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簡介
先後在西北農學院、陝西城固師範學院、河南大學、台灣桃園農校和山東農學院等院校任教。1951年8月到河北農學院園藝系任副教授。
1953年,張愚參加了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河北農業大學園藝系黨總支委員、校工會主席、教師黨支部書記、蔬菜栽培教研組主任、河北省蔬菜學會理事長等職。
張愚注重深入實際,總結民眾經驗。在山東農學院工作期間,他深入各個蔬菜產區,對山東大白菜、大蔥、芹菜、濰縣的蘿蔔、濟南北園的青韭和青蒜、蒜黃栽培、山東蔬菜採種的經驗和存在問題等,都進行了調查和總結。在河北農業大學工作期間,組織學生對保定市郊區蔬菜栽培技術進行調查,深入河北省各蔬菜產區,如對張家口地區的芹菜,安國、定縣、新保全等地的大蒜,安國、定縣、徐水和唐山的大白菜都進行了深入調查,並在此基礎上,對品種、栽培環境、技術措施、病蟲防治及採種等都進行了系統總結,既推廣交流了各地栽培經驗,也充實了教材內容。
張愚在河北農業大學任教28年,認真貫徹執行黨的教育路線,注重深入實際,總結民眾經驗,在教學、科研、生產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為河北省蔬菜生產的發展和園藝教育事業作出了貢獻。
親臨高寒礦區 解決缺菜問題
1958年,河北省黨政領導提出以張家口市龐家堡礦區的蔬菜工作為重點,解決該區的缺菜問題,努力創造發展新興工礦區蔬菜生產的經驗,藉以推動全省新興工礦區蔬菜生產的發展。張愚藉下放勞動之機會,帶領蔬菜栽培教研室教師和部分學生深入該礦區,邊參加生產勞動,邊進行調查研究。
龐家堡礦區屬龍煙鋼鐵公司,地勢高,地形複雜,耕地海拔為805~1300米,地塊零碎,土壤瘠薄,缺氮較嚴重。這裡氣候寒冷,無霜期僅120~160天。蔬菜種植面積小,種類少,產量低。在對礦區情況進行全面深入調查的基礎上,張愚帶領大家進行了仔細地分析研究,通過試驗、示範,制定了各種蔬菜的栽培技術措施。他們依靠黨委,與當地有關部門密切協作,開展技術培訓,培養了一批技術力量,通過現場會、座談等交流經驗,推廣栽培技術。他們推廣了陽畦育苗,改善苗床環境,培育壯苗,適時定植,培育壯苗,延長了露地生長期,有效地解決了番茄不著色、茄子結果少和辣椒產量低的問題,同時開展了早熟甘藍和冬瓜等蔬菜的栽培;大蒜平均每公頃產量達到蒜薹450千克、蒜頭6000千克,比1957年提高10倍,並且全部抽薹分瓣,結束了當地大蒜不分瓣的歷史。在重新制定大白菜技術規程的基礎上,加強田間管理,引種的12個品種中的早中熟品種玉田包尖、涿鹿白口不但能包心,單株產量也達到原栽培區的產量水平,為發展當地結球白菜生產做出了成績。
1953年,張愚等從北京、保定、張家口大量引種,促進了礦區蔬菜多樣化。礦區蔬菜達到45種,品種80個,蔬菜的產量和品質也明顯提高。蔬菜供應量超過了當時中央要求每人每天0.5千克的指標。不論在數量或種類上都基本滿足需要,做到了供應充分,職工滿意。他們為礦區發展解除了後顧之憂,也為新興工礦區蔬菜生產發展提供了經驗。
致力於教材建設 提高教學水平
50年代初,高等農業院校尚無統編教材。為滿足教學工作的需要,張愚著手編寫了外專業用蔬菜栽培學講義,並帶領教研室教師編寫本專業用蔬菜栽培學講義。他擔任蔬菜研究法課程時,編寫出蔬菜研究法講義,並協助編寫了蔬菜生理學講義。隨著工農業生產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蔬菜保護地栽培迅速發展,張愚開設了保護地蔬菜栽培學課程,編防寫地蔬菜栽培學講義。這些教材為以後統編教材的編寫提供了重要的參考資料。
在農業部教育局組織編寫高等農業學校教學參考書蔬菜栽培學中,張愚任上卷總論、中卷露地栽培各論的副主編,並承擔部分編寫任務。上卷於1959年12月、中卷於1960年5月由農業出版社出版。
遵照農業部指示,由河北農業大學編寫高等農業院校試用教材蔬菜栽培學(外專業用),張愚是主要編寫人之一。該書於1961年10月由農業出版社出版。張愚還擔任高等農業院校試用教材蔬菜栽培學(蔬菜、果樹蔬菜專業用)上卷總論、中卷露地蔬菜栽培各論副主編,全國農業院校教材蔬菜栽培學各論(北方本)副主編。在歷次教材編寫工作中,張愚總是認真對待,一絲不苟,‘圓滿完成了組織和編寫任務。
科學研究與生產實踐緊密結合
張愚認為,一切科學的創造發明都是在民眾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產生的,離開廣大菜農的生產實踐,蔬菜的科學研究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要真正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就要深入生產第一線。
1965-1967年,張愚在保定郊區南大園村開展蔬菜樣板田建設工作,推廣新技術。他根據當時蔬菜生產上存在的問題,先後研究了大蔥生物學特性及其大蔥先期抽薹問題;大蒜形態發育;大白菜蹲苗與豐產的關係;蔬菜間套作;大小塑膠棚的性能與生產的關係;營養土方的配方、製作及套用效果等。其研究成果對當時保定郊區蔬菜生產起了指導和推動作用,同時也豐富了蔬菜科學理論,並被編入蔬菜栽培學全國統編教材及有關著作之中,對後人進一步研究利用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他通過對隆堯大蔥先期抽薹問題的研究,明確了越冬前蔥苗的株高、假莖粗、葉片數目、根數根長、幼苗日曆苗齡、積溫等與大蔥先期抽薹的關係和保定地區的大蔥播種適期。通過對大蒜形態發育的研究,發現剝皮去踵可顯著地促進其快出根多出根,明確了大蒜生長發育期須經過萌發期、幼苗期、鱗芽與花芽分化期、蒜瓣與蒜薹成長期和休眠期等5個時期及各時期生長發育特點。這些成果為安排生產和加強田間管理提供了依據。
教書育人 誨人不倦
張愚忠誠黨的教育事業,重教愛教。他精心編寫教案,授課生動,重點突出,並能將生產中的典型經驗和問題溶於講授之中,不僅加深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而且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多年教學工作中,他注重引導學生將書本知識用於實踐,注意觀察生產中的問題,認真分析和解決問題。他忘我的工作精神,給師生留下了深刻印象。1974年春季,張愚帶領學生在天津灰堆村進行生產實習。當時蔬菜生產上剛興起用營養土方育苗,為避免散坨,常把營養土調成泥狀,再制營養土方,因而造成土方過緊,透氣性差,使蔬菜根系發育不良,難以育出壯苗。張愚抓住這一問題,指導學生進行營養土方成分配比、製作方式及育苗效果對比試驗,終於得出營養土配方及其製作的最佳程式,使營養土方松而不散,堅而不實,育苗效果良好。這樣為生產解決了難題,也鍛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當時,張愚已年過花甲,左腿患脈管炎。在長達100多天生產實習期間,常常步行幾公里路,白天指導學生實習或指導蔬菜生產,晚上還堅持指導學生學習、整理資料。一天下來,左腿腫得很粗,睡覺時要將左腿墊起很高,時常痛得難以入睡。但他卻說,作為一個人民教師,一個共產黨員,為了國家的利益,就要把全部力量貢獻出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1978年12月,張愚在河北省蔬菜學會年會上致開幕詞時,因勞累過度,倒在了講台上。終年65歲。
工作經歷
1938年8月-1940年2月 任西北農學院助教。1940年2月-1942年7月 任陝西城固師範學院講師。
1942年8月-1947年7月 任河南大學講師。
1947年8月-1948年7月 任武昌國營金水農場主任。
1948年8月-1949年3月 任台灣省桃園農校園藝科主任。
1949年3月-1951年7月 任山東農學院講師。
1951年8月-1978年12月 任河北農業大學副教授、蔬菜栽培教研室主任。並先後兼任園藝系黨總支委員、教師黨支部書記和河北省蔬菜學會理事長等職。
主要論著
1 張愚.山東大白菜.新農出版社,1951
2 張愚.山東大蔥.新農出版社,1951
3 張愚.章邱大蔥調查.山東農學院園藝叢書之一.19514 張愚.濟南北園的青韭和青蒜.園藝新報.1951
5 張愚.山東蔬菜採種的重要和存在問題.園藝新報.1951
6 張愚.山東濰縣的蘿蔔.園藝新報.1951
7 張愚.山東的芹菜.園藝新報.1951
8 張愚.蒜黃栽培.大眾農業.1951
9 張愚.扦插繁殖對番茄成熟期和產量的影響.河北園藝.1957
10 張愚.白菜蹲苗試驗初報.河北園藝.1957
11 張愚.張家口地區的芹菜.河北園藝.1957
12 張愚.河北大蒜.園藝通報.1960
13 河北農業大學等.龐家堡礦區的缺菜問題是怎樣解決的.北京:農業出版社,1959(張愚為主要編寫人之一)
14 山東農學院.蔬菜栽培學.上卷總論.北京:農業出版社,1959(張愚任副主編)
15 山東農學院.蔬菜栽培學.中卷露地栽培各論.北京:農業出版社,1960(張愚任副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