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永[北京籍書畫藝術家]

張志永 筆名智永,號西山散人。1961年生於北京。自幼喜書畫,初從吳悅石習畫,繼得劉寶柱、何海霞老先生指授。書法繪畫俱得精進。

人物簡介

1991年得入著名旅美畫家崔如琢先生門牆,為入室弟子,經老師衣缽親授。從四僧及元明四家入手,深得傳統中國畫精髓。幾十年來潛心墨池,並遍歷南北名山大川,深入生活,形成獨特的風格,擅山水,兼入花鳥翎毛。作品多次成交於大型拍賣會。

他人評價

記得老張書房裡有副對聯:“胸中已得山林氣,門外何妨市井喧”,現 在能夠有一種靜居獨處玩味於胸的心情已經顯得。頗為難得了。每次到他家總能聽到抑揚頓挫、時斷時續的蟲鳴。閉上眼睛傾聽,恍如走進了一片空曠的原野,百籟俱寂,獨有蟲歌不絕於耳。這也許就是古人講的“造境”吧!這也是老張的情趣使然。他的齋號是“秋韻齋”,取意有三,其中之一就是他本人喜歡飼養鳴蟲,一年四季秋聲不斷。秋天是一年中的收穫季節,而自然界的景象也是變化無常、別有韻致。另外一個重要的因素是為了紀念他最喜歡的京劇表演藝術大師程硯秋先生。他興趣廣泛,涉獵戲曲、鑑賞、收藏諸方面,卻尤衷情于丹青之道。可能在書畫界裡張志永這個名字會讓人覺得陌生,但他認真治學的作風足可令當今許多所謂“名家”們汗顏。我們從他一些見解之中來了解一下他在無涯藝海之中的行走軌跡。

使用材料:材料的使用是見仁見智的事,畫家往往根據自己的喜好求選擇工具材料,不同的運用所出來的畫面效果也大為不同,但是從傳統人手學習中國畫,對傳統工具材料的認識是必要的前提條件。老張做畫主張使用研出來的墨。他認為研出來的墨與一般墨汁的最主要區別就在於墨的顆粒不同,研出來的墨是由固體墨塊加水手工研磨成液體的,其中墨的顆粒有粗糙的也有細膩的,在使用時,粗糙的部分大多留於筆痕之中細膩部分隨著水分滲化出去,就形成一些不規則的、變化無窮的效果,而且色澤持久。一般墨汁的顆粒是均勻的,是迎過機器研磨出來然後加膠合成的,雖然大大節省了研墨的時間但也失去了很多研出來的墨所特有的韻味,它在宣紙上的滲化是平均的,變化不大,並且容易發灰或平板。他在對紙張、毛筆和顏料方面的挑選和要求也非常嚴格.無不反覆試驗,以求揮灑自如。(摘錄)

作品賞析

張志永作品欣賞 張志永作品欣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