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席禔(1898~1966)

張席禔(1898~1966)

192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質學系,1928年獲維也納大學博士學位。

張席禔(1898~1966)

正文

張席禔(1898~1966)中國古脊椎動物學家地質教育家。字惠之。1898年2月22日生於河北定縣,1966年 10月22日卒於北京。192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質學系,1928年獲維也納大學博士學位。回國後曾任中山大學教授、系主任,兩廣地質調查所技正,清華大學教授、系主任,西南聯合大學教授,北京地質勘探學院教授、副院長。張席禔在歐洲留學期間,專門研究古象及其咀嚼器的功能,開中國化石功能形態學研究之先聲。其後他在古脊椎動物肉食類和無脊椎動物化石的研究上,也極重視古生態學方面的特點。1930年他參加了紐約美洲博物館第三次中亞考察團的工作,並任中方團長。在地層學方面,他的主要貢獻有兩廣的新生代地層,貴州雲南三疊系地層,以及廣東連淮志留紀含筆石的地層等的發現。主要著作有《內蒙古地質志》(1931)、《廣西哺乳動物化石》(1934)、《中國之中生代地層》(1936)、《貴州海相三疊系新產地》(1942)、《山西蓬蒂層劍齒虎研究》(1958,1964)和《山西榆社乳齒象化石》(1964)等。

配圖

相關連線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