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神經學家]

張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神經學家]

張峰(Feng Zhang,音譯),男,華人美國神經學家。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麥終身教授。研究方向是設計新的分子工具來操控活體大腦,他同時也是布羅德研究所核心成員。2013年獲得瓦利基金青年研究家獎,當選《自然》評選2013年度十大科學人物。

簡介

張峰(FengZhang,音譯),男,華人美國神經學家。哈佛大學畢業,並在史丹福大學獲得了化學與生物工程博士學位。2011年加入麻省理工學院麥戈文腦研究所(McGovernInstituteforBrainResearch),任助理教授。研究方向是設計新的分子工具來操控活體大腦,他同時也是布羅德研究所(BroadInstitute)的核心成員。

獲獎

2013年獲得瓦利基金青年研究家獎(ValleeFoundationYoungInvestigatorAward)。瓦利基金獎授予那些生物醫學研究中“處於研究生涯關鍵關頭的傑出青年科學家”,為他們提供可自由支配的資金。張峰將與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的KirstySpalding以及美國杜克大學的DavidTobin分享75萬美元的獎金。2013年1月3日《Science》雜誌線上版刊登了關於CRISPR/Cas9技術的研究成果,張峰和他的同事利用細菌RNA,引導Cas9核酸酶在小鼠和人類基因組的特定基因位點上進行切割,完成了精確的目標鏈斷裂。首次證明了Cas9核酸酶確實能用於編輯哺乳動物細胞基因組。

當選《自然》評選2013年度十大科學人物。他當選的原因:藉助細菌,創造出一個強有力的工具,用以訂製DNA。他是一套名為CRISPR/Cas系統的負責人之一,該系統能夠便宜、方便和精確地編輯基因。CRISPR/Cas建立在細菌用於探測和切斷外來DNA的一種免疫策略的基礎之上。DNA剪下酶Cas9可以在一個RNA引導序列的幫助下找到其目標。利用它,研究人員現在能夠通過設計,追蹤任何感興趣的潛在基因。

人物事件

2016年7月1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在官網宣布,晉升理學院5名副教授為終身教授,其中包括時年34歲的著名華人科學家張鋒。
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1911年出生,1947年任MIT教授。美國《僑報》2月6日報導,在MIT歷史上,錢學森很長一段時間裡是MIT最年輕華人教授紀錄的保持者。如今,張鋒打破了錢學森的紀錄。他最著名的研究是基因修飾技術CRISPR-Cas9的發展和套用,為此率先獲得了美國專利,並被視為諾貝爾獎的熱門人選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