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路[畫家]

張小路[畫家]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小路,本名張曉露。1974年出生於安徽宿州。2005年畢業於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研修於國家畫院花鳥畫高研班,求學於文化部現代工筆畫院創作院(主攻花鳥、山水)。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宿州市委員會委員 ,中國民建宿州市委員會會員 ,中原書畫院教授 ,中國國畫家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安徽分會會員。中原書畫院高級美術師。中國藝術研究院書畫創作員。芳草堂主人。榮獲“中華文化傳承人”稱號。

人物資料

1994年 在安徽省“工行杯”婦女書畫展中,榮獲一等獎。

1995年 在台灣國際文化交流基金會邀請賽中,作品《百花盛開》獲得金獎。

1996年 被特聘為中國藝術研究院書畫創作員。

1997年 中國美術家協會在山東主辦的書畫大賽中,作品《初夏清趣》獲得一等獎。

1998年 中國美術家協會在江蘇主辦的書畫大賽中,作品《殘荷聽雨》獲得一等獎。

1999年 作品《清荷》入選紀念孔子誕辰2550年書畫大展並獲獎。

個人經歷

2000年 作品《母子情》參加“中華杯”中國畫大賽獲得三等獎。

2001年 作品《野百合》參加台灣百人書畫名家大展獲獎並被收藏。

2002年 榮獲第六屆“黃山杯”國際兒童書畫大賽優秀園丁獎。

2003年 中國美術家協會在天津舉辦的書畫大賽中,作品《夏荷》榮獲一等獎。

2004年 作品《疏花淡影》榮獲中華兒女書畫大賽優秀園丁獎。

2005年 在中國青少年“環保杯”繪畫大賽中,被評為優秀指導老師。

2006年 作品《藕花深處浴鴛鴦》入選中國當代花鳥書畫藝術大展並獲得精英獎。

2007年 作品《荷塘清趣》入選第二屆盛世中華全國書畫大賽金獎。

2008年 作品《小紅襖》赴台灣參加中國青年畫展獲獎並被收藏。

2009年 作品《富貴長春》在《美術家》第四期專版發表。

2010年 出版《張小路作品集》。

2011年 作品《留得殘荷聽雨聲》入選山東省首屆全國大型花鳥書畫精品展。

2012年 作品《秋意無聲》榮獲第四屆“翰墨頌中華”全國書畫藝術大賽金獎。並被授予“中華文化傳承人”稱號。

2015年作品《日常籬落無人過》入選中國美術家協會舉辦的“悲鴻精神”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2015年作品《名泉在幽谷》入選中國美術家協會舉辦的“水墨彭城”全國寫意中國畫作品展。

2015年作品《故園》入選中國美術家協會舉辦的“中國夢-黃山魂”全國山水畫中國畫作品展。

2017年作品《中國夢.強軍夢》入選中國美術家協會舉辦:中國(南昌)軍事美術作品展入會資格。

2017年作品《漂流記》中國美術家協會舉辦:第九屆中國體育美術作品展入會資格,作品並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體育總會收藏。

2017年作品《精神家園》入選中國美術家協會舉辦:全國中國畫作品展——當代中國畫的創作生態與時代走向。

2017年作品《太行印記》入選中國美術家協會舉辦:八大山人全國寫意中國畫作品展。

2017年作品《悠悠徽情》入選中國美術家協會舉辦:涇上丹青.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人物作品

女青年畫家張小路,自2005年從天津美院畢業後,多年沉心靜思,傾注心靈,寡淡世俗,擬古探今,創作出一系列優秀的工筆寫意花鳥作品,受到美術界專家學者及喜歡藝術的人普遍關注。

張小路的花鳥畫,汲納中國傳統繪畫之經典,頗具古意。在不斷師古人、師造化的創作實踐中,漸漸形成自己的墨色蒼潤、灑脫自然的藝術特色。她創作的每一幅作品,筆墨底蘊厚重、章法工穩、筆墨灑脫、內涵俊健、靈動鮮活,無不體現出深幽雅靜的境界追求。畫面往往是疏密有致,簡約傳神,沒有那么多鋪陳,也不故意拿捏做作,要表達的那些地方一切都很自然,把思想畫出來神采自然也就出來了。她鋪開宣紙,即興揮灑,一氣呵成,心出意造,有氣有象,濃墨淡色,賦色清遠,筆墨秀雅。能讓人在恬淡景物里讀出一些味道來,傳達著她對自然對美的感受認知,而是包蘊著豐富詩意,給人的是一種安詳平靜的藝術享受,品味時會感到舒服,如飲瓊漿玉液,得到美的滋潤。

花鳥畫在長期的發展中,適應中國人的審美需要,形成了以寓興、寫意的創作傳統,成為畫家緣物寄情、抒發胸臆的藝術載體。張小路的花鳥畫重意象、意趣、意境,一方面重視其寫形之“真”,另一方面更關注對美和善的觀念表達。借花鳥畫傳情,關愛生命、熱愛自然、畫外有畫,韻外有韻。

張小路的作品多以描繪大自然中的名花貴鳥,畫面上景氣秀美,格調典雅,色彩絢麗,筆墨清新,既有寫實,又有寫意,既有精描細寫,又有大筆渲染,既有傳統工筆畫的意蘊,又有鮮明的時代品格。觀其作品《不知春意到梅花》,秀勁挺拔的梅枝,綴似淡淡的白粉隱約著曙紅的花兒,幾隻無名的鳥兒,樂於枝上,畫面一派天籟寂寂,寧靜清幽,令人不禁想起宗白華《美學散步》中的語言:“空明的覺心,容納著萬境,萬境浸入人的生命,染上人的性靈。”另一作品《枝頭絮語》,畫家刪繁就簡,僅僅取紅葉兩枝,枝幹的筆墨在滋潤中融入乾筆皴擦,“帶燥方注、將濃遂枯”。線條勁挺而爽利,指頭的花兒搖曳生情。這正是畫家取捨的高明之處。在意境上,好似畫家有意把人們的視線引到那些不常注意的部位、角度,去品味田園生活的清幽與靜寂,是一種遠離塵囂的怡靜,是一種情感的淨化。張小路的畫將傳統與時代氣息結合得非常緊密。她將傳統工筆花鳥畫的“滿”構圖形式轉化為畫面空間的深度處理。當我們進入她的畫境時,一種超乎現實生活,也超乎我們理解的一般生活情境,這說明畫家的創作是在一個較高思維層面上展開的。

工筆畫較大多注重形象的細節描繪,但不能以形貌媚人,應以意境奪人,這是工筆畫作品中的難點。張小路的作品達到了意境清新、雅俗超脫的境界,這或許正是她近年來工筆畫不斷取得新突破,不斷得到社會重視的原因、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張小路是一位思索者,冷靜的思索,實踐,再思索,她又是一位耐得住寂寞,孜孜以求,潛心丹青,寒暑不輟的創作者。她的花鳥畫,彩墨互融,構圖精巧,造型新穎而又傳神,這就使他的作品高別人一籌。在中國花鳥畫的創作上,她能自出新意,許多古老的繪畫題材一經她的再創作,隨即呈現出高雅的文人書卷之氣,展現了她學院派豐厚的專業美術底蘊,充分發揮自己所長,別開新境地創造藝術美,反映了她的藝術審美的獨特,豐富了傳統筆墨技法和藝術風格。

古人云,畫如其人。畫,心聲也、張小路溫和內斂,不計聲名之狹義,而論作品之短長。畫中的幽深古意,正是張小路內心深處的藝術追求和心境寫照。張小路有一顆純樸之心,遠離浮躁,排除干擾,在藝術事業上兢兢業業,勤奮負責,一絲不苟。她為人坦誠,人品藝品相為表里,不追求時尚,不改初衷,不驚榮辱,腳踏實地堅持著自己認準的路,心思在畫裡、在藝術追求上。當然她還年輕,如果再經一番人生歷練,春秋過後,笑對風雨,寄情花鳥,陶冶自然,那就必成大器。因為她心裡乾淨,恰如“一片冰心在玉壺”,有一種恬靜淡泊的意境和情調,在自然風景中,她必定成長成一棵大樹。

創作作品 創作作品

張小路熱愛大自然,描繪渲染大自然,義無反顧地堅持不懈,也成了大自然的一道風景——做人的風景、做事的風景,大家都喜歡看到的美麗的風景。

名家評論

著名畫家霍春陽讀張小路花鳥畫

當今中國畫界充滿了浮躁與虛華。大多的中國畫家缺乏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滋養,在藝術上是”有為’的境界,是‘強其志、弱其骨’的,頗有‘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心態。迎合世俗的需求,精神修養的匱乏,物慾的驅使以及功利的心態,使得整箇中國畫界喪失了藝術的價值標準。作畫求新、求奇、求怪,追求個人面貌如何與眾不同,追求所謂的‘視覺衝擊里’不講筆墨、不講線條、不講設色,甚至是以顛覆筆墨線條、顛覆傳統文化為能事,這些都是極不健康的。這種求來的,挖空心思設計包裝出來的‘風格’往往是價值不高的。它破壞了藝術最原本、最有價值的東西--純樸、自然。古人所謂的‘清心’不應該是‘務心’。藝術的好壞、文野、高低要看境界,這才是藝術的本質。而這種境界的到達,要有深厚的傳統文化的滋養,要有高妙的筆墨技巧。

在這樣一個浮躁、虛華的社會,可貴的是小路將利慾紛爭、燈紅酒綠拒如隔世。不以狂怪梀聞,不以濃艷爭寵,不以趨時獲利,不以新奇博名。一直堅定地走著“清心、務本”的創作道路。注重學習研究傳統文化,提高自身精神修養;深入研究傳統經典繪畫,在用筆用墨用色及章法、造型上能夠做到“不泥於古而不為時趨”這是十分難得的。特別是她近期創作的作品基本功紮實,筆墨空靈秀潤、氣韻清新典雅、勾勒點染意趣盎然、流露出一種嫻靜、灑落、樸素、自然之氣,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期待小路有更多的好作品。

雅逸超脫 畫卷幽馨

——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教授喻建十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自張小路畢業於天津美院,已過 10 年之暇。汝以沉心靜思、傾注心靈,而寡淡世俗為氣韻。訪友求師、擬古探今。潛心研究中國傳統繪畫之精要。

小路其人,溫和而內斂;與世不計聲名之狹義,而論作品之短長。其作屢入多刊,參展國內大展,遂至於泛認可和垂青。靜心耕耘,層層深入,文人雅韻,溢於筆端。水墨沒骨花鳥,施以濃墨淡色,賦色清遠,風格秀雅。形成自己墨色蒼潤、灑脫自然的物我風貌。花之於牡丹芍藥,禽之於鸞鳳孔翠,必使之富貴,而松竹梅菊,鷗鷺雁鶩,必見之幽閒,至於鶴之軒昂,鷹隼之擊博,楊柳梧桐之扶疏風流,喬松古柏之歲寒磊落,展張於圖繪,而心怡萬物之意象,綽約紙硯,筆醉靡費,墨盡跡遁,大象無端。非良好之傳統無可使然,非精研之功夫無助於造化。

作品《不知春意到梅花》,宛如隔簾觀月,凌水看花。設色一片靜謐,而無一絲塵氣,精工而不匠氣,率意而不移精神,達到平和簡靜之深邃境地。其畫著色花果翎毛,極其精巧,取水墨為煙波,出沒雍容覽無窮極之態,頗見清遠之雲氣。 小路孜孜以求清新、高雅、書卷氣之境界,許多古老的繪畫題材一經她的再創作,展現出來 賦色明艷、造型生動、點染煙潤、生意流動之物象。水墨沒骨花鳥,筆墨穩中求放,簡潔清潤。精中求精,勵志使其畫臻於至美。

雖藝術之途必經窮其心智而無可使其然,如 木盆濯足,花海沐身;昔有王謝,今無竹賢。然人生朝露,仰首撫心,無入畫意者,而舍其境地。 心無城郭,而有經綸。馳羽翅翔於九天之上,掠塵於渺雲之端。唯恆心樹志,曲直有度,無卑於晨曦之精氣,不亢於暮景之華彩。如是,豈能無憾!

其他人物

張小路 女, 1949 年 2 月出生,安徽宿州人。 1982 年畢業於桂林冶金地質學院(現桂林工學院)套用地球物理專業,留校任教,在桂林冶金地質學院物探系。 1984 年去長春就讀 ,1987 年獲長春地質學院(現吉林大學)套用地球物理專業碩士學位。

1987 年進入桂林工學院隱伏礦床預測研究所,主要從事使用地球物理方法進行隱伏礦床找礦預測研究工作,和工程物探勘查研究工作。現在資源與環境工程系(地球物理)勘查技術教研室,套用地球物理碩士研究生導師,從事教學及科研工作。

張小路研究員長期從事地球物理勘探的方法理論和套用研究,有對物探 數據處理及解釋方法的研究, 以及用綜合地球物理方法 進行隱伏礦床找礦預測、 岩溶地區水庫查漏、工程地基勘查、樁基檢測工程等實用項目的研究。

對數據處理及解釋的研究主要有濾波去噪、位場轉換、正演反演、半定量快速解釋方法、影像成圖等。較為通用的有對地球物理非線性問題的直接反演法,主要研究了兩種反演方法,控制隨機搜尋法和遺傳算法。在對用遺傳算法反演的研究中提出了群體優生進化變異的搜尋模式,加快收斂速度,最佳化反演結果,實現了使用遺傳算法進行眾多變數的地球物理反演,並有其理論依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