪靈、芸,威毅伯(編者按:指李鴻章)愛之如明珠,左右不離”。但據張愛玲所說,祖母並不會做詩。1888年4月27日,李鴻章在給台灣巡撫李銘傳的信中,提到張佩綸與自己女兒的婚事:“幼樵塞上歸來,遂托姻親,返仲蕭於張掖,至歐火於許昌,累世舊交。平生期許,老年得此,深愜素懷。”李菊耦22歲時嫁給張佩綸,成為其繼室。37歲時喪夫,情緒沉鬱,閉門不出,不久就得了肺病。辛亥革命時她從南京搬到青島,1912年搬到上海,不久就去世了,終年46歲(以上引文出自張子靜《我的姐姐張愛玲》)。
父親張志沂(字廷眾)(1896—1953),是典型的遺少,任性,不善理財,不事生產,但有較好的文學修養。1923年因分家得到了豐厚的遺產,開始了嫖妓、養姨太太、賭錢、吸大煙等花天酒地的墮落生活。一生只在外面做過兩次正式的工作:第一份工作是1923年到1928年春在津浦鐵路局做英文秘書,後因為自己的聲名狼藉以及失去靠山,丟掉了工作。第二份工作是1934年在日本住友銀行上海分行做英文秘書。1937年上海發生“八一三”事變,他怕在日本銀行做事被人誤為漢奸,主動辭職。1937年離開住友銀行後,曾與姓葉與姓周的兩位銀行同事合資,開了一家錢莊。後來因為他在錢莊透支成為空頭股東,從而導致錢莊拆夥。1948年,他賣掉上海最後的一處房產,不聽勸告,將得到的美金和黃金換成金圓券,結果趕上1948年國民政府時期的通貨膨脹,換得的金圓券變成了廢紙。1949年搬進了上海江蘇路由亭子間加蓋的14平方米的房子,直到1953年因肺病去世,在靜安公墓火化。張志沂一生娶過兩任妻子,1915年娶了首任長江水師提督黃翼升的孫女黃素瓊。兩人1930年離婚,共育有一子一女,女兒張煐即張愛玲(1920年9月30日—1995年9月),以及兒子張子靜(1921年12月11日—1997年10月12日)。1934年娶了第二任妻子孫用蕃(1898—1986)。孫用蕃是袁世凱內閣國務總理孫寶琦的第七個女兒。兩人沒有生育子女。
外曾祖父黃翼升(1818—1894),原籍湖南長沙。幼年父母雙亡,由鄧氏收養,並改姓鄧。黃翼升年少加入陸軍,曾遠征廣西,英勇善戰,名聞鄉里。洪秀全太平軍攻陷南京後,湖南在籍禮部侍郎曾國藩奉命治湘軍,創設水師,將他調入麾下。1854年底,與湘軍水師守備楊載福剿滅湖南、湖北的太平軍。1855—1858年,黃翼升隨楊載福轉戰江西、安徽各地,力抗太平軍。1858年克服九江後,得旨加總兵銜,不久又補河問協副將。1859年41歲時,曾國藩為他奏請歸宗,恢復原姓黃。1860年黃翼升合圍安慶成功,李鴻章為福建延建邵道台,同時為曾國藩圈選應命,黃翼升獲授江南淮揚鎮總兵。1862年獲授代理江南水軍提督。1862—1868年,黃翼升與李鴻章合力攻克蘇州、嘉定、無錫、上海等地。1864年剿滅太平天國後,他們又轉戰江蘇、山東、河南等省,剿除捻軍起義。1864年出任首任長江水師提督。
P1-3
序言
寫在文學史的邊緣
——《張愛玲年譜》序
在中國現代作家中,張愛玲是個很有爭議的人物。有關她的爭議主要集中在兩點,一是她的作品有沒有價值,二是上海淪陷時期她與日偽之間的曖昧關係。前一個爭議儘管至今沒有平息,但她的小說集《傳奇》以及最近幾年新發現的《小團圓》之類的作品,在國內圖書市場有較好的業績。後一個爭議主要是圍繞張愛玲與胡蘭成的關係展開。張愛玲與胡蘭成的關係僅僅是兩人之間的私情,抑或在政治上有所牽扯?歷史上對於漢奸文人的界定是非常明確的,1945年抗戰結束後對漢奸文人的處置名單中,張愛玲並未入榜。但張愛玲對於抗戰時期敵我關係的文學表現,似乎有些含糊,不那么同仇敵愾,也不那么立場鮮明。像《紅玫瑰與白玫瑰》、《夜營的喇叭》等,放在抗戰的環境氣氛中,的確讓很多浴血奮戰的抗敵人士難以接受。或許張愛玲有她自己的文學考慮,或許張愛玲當時交往的人員和發表作品的刊物影響到她的寫作。總之,張愛玲至今都是一個有爭議的人物。
爭議歸爭議,文學史研究還是需要回歸到嚴肅的研究視野之中,那些肉麻的“張粉”和簡單化的“拒張”,都不是文學史研究所應有的態度。在文學史研究領域,張愛玲作品的研究以及相關的史料蒐集工作,至今都在進行。張愛玲生逢亂世,一生顛沛流離。儘管她的文學成就與上海關係最深,但其一生的絕大部分時間是在上海之外度過的。所以,有關張愛玲的生平史料,研究者掌握得不是太多,而是太少,甚至與她一度關係密切的胡蘭成等人的原始材料,研究者也掌握不多,這對於文學史研究來說,並不有利。
譬如張愛玲小說創作的淵源關係問題,目前有多種論述,早在1940年代,一些評論家認為張愛玲小說有《紅樓夢》、《海上花列傳》等傳統小說的影響痕跡。張愛玲不否認這些,但她認為還應該有外國文學的影響因子存在。張愛玲在教會學校受教育,外文小說讀得不少,1944年在新中國報社的一次文學聚會中,張愛玲表示自己喜歡閱讀毛姆以及赫胥黎等英國作家的作品,這些小說的技法和語言,對她構思小說有影響。張愛玲與外國作家的交往活動,也是受人關注的問題,曾有當事人指出美國作家馬昆德(John Marquand)1950年代與張愛玲有往來,張愛玲在給宋淇的信中說,她的《半生緣》是對馬昆德小說《普漢先生》的改寫。張愛玲的小說創作在哪些方面接受了馬昆德的影響,台灣研究者蘇有貞在《借用還是抄襲?》一文中,有較為細緻的文本比較。其實,張愛玲與馬昆德的個人往來書信至今還沒有人論及。但它確實存在著,這是我在翻閱檔案材料時的一個收穫,它證明兩人之間的確有往來,而且不是泛泛之交。
至於與張愛玲相關的胡蘭成的材料,也可以幫助研究者深入了解張愛玲的情感世界。曾有研究者說,張愛玲自己後來很少提及胡蘭成,倒是胡蘭成到處講自己與張愛玲的關係。張愛玲後半生不談胡蘭成或許還不是情感上不願談年輕時的這段往事,在我看來,是張愛玲世事練達,漸漸看清了胡蘭成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覺得還是不談這人為好。現在公開出版的胡蘭成的作品,都是談狐說禪的風雅文字。很少有人閱讀過胡蘭成的時政文章和獻策文章。我曾在台灣閱讀到胡蘭成1950年代托人轉交給蔣介石的獻策文章,要求蔣介石組成國際反共聯盟,反攻大陸。如果將獻策文章中邀官請賞的胡蘭成與談狐說禪的胡蘭成結合在一起加以對照研究的話,我想人們對胡蘭成一定會有一個更加全面的了解,而且對張愛玲後來果斷斷絕與胡蘭成的往來,也會有一種新的理解。
張惠苑博士2008年開始著手《張愛玲年譜》的編撰工作,歷時5年完成了這項工作。這實在是讓我非常驚喜的事。記得10多年前我指導博士生吳世勇先生研究沈從文,我希望他最好先做一部《沈從文年譜》,然後再寫一篇博士論文。後來吳世勇真的完成了《沈從文年譜》,並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現在張惠苑也完成了《張愛玲年譜》,書稿同樣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這是我最高興見到的。我個人覺得文學史研究的正道是論從史出。這種研究可能花的工夫比較多,但出來的成果讓人放心。張惠苑博士的《張愛玲年譜》能夠循正道而行,從材料入手,將一個備受爭議的文學史人物,通過編年的方式,一點一點地呈現給讀者。我想這樣的研究是有價值的,很多現代文學史研究者也是樂意閱讀和接受這樣的學術成果的。
是為序。
楊揚
2013年7月於滬上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