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77-1988年:湖南醫科大學手術學助教。
1988-1996年:湖南醫科大學人體解剖學和神經生物學系講師。
1997-2003年: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人體解剖學和神經生物學系副教授。
2003.9 - 今: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人體解剖學和神經生物學系教授。
2000年、2004年赴香港大學醫學院和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學習與研究。
主講課程
先後講授系統解剖學、局部解剖學、斷層解剖學和神經生物學等醫學基礎課程。
研究方向
“神經系統的潰變與再生 PBL教學模式”、“精神行為異常的腦機制”、“疼痛的神經生物學機制”。
主要貢獻
從事高校教學35年,主持並參與形態學實驗室平台建設及教改項目8項,其中人體形態學科技館已經成為學生學習醫學形態學的開放性實驗室和國家級科普教育基地。主編、參編教材15本,發表科研與教學論文70餘篇。
“九七三”子課題(脊髓損傷修復的基礎性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12項。
湖南省衛生科學技術研究課題(臂叢神經前根撕脫延期再植回對運動神經元存活的作用)。
湖南醫科大學資助回國人員啟動基金(神經損傷後的潰變與再生)。
省醫藥衛生科學技術研究課題(變性肌橋促進周圍神經再生機理的研究)。
省自然科學基金(BDNF促進周圍神經損傷後髓化的機制研究)、長沙市科技計畫等。
國際合作課題:與澳大利亞Flinders大學Dr.zhou合作《神經營養因子對周圍神經損失後的機制研究》。
與香港大學Dr.wu合作《臂叢損傷後脊髓運動神經元存活的機理》等。
獲獎記錄
省教育廳一等、三等獎。
中南大學首屆同學最喜愛的老師、優秀教師。
中南大學教學質量優秀獎。
湖南省醫藥衛生進步三等獎。
湖南省人事廳、湖南省科學技術委員會、省科協三等獎。
《最佳化課程結構,提高解剖學教學質量》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排名第四)。
湖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三等獎各1項。
湖南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項。
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推廣類)1項。
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科學和技術創新獎二等獎1項。
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人體解剖學和神經生物學系教授2003年度“中南大學首屆同學們最喜愛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