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平之

張平之,男,1926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0年,他已經成為了中共深澤縣委委員。 1945年,相識了他的妻子,她也是一名共產黨員。

交通銀行張平之

張平之,男,1926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時期,他曾任深澤縣人民自衛團政治主任、安國縣抗日政府秘書、黨團書記、雄縣縣長、獻縣縣長。籌組建獻縣裕民印刷所並出任冀中分行經理兼印刷所所長之職。天津解放後,他任人民銀行天津分行副經理;上海解放後,他任交通銀行總管理處總經理、上海市工商聯籌委會委員。是交通銀行第一任總經理、財政部黨組成員。
人物平生
 張平之(曾用名:張維真)於1910年出生在河北省深澤縣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家庭收入以務農為主。年幼時非常聰穎好學,對知識的渴望很強烈,他希望能對外面的世界看看。他偷偷的報名並參加了入學考試,他的優異成績說服了父親與爺爺,從此開始了求學之路。
1926年,年僅16歲的張平之便離開了家鄉,開始走上了為實現共產主義理想而終生奮鬥的革命道理。
1930年,他已經成為了中共深澤縣委委員。同年,他受縣委委派與宋又彬(宋志毅)同志一起去博野中心縣委參加博里暴動預備會議後,參加、準備、組織了深澤縣的“九 - 二十六”的廟會大宣傳活動,這次革命宣傳活動,號召民眾抗捐、抗稅,反對軍閥戰爭,反對貪官污吏、土豪劣紳,打倒國民黨、建立蘇維埃等。此次活動,擴大了我黨的影響,教育了民眾,揭露了敵人。
1935年,成立了“士林書社”,從事黨的地下活動和工作,堅持革命活動,為保護黨組織起了重要的作用。
1938年-1939年,被黨組織安排到獻縣、雄縣工作,任獻縣、雄縣縣長及兼大隊長。在此期間,他發動民眾,貫徹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
1939年-1940年,在冀中行署實業科工作,在此之間,主要學習經濟工作方面的知識,是黨大力培養的商業經濟工作幹部之一。由於知識水平的提高,他繼任了晉察冀邊區銀行冀中分行副經理,冀中區合作社籌備委員會副主任,冀西一專區專署實業科副科長、工商局長,北嶽區合作社一分區辦事處主任、商店總店經理,一分區財辦秘書,北嶽一分區易縣合作社縣聯社主任。從此,他有前線的武裝鬥爭幹部轉為黨的早期經濟工作幹部。
1941年-1949年,在冀中、邊區銀行、裕民印刷所、華北第一出入口行和天津銀行工作。
1949年-1959年,在上海、北京接管交通銀行,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任交通銀行總管理處總經理。並參與了籌備組建建設銀行的艱巨工作。
1950年-1960年,在此期間,他被組織安排到山東(財貿部)工作,由於超大的工作強度以及巨大的責任心,積勞成疾,重病回到了北京。
1968年,文革時期接受審查與批判,下放到湖北勞動鍛鍊,他仍舊堅持自己的原則,相信組織,保持著良好、樂觀、積極的心態。
1976年,平反昭雪,重新回到了北京。
1987年,在北京逝世,享年77歲。
社會評價
 在革命同志的眼裡, 他是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
在妻子的眼裡,他是一個樂觀、積極,讓人踏實的好丈夫。
在兒女的眼裡,他是一個樸實、寬容的好父親。
而張平之是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他的一生是平凡的,也就是在普通、平凡中體現了他的崇高,在細微中體現忠誠,在待人中體現正直與熱忱,在工作中見敢為人之苦、敢為人之先、敢為人所不能不能為的艱苦之事。歷史將銘記他無私、無畏、奉獻、正直、忠誠的高尚品格!
家庭
1945年,相識了他的妻子,她也是一名共產黨員。
1946年,結婚。兩個相隨相守,悉心照顧對方,在逆境中相互關心,鼓勵前行。
共有四個孩子,兩男兩女。
自傳書籍
由張立社(張平之的小女)編著,由中國金融出版完社出版發行的《紀念我的父親——張平之》 於2010年10月上市,新華書店經銷。
《紀念我的父親——張平之》一本書,張立社採用了大量的文獻,並整理了大量張平之生前好友的講述,編著了張平之平凡而又偉大的一生。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成功學院院長

張平之,男,漢族,黨員,教授,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1963年畢業於北京輕工業學院(現北京工商大學)。 曾任:鄭州輕工業學院副院長;黃河科技學院副院長;鄭州輕工業學院易斯頓國際美術學院院長;鄭州大學升達經貿管理學院副院長。
現任: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成功學院院長
兼任:河南省工業設計協會名譽會長;中國工業設計協會理事;河南省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河南省生物工程學會副理事長;河南省動漫產業協會副會長。
張平之教授長期從事食品生物技術和生物工程教學與科研工作。2001年主持完成的“輕工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及 教學內容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榮獲國家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參加和主持十餘項科研工作,獲國家星火二等獎 一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和三等獎各一項,輕工部三等獎一項,發表學術論文三十多篇,主編出版高等學校教材“ 生物化學”和“微生物生物工程”兩部,主審“食品生物技術”著作一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